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阅读专项训练

2014-06-24 11:50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萨尔茨堡断章卞之琳

卞之琳这个名字长久地散发着沉静、睿智而潇洒的书卷气和文人气,仿佛永远年轻,永远俊逸,永远超然物外。他是为诗而塑就的,而且是为东方和西方共同塑就的,念一念他的诗,听一听那充盈、茁实而轻灵的音响,多么美妙、动听。读他的诗,读他的文章,仿佛感到是来自古代的才子,沐浴过欧洲文化之雨,又来到了现代中国,用天赋的手拨响了白话诗的语言与格律的琴弦,发出似曾相识又非同凡响的音韵。谁派遣他来接受苦难而伟大时代的考验,让他经历民族危亡的血与火的洗礼,让他来谛听民族之声和诗歌之音,要言不烦地品析现代诗歌的短长与出路?谁又赋予他西方和东方的双重古典文化涵养,像先知般清醒地审视与评判诗的当下形态?我想,有时候,天神来到人间,在天堂和人世的对撞与融合之中,会露出平凡的笑容和卓越的破绽——他是古典的现代,又是东方的西方;他窥透了古今中外诗歌的奥秘,并铸造出充分合理的诗的果实,而留给中国和世界的,难道只是那首简练而隽永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多少诗评家围着这四行诗孜孜不倦地加以诠释,雄辩滔滔或者细语潺潺,都留存在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资料库里,至今依旧意犹未尽。我一读这四行诗,就会想起丰子恺的漫画——只有丰子恺的漫画,简洁而隽永,明白而深邃,刻画出一种心态之美——才能形象地道出《断章》的真谛。《断章》也许是卞之琳灵感瞬息迸发的印记,又是精微而冷隽的诗风的一次不经意的显现。这不是李商隐的“深情绵邈”“包蕴密致”的再现,也不是姜白石“清空高远”审美理想的重复。他在胡适、刘大白等人作诗如说话的主旨指导下,以白话演绎词曲的尝试之后,实现了现代汉语的古典内质,也实现了西方诗歌技巧的东方潜移。《断章》之所以是绝唱,正因为它最突出地体现了卞之琳诗风的特质。远看,一泓清水;近看,无底深潭,这同早期白话诗的肤浅不可同日而语了。它,像是唐宋小令的现代再现,浓郁地散发着东方的、现代的气息;又使人想起西方诗歌中是否有类似的巧思,抑或是诗人对西方诗歌的一种感悟的闪现和融入?《断章》是卞之琳诗作特质的最亮丽、最集中的体现,它本身是一种近乎唯美的情景交融的吟咏,一种纯净心境的凸现和吐露,也是卞之琳才华的象征。《尺八》《圆宝盒》《鱼化石》等名作,都是《断章》的某种推衍和演绎,但却不如《断章》这样清澈、洗练、明净,不如《断章》这样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魅力,不如《断章》这样显示隽永的、无止境的审美内涵。在中国现代诗歌的星空上,《断章》是娇小而灿烂的一颗星!也许一个诗的时代,只会留给诗的历史这四行不朽的诗。回瞻诗史的时候,这四行诗永远这样清新、奇丽和朴实。我甚至有这样的设想:卞之琳为新诗和中国文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鸿篇巨制,而是精致而睿智的断章。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说说“他是古典的现代,又是东方的西方”这句话的含意。

答:

2.根据全文信息,概括卞之琳《断章》一诗的艺术特色。

答:

3.作者认为卞之琳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答:

4.从下列角度中任选其一,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鉴赏《永远的断章》的语言特点。

答:

(2)鉴赏《永远的断章》的表现手法。

答:

莫扎特的脚步

□赵丽宏

莫扎特在这里出生!萨尔茨堡人轻轻的一句话,让每一个来访的人都肃然起敬。

这条街有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粮食街。莫扎特就出生在这条街上。狭窄的街道,两边是石头的古老建筑,紧挨着街面的是形形色色的小店铺,彩色的店招和广告旗幡看得人眼花。街上来来往往的大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萨尔茨堡,不到这街上走走,不去拜谒一下莫扎特故居,那等于没有来过此地。

粮食街9号,一幢黄色的楼房,式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这幢楼房无疑是萨尔茨堡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有了这幢楼房,有了莫扎特,萨尔茨堡才成为全世界爱乐者心驰神往的圣地。

走进楼门,踏上并不宽敞的石头楼梯,曲曲拐拐到了三楼,这就是莫扎特当年的家。宽敞的客厅里,墙上挂着许多古老的油画,厅堂里摆着一架古老的钢琴,中间有一个玻璃立柜,里面有一把据说是莫扎特童年时拉过的小提琴。当年,一个清秀的男孩就站在屋子中间,尽情地挥舞琴弓,悠扬的琴声在屋子里回荡。他常常坐在钢琴前冥想,心中涌动着美妙的旋律,随手在琴键上弹奏,琴声回旋跌宕,使所有听见这琴声的人都惊讶不已,那年他才6岁。神童莫扎特的名声,当时传遍了奥地利,奥皇常常把他请到宫廷中演奏。

当年,周围的人都知道这里住着一个音乐神童。莫扎特的那扇窗户如果开着,经常会有人站在楼底下,聆听从窗户里传出的钢琴和小提琴奏出的美妙旋律。音乐神童创造的音乐,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回旋,让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在他的音乐中感动。而这个城市,也因为诞生了这个小神童而名扬天下。

