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4 11:49凌河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反贪药片贪官

凌河

今日写下《药》,并非是要抄袭鲁迅先生九十五年前的那篇名著,而是因为小小一粒药片,竟又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和人们的无限遐想。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这个名字,大家不陌生吧!这个早在三十年前就预言人类将用手指而不是鼠标来操控电脑的著名未来学家,近日竟又抛出一个预言,说再过三十年,人们要学英语,或想读懂莎士比亚,只要吃一粒药就行——让药物通过血液进入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存储于相应位置,就可发挥作用。

吃一粒药就能“读懂莎士比亚”?有识之士掰着手指,一部莎翁全集,共五卷,三十八部剧本,另加诗集一卷,含十四行诗一百五十四首及长叙事诗两首,如此浩瀚的莎士比亚,吃一粒药就可以“读懂”他的人文色彩和艺术魅力?一颗灵丹妙药竟有如此奇效,那么未来的药典中就要增设“学习药”一类啦!除莎士比亚速效丸之外,还可以有古文观止速效剂、鲁迅速效片、红楼梦速效药以及西厢记速效药等等?文学和语言的研究家、教育家都可以改行为药剂师了?这当然是一种幽默,一种“归谬法”,但毕竟表达了俺们的不相信吧!

这粒药儿,当然是老外的奇想,吃不吃也无伤大雅,不过一个莎士比亚而已,但近日另一粒“药”,却引起了国中域内一片哗然,因为它居然涉及反腐败的“生死攸关”——一家研究所的“行为决策研究组”发表《有钱能使鬼推磨,公平准则受金钱调节的神经基础》之论文,发现受贿金额越多,受贿行为对大脑的刺激就越大!这篇论文,本来与反贪并无直接联系,它的实验对象也没有一个是贪官,然而人们从中却读出了一大“亮点”,产生了“振奋人心”的联想——既然面对金钱贿赂,大脑某个结构承担着公平原则的守卫功能,从这个部位的活跃程度可以看出什么样的人经不起金钱诱惑,那么扫描贪官大脑,不就有助于反腐吗?而吃几粒“药”,用药物抑制这个“活跃部位”,不是一种十分“对症下药”的“预防”吗?于是“吃药反腐”四个字,一时之间竟成了正反辩论的热词。

其实“吃药反腐”并不是我们的新想象,二十年前,就有“专业人士”提出过“清白CT”的发明。你是贪官吗?只要扫一扫、CT一下,就可以昭然若揭。“清白CT”加上同时提出来的“廉洁测谎机”,似乎还成为那时两大“反腐利器”呢。未料的是,“清白CT”被嘲笑了二十年,现在又来热议“反贪药片”啦!

关于反腐,由于它的严峻性和持久性,我们是动了不少脑筋的。比如办“廉内助学习班”,要夫人们当好“家庭纪委书记”,扯住老公伸出去的“手”;比如设立“廉政账户”,要官员拿了不义之财之后,悄悄地汇入那个“账户”;又比如给官员印发“廉政扑克”,要他“小来来”之时,也不要忘记“廉洁”二字等等。有用吗?似乎收效甚微。于是早有请出医生来给官员算“健康长寿账”的,说是一旦收了黑金,就会夜夜睡不着,楼下警车开过,都会心惊肉跳,心脏病、高血压、神经疾病,什么毛病都会缠身,不但贵体欠安,而且寿命必不会长,还是收手的好——“寿命账”当然同样用处不大,现在干脆要他们“吃药下肚”,可见公众的无奈,可见反腐的艰难和复杂。

吃一粒药能不能“读懂莎士比亚”,且不去论它,而反腐却真是要下“猛药”的。这个“药”,就是有腐必反、反腐必狠,狠到“翻遍二十四史也找不到”,这样才能“药到病除”、无腐可反——这一点我们可不要搞错呵!

【原载2014年7月26日《新民晚报·专栏》】

插图/垂帘听政/佚 名

猜你喜欢
反贪药片贪官
“反贪”系列电影最终章 《反贪风暴5》岁末上映
救命药片
药片洗头有奇效
药片颜色谁决定
药片颜色谁决定
2016贪官墙
特赦,对贪官说不!
反贪尖兵彭志军
乱象
最美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