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糊边界中穿行

2014-06-25 04:10郭成
投资与理财 2014年12期
关键词:奥尔加边界红色

郭成

草场地艺术区库帛·H画廊的展览《欣·晋》上,我们认识了来自保加利亚的女艺术家奥尔加·格鲁吉亚(Olga Georgieva)。一身黄绿色的连衣裙彰显着一个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而满怀着热情介绍作品的奥尔加,身上更是带着东欧人的美丽而深刻。她的线描作品占据了一面展墙,红色的细线穿插于人物形象之中,活泼而不突兀。这些极具装饰性的精美作品当中,却包含了奥尔加对生活和哲学的严肃思考。

生于忧患

1986年4月26日,巨大的爆炸声惊醒了睡梦中的乌克兰人。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核能源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了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核污染,今日东欧的保加利亚也处在核污染区。奥尔加就出生在这个充斥着恐惧的年头。核事故后,政府为避免因核辐射所造成的儿童畸形与智力问题,与育龄妇女都签订协议,告知妇女如果在这个时候生产,需要承担辐射后生育的后果。母亲怀着极大的信念,执意生下奥尔加。有福气的小奥尔加顺利出生,并健康长大。幸福而积极的她,现在已经是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而这段伴随着她一生的经历,也为她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2012年,奥尔加毕业于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奥尔加获得奥地利当代最佳年轻艺术奖“红地毯”。

她的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行为、影像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探讨艺术家对生命本体的把握与体验。

2013年的维也纳艺术博览会上,奥尔加做了一个行为艺术项目,她将自己用警戒线缠绕起来,红白相间的线条呼应着她其他的作品。红色在她的作品中代表着界限,警戒线更是代表边界的明确符号。贴合身形的缠绕既是束缚又保持着行动的自由,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就是这么微妙。同样的行为艺术作品,奥尔加还做了一个黄黑相间的版本,这个版本明确地指向她出生时的核爆炸。黑色和黄色是核能源标识的颜色,奥尔加用这两种颜色的胶带将自己全部缠绕起来,连眼睛都没有留下缝隙。她动作夸张地在展厅中痛苦地扭动。作品所表现的情境暗示了她出生的这段经历中所包含的生命、亲情、恐惧、勇气等主题。人生便是如此,无法逃避不如直面困难,即使是那么痛苦和艰难。

人的边界

奥尔加的画需要细看,精美的线条保持了其作品一直以来的品质。

她的作品中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画中既有奥尔加熟悉的人也有陌生人,人们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同时这也是奥尔加自己的故事。奥尔加在城市里散步的时候喜欢一边用耳机听音乐一边给她周围的人拍照。这些相片就成了她创作的的材料。

她的作品中,每个人都有一个建构在自身经历和背景上的私人空间。画面中的人物繁多而彼此之间少有联系。中国人说“相由心生”,而奥尔加画中的人没有使个性化的属性。唯一的就是衣服、配饰这些元素能彰显一个人的喜好与性格,更容易在第一时间被陌生人记住。在她的作品中,或者是独自来往的个人,或者是密切交谈的情侣,在这些情境之外,人与人之间少有沟通也同样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场景。她说:“我喜欢在走路的时候带着耳机听音乐,这样我与路人之间保持了距离。这些陌生的群体给我带来一种安全感。我在人群中,但是又在我独自的边界里。” 在她的作品中红色代表人与人的隔阂与来往,也代表每个人建立的个人空间,行动在各自理性而无形的范围内。奥尔加觉得人生活在于一个由自己的理性形成而无形的制度内。我们接近谁,远离谁都和各自定制的界限有关。有时每个人也都试图超出各自的边界和限制。红色不仅仅象征理性的规则,同时也代表着穿越界限的欲望。奥尔加的画好像是生活中剪辑出来的一微妙的片段,可以随地开始随地结束。随之而生产不完整而紧张的气氛。这正是画家的意图,留白——不管是左右的不完整或画中的空白的线条——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奥尔加关于边界的想法来自于2011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时的经历。老教授在理论课上讲到国家政治、政权、体质和边界的问题。人与国家一样,在权利、利益、独立性等问题上同样存在着人的边界。从此,他的作品中出现了红色的元素。栏杆、绳索、斑马线、警戒线,这些代表着边界和隔阂的意向出现在她的作品当中。这些红色的线状或带状物,或断断续续,或穿插于人群当中,奥尔加解释道:这种关系之间的边界确实存在,它又是松散的。比如警戒线,我们可以翻过去,可以钻过去,甚至可以剪断它,但是是真实存在的。真实又模糊,就像画中的红色,穿插缠绕在我们身边。

作品中的红色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相关的人物之间也就有了关联。人们彼此保持着独立的空间,而社会性的人又不得不依附着彼此而存在。所以我们在她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独立的人群”。

她的北京

2013年,国际策展人亚历山大·格林姆(Alexandra Grimmer)在奥地利的展览上遇见了奥尔加,向她提起中国北京环铁艺术区的艺术家驻留项目。两人一拍即合,5月初,奥尔加来到北京,开始他的创作。

