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牵手

2014-06-25 22:06马晓艳
回族文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昌吉州昌吉友好城市

马晓艳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处新疆天山北麓经济带的核心区、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欧亚大陆腹心之地。两千多年前,昌吉曾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地,满载着货物的驼队经过此地,将中国的商品和文明散播到中亚各国、散播到更遥远的西方。如今,昌吉州建有乌拉斯台国家一类季节性陆路口岸和亚中商城国家二类通商口岸。第二座亚欧大陆桥、312国道、216国道、吐乌大高等级公路、乌奎高速公路和亚欧光缆都从昌吉州境内通过,是东联内地,西接中亚、欧洲市场的黄金通道。目前,昌吉州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立足昌吉、面向亚洲、走向世界”的姿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昂首阔步。2013年12月,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召开了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探讨未来工作设想,谋划对外开放新格局。

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于2000年,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由昌吉州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相关领导兼任,会长、副会长由昌吉州外侨办党组成员和班子成员兼任,主要工作由昌吉州外侨办承担。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昌吉州对外民间交往的指导部门,担负着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加强昌吉州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昌吉州对外开放、推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

牵手友好城市

一个城市的对外交流反映着这个城市的开放程度。从某种意义来说,被称为“民间、半官方外交”的友好城市交往,就是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渠道。而昌吉州与俄罗斯阿勒泰边疆区巴尔瑙尔市建立的友好城市关系,作为昌吉州对外开放的“第一步”,留下了意味深长的脚印。

2007年6月,应俄罗斯阿勒泰边疆区巴尔瑙尔市政府的邀请,昌吉州政府原州长马明成率州政府代表团前往巴尔瑙尔市进行友好访问。昌吉州代表团访问期间,吸引了俄罗斯媒体,昌吉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等都成为记者们争相采访报道的内容。马明成与巴尔瑙尔市原常务副市长什毗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分别代表各自的城市,在一份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巴尔瑙尔市自此成为昌吉州第一个对外友好城市。这次出行,让世界了解了昌吉州,也让昌吉州了解了世界。

2011年1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牵线搭桥下,俄罗斯联邦新西伯利亚州别尔茨克市政府代表团一行6人来到阜康市进行友好访问。代表团一行参观考察了阜康市一中、第一幼儿园、晶达玻璃厂、华能电厂、天池滑雪场等。2012年10月,昌吉州人大主任马登峰带领阜康市政府、人大、政协领导对别尔茨克市进行了回访。他们参观了别尔茨克市电视台、学校及机械制造、食品、药品生产加工企业等。经过近两年的友好交流和相互往来后,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批复同意,阜康市委书记李成辉与别尔茨克市市长米哈伊洛夫于2013年9月18日,在别尔茨克市正式签订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为了多渠道、多方式与国外城市进行合作交流,2013年1月底,昌吉州与蒙古国科布多省就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昌吉州与科布多省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备忘录》。通过一年多的友好交流活动,昌吉州与蒙古国科布多省正式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目前,昌吉市、奇台县政府已先后与俄罗斯阿勒泰边疆区鲁布佐夫斯克市、蒙古国科布多省布尔根县达成了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合作意向,互访交流活动正在有序推进。

走出去:打开国际交流窗口

开放的眼界决定发展的境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强劲东风,使昌吉州决策者们敏锐地觉察到,友好城市的建立活跃了昌吉州的对外交往,“走出去”有利于加强与国(境)外政府经贸交流与合作。2006年以来,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先后组织昌吉州政府经贸代表团出访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以及瑞士、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

2013年9月17日至26日,昌吉州政府州长马雄成率州政府代表团对俄罗斯阿勒泰边疆区的巴尔瑙尔市、鲁布佐夫斯克市和别尔茨克市,瑞士苏黎世的英格堡镇和韦尔毕耶市,捷克布拉格市和雅黑默夫市进行了10天的友好访问。代表团一行深入到鲁布佐夫斯克市梅里克面粉厂、奶制品公司、友百利体育中心等,对瑞士英格堡的铁力士山和韦尔毕耶市冬季旅游运动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为2016年昌吉州承办全国冬季运动会项目建设管理取得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考察了这3个国家的旅游资源,借鉴学习他们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责任意识。

