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呼唤理性的人性化

2014-06-26 22:51聂在荣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6期
关键词:弱点人性化责任

聂在荣

曾读到一则新闻:某高校为“公平、公正、公开”地落实困难家庭学生助学金,让提出申请的学生在班上发表演讲,晒一晒哪个家庭经济情况更困难,然后由全班学生票决最终人选。这场“别开生面”的“选穷”,让人百感交集。且不去评价这种方式是否真能公平,当时参加“演讲”的学生是何种心情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人的生理层面的需求是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心理层面的需求是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这种让学生以感到屈辱和痛苦的方式来获得资助的做法,一定不是人性化的。高等教育如此,基础教育中被人忽视的不人性化的做法恐怕更多。

实现人性化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然而,受评价机制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影响,“应试”仍然是当前学校教育绕不过的坎。教师若不围绕考试指挥棒施教,学校不允许,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同。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以学生人性化发展为追求的素质教育在与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的交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当学生人性化发展的需求与评价机制和社会认知出现冲突时,学校教育就处在了矛盾的“十字路口”。

加之,当前社会教育功能被忽视,家庭教育又普遍缺位,导致学校教育的责任被无限放大。在很多老百姓的意识里,家长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把孩子送到学校,学好、学坏都是学校的责任。单方面强调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作用,这是家长和社会对教育责任的逃避。只有全社会都共同承担起人性化教育的责任,家长人性化地教育好子女,教师人性化地教育好学生,社会人性化地教育好未成年人,教育人性化才能真正实现。

换位思考是促进教育人性化的有效方法。学校教育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个性迥异的人,而且大多是心智还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对学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教育人性化就是要在最大限度地增进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丰富他们的智慧和思想的过程中,把以人为本的观念悄然融入各个环节,让整个过程充满人情味,让受教育者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检验教育工作是否人性化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位思考。教育工作者在做出每个决定、实施每个行动时,都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当事的学生,这样的方式让我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尊重还是屈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如沐春风、暖意融融,如浴春雨,润物无声。

人性化的教育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把满足学生的一切欲望视为“人性化”的教育:学生对一切不愿意参加的教育活动都可以说“不”,学校和教师甚至对学生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也采取怀柔政策,担心硬性的规定或严格的管理会引起学生的激烈反应,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到那时,即便不追究相关责任,至少也会被扣上一顶“不人性化”的帽子。

我们必须承认,人性是有弱点的。在学生时期,表现最为突出的弱点是心理脆弱、承受能力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责任意识等。这些弱点都不是仅仅通过语言教育就可以改正的。我们不能把人性化教育曲解为盲目推崇绝对人性化、缺乏对人性弱点进行必要改造的教育,更不能打着“人性化”教育的幌子,对学生缺点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得过且过。真正的人性化教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必须为学生长远考虑,努力使其成长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合格公民。

(作者系南漳县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弱点人性化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弱点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