客厅的长条木头地板凹凸不平,童年的莫扎特当年在这里留下了多少脚印!客厅四周的墙上,挂着不少当年的油画,画面上都是和这个家庭有关的人物——莫扎特的父亲、母亲以及他的很多亲戚。他们都以沉静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客厅,仿佛仍在默默地回忆着莫扎特留在这里的音容笑貌。

在这间客厅里,最让我神思飞扬的,是玻璃柜中陈列着的一页五线谱,这是莫扎特谱曲的手稿。发黄的曲谱上,那些活泼的“小蝌蚪”上下跳跃,可以想象莫扎特当年是怎样挥动着羽毛笔龙飞凤舞,通过这些黑色的“小蝌蚪”记录下心中流淌的音乐。我默读那谱上的旋律,无比优美,那是典型的莫扎特风格。人们说莫扎特是上帝派到人间来传送美妙音乐的人,他能用最优美的旋律表达世上所有的情绪,即便是忧伤、惶惑、迷惘和痛苦,在他的音乐中也一样美妙动人。

我曾经无数次聆听莫扎特的音乐,无数次在他创造的旋律中沉醉。他的音乐是天籁之声,能使心灵自由地飞翔。我不知道现代的科技手段能否将这样的手稿永远保存,但对于莫扎特来说,这并不重要了。因为,他当年创造的音乐已经传遍人间,而且将永远流传下去。

沿着那些古老的石头楼梯下来,又回到楼房门前那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上,人群涌动,乐声飞扬。两个年轻的蒙古人,坐在地上拉马头琴,拉的是一首现代东方的曲子,飘忽、凄凉、如歌如泣,和莫扎特的旋律没有关系,但却让人感觉到一种内在的契合。很多人围着那两个蒙古人,静静地听他们拉琴。这些听众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肤色,到萨尔茨堡,大多是为了莫扎特而来,在莫扎特故居的门前,却听到了东方的马头琴声。一曲拉完,那两个蒙古人在人们礼貌的掌声中相互点头一笑,展开琴弓,突然拉出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段旋律,惊喜的听众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掌声和琴声交融在一起……

(选自《赵丽宏文集:异乡的天籁》,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文章首段的作用。

答:

2.联系全文回答,文章为何以“莫扎特的脚步”为题?

答:

3.文章写两个蒙古人在广场演奏马头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4.请结合文本探究“粮食街9号,一幢黄色的楼房,式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这幢楼房无疑是萨尔茨堡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的深层意蕴。

答:

数学有诗意

□陈 竹 周 凯

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

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率,说播报有误;在香港便利店买完冰镇矿泉水,他突然打破沉默对身旁的学生说:“你知道怎么用数学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融化过程吗?”

在他看来,生活处处有数学,“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在医院时,他根据抽血检验报告,预测自己的出院时间;根据风向和台风的几何特性,他常和天气预报比赛谁预测台风更准确。这位没有戴瓶底厚的近视眼镜、走路思考问题也不会撞到电线杆的数学家,用他86年的一生告诉人们:数学也有诗情画意。

“诗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的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感情和志向,数学也是这样,1除以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完,结果用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出来,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他说。

他总结出数学与古典诗词相通的“理论根据”:诗歌的对仗与数学的对称性是相似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有些文学作品很讲逻辑,我在中学就学会了用数学的反证法,或许与我读《三国演义》有关吧。”最后,他干脆把艰涩的微分几何定理写进诗里:“曲面全凸形难变,空间双曲群可迁。”

洪家兴比喻说,谷先生就像一个开采金矿的带头人,带着大家探索、开路。种种创业之初困难的事都由谷先生做了,而在找到了一条通往金矿之路后,他就把金矿让给跟随他的年轻人去继续挖掘,自己则带着另一批年轻人去寻找另一个金矿。

在复旦任教的几十年岁月里,只要没有重要会议,谷超豪雷打不动地组织每周一次的讨论班,大家坐成一圈,交流心得。“我们最怕的就是谷先生开口提问。”谷超豪的“关门弟子”谢纳庆说,讨论班上,有时东西实在太难,谢纳庆想糊弄过去,谷老会很快打断他,将他企图蒙混过去的问题重新拎出来,要他详细解答,每次都让他下不了台。

到80多岁,谷老一直坚持亲自指导学生。晚年在病房打着点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得意地说:“想不到吧,我的两个‘关门弟子,就是在这里完成论文答辩的。”

“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他不喜欢庄子“以有涯随无涯”的处世之道,总是“希望再多做一些事情”。60岁时,他写道,“谁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学数犹童心”;70岁,他说“七十古稀今不稀”;到80岁,谷老依然笑称自己只是过了一个“小小的”生日:“如今我还要说,80古稀今不稀。很多比我还要年长的科学家,还在一线工作。”

可惜的是,他没能像自己许的生日愿望那样,“再干若干年”。不过,在太空中,始终运行着一颗星——国际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谷超豪星”。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27日,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分别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

答:

(2)这位没有戴瓶底厚的近视眼镜、走路思考问题也不会撞到电线杆的数学家,用他86年的一生告诉人们:数学也有诗情画意。

答:

2.第七、八自然段文字分别写出了谷超豪哪些性格特点?

答: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

猜你喜欢
萨尔茨堡断章卞之琳
护你一生周全
《卞之琳》
卞之琳《断章》
奥地利古城萨尔茨堡
迎额头崩出的字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萨尔茨堡《女武神》:亚洲首演,全球绝响
用新批评解读卞之琳的《春城》
这里一年有7个音乐节,精彩不断
关于“人”的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