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晓东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又是少有的暴君。同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什么不像刘邦、李世民、赵匡胤等人那样雍容大度、善待功勋呢?这体现出朱元璋独特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
在起义初期,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才,聚集了宋濂、刘伯温、朱升等谋士,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建立大明王朝。可天下方定,朱元璋就开始担心文臣会鄙薄自己贫贱的出身,武将会篡夺皇位,久而久之出现了典型的焦虑表现,如缺乏自信、极度敏感、易妄想等。
比如,官员徐一夔曾在贺表中出现“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之语,朱元璋竟认为“光天之下”是喻自己为秃僧,“作则”是喻自己做贼,便大兴文字狱。为缓解焦虑,朱元璋还以整肃朝廷命官为乐,比如发明廷杖等刑罚,使得上至宰相,下至平民,没人能维持人的尊严,他却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心理学对焦虑的定义是,对威胁性事件的一种高度忧虑不安的状态,可导致精神高度紧张。一般程度的焦虑者会产生痛苦、担心、嫉妒、报复等情绪,而且还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严重时往往非常激动、痛苦,报复心极强。对于朱元璋来说,他由贫僧一跃成为开国皇帝,本该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充满自信。但他急功近利,将自己遥比尧舜,希望建立一个绝对平等的社会,结果却在现实中遇挫,也没有自我反省,反而期望以严刑治乱世,到头来只能增加挫败感。朱元璋越老越自卑,他既不相信唐太宗的布衣宰相班子会善始善终,也不相信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可高枕无忧,生怕被朝廷要员架空。所以,臣子的成就越高,他的皇位焦虑就越强。
归根结底,朱元璋的焦虑根源是成就焦虑和皇位焦虑。在这两种焦虑的交互作用下,朱元璋长期生活在高度忧虑与紧张的亚健康状态下,性格日益偏执。他一生的焦虑构筑了一个个“心牢”,使他不断陷入庸人自扰的困境。朱元璋在临终前忏悔:“吾不及古人(指尧舜)。”这说明他意识到自己是“心牢”的牺牲者。朱元璋想做“仁君”但最终成为“暴君”,可以说是心理上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