近年来,昌吉州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先后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考察访问,为昌吉州招商引资,发展对外友好交往关系创造了良好环境。2011年,昌吉州政府经贸代表团赴奥地利等国考察固体垃圾设备引进工作;同年,昌吉州政府代表团赴挪威、芬兰考察消防设备,首次利用外资引进消防设备。

2008年,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昌吉州回族厨师参加马来西亚“沙拉越文化缤纷庆中秋”活动。在华人社团主办的“健康美食秀”等活动中,厨师们现场展示了新疆回族传统佳肴。沙拉越州第一副元首丹斯里那拿督阿玛陈康南还代表活动筹委会向昌吉州代表团颁发了奖状,称赞其“厨艺精湛,积极推动中马两国文化事业,对促进中马两国文化事业交流贡献巨大”。

请进来:领略现代城市魅力

开放的昌吉州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昌吉州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走出去”,带动了“请进来”。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积极邀请有合作愿望的外国政要、企业界和驻外使节等来到昌吉州,官方与民间外交齐头并进。

截至2013年,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接待了30多个国家的政要、知名企业考察团、驻外使节、友好组织、社团等120余批次、近1000人次。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接待了外交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侨办安排的高访团来访。主要有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让托罗德·萨特巴尔季耶夫考察团、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考察团、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考察团、蒙古国总理恩赫包勒德考察团、蒙古国大呼拉尔副主席贡其格道尔吉考察团、蒙古国商务部考察团、阿联酋环境秘书长访华团、英国共产党代表团、塔吉克斯坦第一副总理考察团、韩国乌山市政府代表团等。还接待了大量驻外使节,主要有卢森堡、捷克、蒙古国的驻华大使,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欧盟使馆代表团,韩国青年外交官团等。

2011年6月13日,塔吉克斯坦人民民主党原第一副主席萨法洛夫一行11人,在中联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侨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昌吉州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并与公司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利用企业自身技术优势,承揽塔吉克斯坦输变电线路安装工程,通过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中亚输变电基地。萨法洛夫副主席说:“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电力项目建设中不畏艰险,克服崇山峻岭险阻,用国际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速度,为我国建设了高质量的输变电线路,解决了我国电力紧张的困难,向你们表示感谢。”座谈结束后,他与特变电工领导一起在厂区种下了一棵象征两国友好交往的常青树——新疆云杉。如今,这棵云杉根深叶茂,预示着两国交往更加密切。

2011年至2013年7月,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先后承接了“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新疆营”活动,这是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而举办的大型综合活动。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安排队员们游览了天池风景区、杜氏旅游度假村,品尝了昌吉回民小吃街的美食,参观了麦趣尔集团等企业。让那些海外华裔新生代深切感受到昌吉的民俗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宣传昌吉、推介昌吉起到了积极作用。

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重视中外教育合作发展,促进教育方面的交流。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侨办的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等来昌吉参观昌吉学院、特变电工,与昌吉州组织部相关领导座谈交流干部培训事宜,加强办学方面的合作交流。积极协调昌吉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与瑞士西北科技大学开展“关注中国项目”交流活动,加强教育教学方面学术交流。积极组织以色列专家来昌吉进行现场教学,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加强技术人才培训与办学合作交流。

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还加大与国外新闻媒体的广泛交流,先后接待海外华人华侨记者团,华文媒体代表团,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记者团。记者们被昌吉州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深深吸引,纷纷表示,回到自己的国家后要宣传昌吉州、推介昌吉州。

通过昌吉州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辛勤努力,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海外民众和商界人士了解、认识了昌吉州,从而喜爱昌吉州。昌吉州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一个开放、创新、美丽、和谐、幸福的昌吉展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昌吉州昌吉友好城市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浅析昌吉丧葬仪式中的民间道教音乐
以昌吉为例探讨幼儿早期教育的必要性
昌吉州纤检协会免费举办棉花检验员培训班
上海电动汽车友好城市计划发布
与中国结成友好城市最多的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