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艳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课程影像资源,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作品及创作的过程,丰富作品相关的知识典故,横向对比相似题材作品的优劣,吸引学生的兴趣,养成活跃的思维,全方位地深入解读作品,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的,自发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巨匠达·芬奇名垂千古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为例,来实际感受一下影像资源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作品的基本知识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巨匠达·芬奇著名的壁画作品,取材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6章,描写了耶稣在被罗马士兵逮捕前和十二门徒共进晚餐时的情景,耶稣在席间说到:“你们中一人将出卖我!”一瞬间众门徒们纷纷表白、询问、困惑、哀伤与骚动,只有出卖耶稣的犹大惊慌地身体后倾,手攥着出卖耶稣得到的钱袋,处在阴暗之中。
2 欣赏的误区
在我们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很多美术作品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大多只是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名称,还有的了解一些关于作品反映的一些内容,但能够真正理解真正欣赏的少,大多限于表面的故事化了解,美术教师也乐得省事,把欣赏课变为故事会,讲点典故、讲点花边,缺乏对作品本身艺术形式的解读,对艺术特点的点评,这导致了美术欣赏教学的肤浅。经常会有学生问:“老师,你说《蒙娜丽莎》到底哪好?”暴露出美术欣赏教学的不求甚解,表面化。
3 关于作品的分析
为了避免在欣赏《最后的晚餐》作品时流于故事化,教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圣经故事细节,从而通过这段故事细节与欣赏作品的艺术完美结合,让学生全面的认知。同时利用同样题材的作品进行对比,这个对比主要集中在如何布局(众多的人物在画面中如何安排)以及如何在画面中把犹大找出来(犹大的形象设置)两个大方面。把达.芬奇作品的伟大之处通过对比展现出来,展现其划时代的艺术处理手法和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
4 课堂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课堂的导入部分我采用了播放电影片段加提问的方式引入作品主题。首先教师提问:“下面我要播放的这个影片片段表述的是什么故事?”这段影片我选用了美国影片《万世流芳》中耶稣与其弟子最后晚餐的片段,这段影片画面基本上仿照达·芬奇作品的构图和人物动作表情。学生非常容易分辨并回答出来。紧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你知道是哪幅绘画作品生动地表现了这一情景?”答案不言而喻,教师讲解:“在达·芬奇的时代,《最后的晚餐》这个母题是众多画家共同的题材,非常流行和普遍,除了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还有哪位画家画过《最后的晚餐》呢?他们的作品与达·芬奇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达·芬奇这幅旷世名作《最后的晚餐》追寻几幅同一题材的作品,对比一下,看看面对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的画家是如何描绘的?为什么只有达·芬奇的《最》经受住岁月的洗礼而流芳百世,有什么与众不同?”此时教师书写板书,是一个大大的“?”。
4.2 讲解、讨论新课内容
教师引导:构思是每位画家在作画之前的重要阶段,面对这样一个有众多人物的繁杂场景如何布局,对于主要人物的形象如何设置安排,对于故事情节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这些必须解决的问题,画家们是如何解决的呢?让我们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这一段是欣赏课中的主要部分,在这里教师搜集了大量以“最后的晚餐”为主题的宗教绘画作品,从年代的角度看,均在达·芬奇生活年代的之前,有西班牙画家休伊特作于1450年的同名作品,尼德兰画家布茨作于1464至1467年间的同名作品,佛罗伦萨画家吉兰达约作于1480年的同名作品,与达·芬奇的作品四幅一起进行比较。相同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1)关于人物的布局。如何把众多的人物在有限的画幅中表现出来,同时还要区分出主次关系,即如何经营位置。休伊特和布茨采用的是人物围坐餐桌的整体布局,正对画面部分为主体部分,背对画面为辅助部分,疏密关系也是如此;吉兰达约和达·芬奇采用的是长桌的整体布局,吉兰达约画面中的人物有12人在桌后正对观者,还有1人在桌的另一方背朝观者。而达.芬奇则历史性地把所有的人物安排在长桌后面,一字排开,观者能够看到所有的人物及其表情,这在当时乃至历史中都是少有的处理方法,达.芬奇以其超凡脱俗的布局锁定了第一方面的胜局。教师此时板书“!”。
(2)关于区分犹大。故事中的两个中心人物是耶稣和出卖他的弟子犹大。在耶稣的位置安排上,几乎所有的画家的处理是相同的,都是安排在画面的中间主体部分,一目了然。然而,对犹大的处理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布茨作品中的犹大,更加生活化,人物形象在众多的弟子中并不突出,分辨他主要靠犹大紧紧攥住钱袋的样子;休伊特笔下的犹大与画面中所有人不同的是头上没有光环,手伸向桌上的面包,脚下徘徊着一只在西方象征“不祥”的猫;吉兰达约几乎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宣布哪位是犹大了,他把犹大孤零零地安排在桌子的另一边,头上没有光环,脚下蹲着一只“不祥”的猫;分辨出达·芬奇画笔下的犹大,更多依靠的是画家描绘的人物表情和光影安排,犹大是画面中唯一一位没有露出完整脸部的人物,手紧紧攥着钱袋,处在阴影之中,也是画面中唯一处在阴影中的一个人物。此种处理剔除了光环、“不详”猫之类的概念化处理,利用生动的人物动作、表情及强烈的明暗处理,个性鲜明地让观者分辨出叛徒的存在。相对于其他三位画家的作品,达.芬奇画中的犹大更符合一种“真实”的标准。此时教师再次板书“!”。
(3)关于情节的表现。哪幅作品更能吸引观者,弥漫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富于戏剧性冲突。此时引入一段意大利帕索里尼导演的影片《马太福音》片段,此片段比较全面的表现了《最后的晚餐》中发生的三个重要事件:一是耶稣拿起饼来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二是饭后耶稣拿起杯子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三是耶稣宣布:“你们中有人将出卖我!”。这三件事情是依次发生的,但在布茨、休伊特和吉兰达约的作品中,这三件事情都在画面中平行展现,没有先后顺序,属于一种没有先后主次的排列,而达·芬奇的作品只选取了其中的一个情节,即耶稣宣布有人出卖他的一瞬间,耶稣的一句话引起了门徒的轩然大波,一瞬间,门徒们愤怒、表白、疑惑、哀怨、恐惧等等表情使戏剧化达到了高潮。由此比较,达.芬奇又胜一筹。教师再次书写板书“!”。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达.芬奇的作品在画面的处理上独树一帜,各方面均显现出过人之处,当之无愧成为同类作品中的魁首。(教师此时书写板书“。”)
4.3 深入讨论
(教师话语一转)难道这些就是作品的全部精髓吗?只有这些促成了作品的不朽吗?(此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擦掉板书“。”,改成“……”,教师讲述: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影响作品的因素除了它的技术性,同时还包括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如时代背景(毕加索的《和平鸽》与《格尔尼卡》)、艺术家的经历(凡·高、米勒)、历史的推动(安迪、沃霍尔)等许多综合性的因素促成了一个作品的不朽。对于一幅作品的欣赏永远没有终结,它一直是现在进行时态,它可能成为你的一个灵感源泉,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怀,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些衍生、借鉴、引用或戏仿《最后的晚餐》的作品。此时展示教师搜集的图片。
4.4 课堂总结
最后教师小结,然后以纪录片《达.芬奇》中一段描述《最后的晚餐》內容的片段作为课堂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