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何 年
走出误区二:褪除功利色彩
■本刊记者 何 年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发明创造教学的目的不是只让学生获得专利,而是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科学思维的主动性,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并不是只有教育部门在推动中小学生搞发明创造,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机构也在做类似的工作。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促进专利数量增长。很多时候,教育部门还要依靠知识产权局、科委等专业机构来进行发明创造教学。小发明反映学生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具体化。在中小学生搞发明的过程中,既有功利色彩,也有各界对中小学生发明的相关政策保护,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
全球创意港是中国大陆一家服务跨度为0-18岁的专业幼儿教育研究推广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业务是∶为参加培训培养的学生包出作品,包取专利证书。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清以自己女儿的名义报名该机构培训班,申请了并获批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不干胶撕扯器”。
一些专利简单到近似于敷衍∶给钢笔帽上拴一条铁链,用于防钢笔帽丢失;给电脑屏贴张塑料纸,用于防电脑辐射;给活动书架上焊4条支腿,用于防书架倒歪……这些所谓的发明创造,都获得了国家专利。大连一所初中,一个班的学生竟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该校科技教师表示∶“在任何一所中学,拥有国家专利的同学都很多。”这些专利,大部分不是学生创新的结果,而是家长从专利代理机构那里花钱买来的。
为了给孩子“镀金”,很多家长们花钱为孩子买专利。有学生家长无奈地表示,“花几百块钱,给孩子买个专利,这样也算是保护了孩子。要不然,其他同学都有专利,咱家孩子心里肯定很不舒服。”这种情况让专利的实际的价值不再重要,也使学生是否真的学到知识、掌握能力显得不再重要。
为鼓励学生积极申报专利,一些地方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拥有专利的学生在中考等考试中加分。还有一些地方在积极争取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将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纳入高考加分,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据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秘书长李建蓉介绍,学生的专利证书都是真的。因此,问题才更严重∶这表明教育部门的引导出了问题。她曾亲眼看到一位科技教师让一个6岁左右的孩子在专利检索系统中查到自己的名字,并告诉孩子这是多么光荣。李建蓉无奈地表示,有些学校误导了学生。
1月15日,武汉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会上,专家介绍近年来武汉部分中小学发明专利数量赶超高校。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人人有专利的“发明牛班”。据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统计,2012年湖北省发明专利超过100件的高校仅4家,不少高校发明专利低于70件,但本地中小学2012年发明专利超过100件的中小学却不止4个,部分中小学发明专利量超过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育部曾经规定,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大赛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获一二等奖的中学生,可保送进名牌大学。拥有国家专利证书(含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的高中生,可申请大部分的“211”重点大学自主招生。保送生及自主招生的考生,可降几十分甚至更多的分数进名牌大学、重点大学。这些学生称为科技特长生。在人们心目中,科技特长生比文艺、体育特长生含金量更高,不仅可以降分进重点大学,而且可以选择热门专业、有发展前途利于就业的专业,进了大学后还拥有转专业的特权。科技特长生又不像文艺体育特长生那样需要很好的天赋,也不一定需要从小培养,可以在高一、高二突击培养、短时间速成。科技特长生是创新思维能力特长生,只要在课余时间将奇思妙想的东西整理出来、制作出来就行,基本上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不会影响学习成绩。
每年临近高考,总有考生凭国家专利证书获得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2013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官网上公布了6条2013年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符合其中之一即有资格报考,其中一条就是在高中阶段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者。一名高三男生曾发明一项“火车多用桌台”专利,将飞机上的呼叫服务系统运用到动车上,可以实现自主点餐服务。这名学生凭此入围了中国石油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也认可专利证书。
为了获得更多机会,一些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批量申报专利。在青岛,出现了一所学校百名学生申报专利的盛况。“我们学校一年有上百学生申报专利项目,最终被授权的学生有二三十人。”青岛市城阳区实验中学科技老师韩同欣透露,该校约有1500名学生,其中20多人持有专利证书,绝大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这是因为城阳区实验中学开设了一门创意发明的选修课,一些学生结合物理、化学等知识,动手改造日常生活产品,发明了多功能火锅、自动打鼾提醒装置等等。