位于城市边界的环铁艺术区所呈现的景象也许不能被形容为北京了。干燥天气中飞扬的尘土、城乡结合部缠绕的天线、人力三轮混杂着发动机的突突声让人觉得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的鸟巢水立方相距甚远。而这些景象在奥尔加的眼中正是中国给她留下的印象。经过一个月的创作,5月25日于草场地库帛·H画廊开幕的《欣·晋》展览展出了奥尔加的新作品。

奥尔加的新作品被布置在展厅进门的第一面墙上。还是细腻的黑线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同样是红色跳跃在画面上。不同的是,这次展示的作品关于北京。

谈到这批作品的变化,奥尔加的眼睛中放出光来。街上的东方面孔吸引了成长在欧洲国家的奥尔加。她在日常生活中用数码相机和手机捕捉街头巷尾的人物形象。最有意思的应该算是作品中出现的手机。“每个人在路上都在看手机、发消息。这在我去过的任何地方都没有这种情况。”奥尔加兴奋地描述她有趣的发现。手机俘虏了人们的生活,奥尔加用作品描述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北京系列作品中的红色,在这里变成了缠绕的线。奥尔加在驻地考察时,找到了电线的符号。城乡结合部混杂搭制的各种电线俨然已经形成了一种景观。这些电线、网线、电视天线,用信号联系起这个时代的人。然而就像路上盯着屏幕的人们,这些缠绕的线们制造了沟通,同时又设置了屏障。

害羞的奥尔加

奥尔加的作品除了边界,要表现的还有性和欲望。

在绘制大量的黑白线描人物过程中,奥尔加试着安置各种角色的人物到画面当中。开始的时候,奥尔加在人群的背景中加入了一对亲吻中的情侣。怀着忐忑的心情,她小心地观察画展上观众对这幅作品的反应。然而,这个小的细节并没有引起任何观众的的不适和好奇。奥尔加开始探索作品中对于性的讨论。

她的作品中关于性的描绘越来越多,直到作品《最后的线》完成,关于这个主题的视觉描述达到了高峰。赤裸裸的性爱场景将爱定格在画面上。虽然描绘的场景充满了感性色彩,但充斥着欲望的画面显得并不色情。奥尔加一笔一划描绘的衣物的质地和花纹,一贯冷静的线条让人从画中解读出作者极端客观冷静的立场。红色的线条缠绕在画面之间,呈现了颜色本身的热情。作品《最后的线》和《1234》是两件木箱搭制的台阶式装置作品。在木质台阶的表面上用木刻表现了沉浸于欲望中的人的形象。《最后的线》是在台阶导向的白墙上有一根作品中惯常出现的红色的线,奥尔加向观众提出问题:欲望不断升级,达到目的地(墙上的红色线象征着高潮)后是什么?这是真正的幸福吗?真正的幸福真的存在吗?人不就是为了使生活“有意义”而在不断地把自己的期望扩大吗?

不同于我们对西方艺术家的认知,谈及作品中性爱的主题,奥尔加略显羞涩。她说在她的作品中,从当初一对情侣的出现到后来成熟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会非常在意观众对于作品的评价从而牵扯到的对艺术家的看法。

一个德国的电视节目将奥尔加的作品推上一个新的高峰。这个节目的名字叫做《要么是金钱,要么是生活》探讨二者平衡的关系。节目中讨论一个艺术家成功的要素,包括学历、背景、人际关系……这些奥尔加觉得自己似乎都已具备,而自己要在金钱与生活中做出选择并非易事。陷入哲学思考,奥尔加对性、欲望、生命本身的加以同样的探讨与挖掘。

奥尔加的作品冷静理性,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发现一种女性艺术家的影子,而这种女性的精神指向又完全来自西方。参加本次展览的奥尔加,并没有展出具有剧烈冲突的作品。他展示的是对北京短暂居住和经历的感受。谈及奥尔加在北京的创作,她调皮地说“在中国创作比在奥地利快。”这个答案让人不解,为什么在异国他乡会比之前的创作更快。她说:“我在奥地利要照顾孩子。”这才提示了她的家庭生活。采访中,我们一直将她作为一个同龄的女孩儿而忽略了她母亲的身份。谈到这里,奥尔加拿出一个用儿童积木制作的秋千装置,说“你们看,秋千就是给我儿子做的艺术品。 我平时都跟他讲不能动妈妈的作品。而秋千他可以用手摸。”

绳子决定了它能荡起来的范围,而加长绳子就会拖到地上。所以它既自由又固定。”

处处皆感受。

感谢奥地利驻华大使馆

安洁莉(Angelika Schoenegger-Men)翻译支持。

猜你喜欢
奥尔加边界红色
拓展阅读的边界
红色是什么
中世纪音乐之逻辑框架可视化建构(四)
红色在哪里?
俄罗斯画家在水下作画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追忆红色浪漫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