邓风燕 陈秀珍 陈巧明
在精神科,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精神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方式,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发生各种意外,遇到节假日情绪波动大,不安心住院,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陈有霞等[1]报道:节假日患者想家心理需求不能满足,极易产生焦虑和孤独感,这是导致走失、自伤、自杀的主要因素。有文献报道:在节假日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潜逃、拒食等危险因素增多,以致病人不良行为发生率增高,尤其处于精神症状活跃期的病人,发生此类危险行为的可能性更大[2]。因此本研究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节假日心理特点,在节假日前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是否可改善此类不良的情绪变化及行为。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中秋、春节在福建省闽清精神病防治院住院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ease,third version,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智力低下和脑器质疾病,无严重躯体疾病,无酒精及药物依赖者。共入组245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5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53例,平均年龄(37.2±9.8)岁,平均病程(12.7±7.4)年;对照组120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34.4±11.2)岁,平均病程(11.3±9.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工具 ①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3]:标准总分≥50分为焦虑;②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标准总分≥53分为抑郁;③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motional-Social Loneliness Inventory,ESLI):评分≥14分为孤独;④自编相关因素调查问卷:食欲减退(以三餐合计重量为参考比值,节日进食减少三分之一或更多者);睡眠减少(每昼夜低于4小时为睡眠减少);逃跑行为(越门破窗欲走,借机出走,探视强行出院);藏药企图(以出现藏药企图和行为为准);自杀企图(以自杀或自杀言论者为准)[1]。
1.3 评定方法 ①选择2名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并对在节假日前一周与节假日前一个月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评定;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时,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填问卷。个别不能书写者口述由调查者如实填写;③两组在入组时与入组后一个月各评定量表一次。
1.4 干预方法 由10名护士在节前一个月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对干预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指导,安抚患者,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①安抚患者的情绪,征求患者意见,满足其合理要求,减轻负面情绪,同时请高年资主管护师为患者做心理咨询;②营造节日气氛,进行科室布置,改善患者生活,并组织联欢、合唱、表演等多种形式娱乐活动舒缓患者情绪,缓解思家心切的心情;③节前做好对家属的宣教工作,向家属说明家庭理解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在节日期间来院探视,减轻负性情绪。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1 节假日前一周与前一个月心理状态及各相关因素比较 节假日前一周心理状态及各项相关因素评分均高于节假日前一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
表1 节假日前一个月与前一周心理状态及各项相关因素结果比较 [n(%)]
2.2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节假日前一月两组心理状态各项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节假日前一周,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入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SAS、SDS、ESLI评分比较分)
2.3 节假日前两组心理状态相关因素的比较 节假日前一月两组各项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相关因素均低于入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节假日前两组心理状态相关因素结果比较
有文献报道,节假日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4],与本文结果相似。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程都较长,经过药物、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后,病情基本稳定后经医生同意,可由监护人办理出院回家,这样对住院患者的情绪及病情有一定影响,患者由于长期住院生活单调,在节假日想念亲人和孩子,想出院与家人团聚,看到病友被家人接走或探望,表现出焦虑,情绪低落,感到孤独,渴望自己的家人也来医院,甚至暗地里托出院病人或病人家属捎信、打电话给自己的家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就出现情绪波动,甚至伺机潜逃,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产生抵触或抗拒心态,形成隐患。
对焦虑、忧郁状态调查分析显示,节假日前一周的焦虑、抑郁、孤独感得分高于节假日前一个月,说明越接近节日,患者的心理状态表现的越突出,与余洁等[5]研究相一致,精神病患者由于各种异常活动,往往难以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还可能遭到亲人的冷落甚至遗弃,这些导致病人心理上的创伤,在节日期间得不到家庭亲人的支持和关心,增加焦虑、忧郁、孤独感情绪,处于明显抑郁、焦虑下的患者极易产生自杀、自伤、外走等行为,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于未然,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本调查显示,节假日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一个月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通过相关因素调查,患者的食欲减退、睡眠减少,藏药行为低于对照组。家庭是心理应激和社会支持的重要策源地[6],要教育病人家属,同时呼吁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怀,如果家庭支持不高,家庭成员关心病人较少,导致病人不良情绪发生,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给家人打电话沟通进行情感交流,对较长时间无法被探视的患者,应积极帮助联系家属来探视,在本次调查中就出现个别患者以拒食三餐相要挟,通知亲友及时来看望安慰病人,给予心理支持。结合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转移注意力,减轻了患者的负性情绪,避免了不良情绪引起病情的波动,降低了病人自杀,自残,冲动伤人,拒食,拒药等发生。使患者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度过安全愉快的节日生活。保证了患者治疗持续顺利的进行,更快的康复。因时间限制,本研究未能对节假日期间及节假日后患者心理情绪变化进行进一步跟进,有待其后更多的研究。
[1] 陈有霞,郑翠玲.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节日期间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3,15(5):307.
[2] 蓝长安.老年人抑郁的治疗[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1,26(2):183-18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5-85.
[4] 魏秋菊,魏春香,楚平华.以自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A):763 .
[5] 余洁,吉红旗,王根贤.精神科住院患者节假日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84-85.
[6] 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吉林科学出版社,1994: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