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
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肿瘤诊断数据可听化系统,开启了癌症诊断的一条新路:从过去的“可视化”步入“可听化”时代。
近年来,“数据可听化”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医学、天体物理和人机交互等。它的原理是依赖听觉感知,运用非语音信号,包括声音的频率、音色、音调等来传达信息,大大降低了视觉负荷。
现在,科研人员已经将它引入疾病诊断领域。科研人员将GPs读取的干细胞数据转化成声音信号,这是近期无创性癌症诊断的又一突破性研究进展。在业内看来,这一创想对癌症诊断领域具有难以预估的重大意义。因为通过声音信号将这些数据分类,将更容易精确地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胞,从而让研究人员在大量数据中更快速地搜寻有价值的数据。
我们已知传统的癌症诊断包含活体组织检查,这在大量肿瘤领域被誉为“诊断金标准”。但活检需要将采集的组织器官送去实验室并等待结果,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多患者还十分害怕取活体组织的过程。
肿瘤数据可听化将告别这个骇人的过程。未来,名为GPs的系统将应用声音反馈装置现场诊断特定类型的癌症,它通过对患者进行扫描,然后检查特殊的声音信号。通过即时的医疗反馈,系统能够做出一个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
此外,通过声音诊断工具扫描得到的信号数据,医生可以立即识别出是否有癌细胞残留,这比目测更加可靠。这在另一层面上为手术提供了援助,解放了医生的双眼,并且减少了手术的用时以及癌变组织残留的危险。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数字媒体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瑞恩·斯泰普说:“这个方法与金属探测器的原理十分相似,它做到了实时鉴别癌症特征,因此,我们期望通过对它的进一步完善来改变命运。我们目前也在尝试探索不同种类的数据,希望它不仅能够用于癌症的检测,同时也能进行其他疾病的诊断。”
(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