青岛市科技馆一名负责人介绍说,虽然这两年取消了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和高考 “挂钩”的政策,但学校学生申报专利热情不减,近来申请专利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多了,去年参赛的作品中有5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青岛市第一小学科技教师王文刚介绍说,学校选修课开了发明课,为有发明兴趣的孩子提供一个平台,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发明意识,在升学加分的政策鼓励下,学校、家长的支持力度也会更大。
中小学生申请专利,从申报到审批下来,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多数家长通过专利代理公司申报专利,各个代理公司收取的费用不一,学生申请费用基本维持在申请1千元左右。有些急于功利的家长,在孩子要升学时急着得到专利证书,这时代理公司就“加码加价”,费用可能涨到3千到5千元。随着学生专利日益受欢迎,出现了这样的广告∶孩子如果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可以帮助孩子设计国家专利,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如果学生自己搞专利研发,一方面很难搞出符合要求的专利,另一方面会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谁也说不准,在中小学生专利中,有多少是这种“买来的”专利。
据青岛市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全市中小学生申请国家专利的人数逐年走高,每年获批300多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青岛市胶州一中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在2008年校内学生获国家授权专利87项,现在已经过百余人。
2011年以来,中国稳居专利申请量的全球第一,但中国专利质量不高的批评也同时兴旺。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份报告称,我国专利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力度很低。这导致了专利政策发生深刻变化,从国家到地方,主管部门开始用行动挤出专利泡沫。2013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2014年春节,上海市宝山区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发明教师蒋新发现自己的年终奖缩水了。2013年,该区中小学生申请的专利比往年骤减80%。蒋新说,其它各区情况差不多,原因是上海减少了对专利申请的资助,申请者要自己掏点钱了。这项新的专利政策是2012年下半年颁布的,取消了对专利申请费的全额资助。原先中小学生每申请一件专利,少科站通过各种政府补贴甚至还能净收入800元;但现在要自掏腰包220元。他承认从没听说过本区曾有中小学生专利商业化的案例,所以,即使是220元,也没人愿意自己付。
目前,各地知识产权局都在采取措施纠正中小学不当发放专利的现象。国家知识产权局很早就建立了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面向中小学开展工作。各地知识产权局都会培训并派遣中小学知识产权辅导员。由于学生升学的需要,知识产权局的工作进展的十分顺利,但是也出现了代办专利、低质量专利大量滋生的不良现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知识产权局从内部培训入手,要求专利辅导员加强对中小学生专利质量和真实性的掌控。
浙江省嵊泗县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鲍后龙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各地知识产权局和青少年科技协会,负责召集中小学专利辅导员开展工作。在嵊泗县这个由404个海岛组成的只有7万多人的小县,知识产权局也组织中小学专利辅导员座谈进行了严格培训。
这种中小学专利辅导员制度在大城市中发展得更为成熟,出的问题也多。据南京市六合区知识产权局科普人员常岭介绍,为纠正不良风气,南京市六合区科技局、教育局联合在2013年底联合开展了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专利知识专题培训,来自全区各学校的科技辅导员近50人参加。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南京市知识产权局人员对有关专利申请激励政策进行解读,并结合申请实例,就专利基本知识、专利申请文献撰写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培训提高了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专利实务知识水平,对推动该区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激发中小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将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申请专利不仅是升学而已,也是人生的一个新领域。据江苏常州市知识产权局金宏平介绍,中小学生申报虚假专利和低质量专利的关键原因,是专利教育不足。只有进行承诺正确、充足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专利质量。为增强广大青少年知识产权意识,指导中小学生将有应用前景的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知识产权局、教育局、科协也在近日联合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专利申请知识培训班。
这种用教育来矫正不良专利的做法,在更多地区得到推行。在河南省濮阳市,当地知识产权局组织的培训班,邀请了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协调管理处处长吴灯展和山东发明协会理事陈明泉前来授课。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观摩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两位专家围绕知识产权概述、发明创造中的专利信息利用、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与发明创造技巧、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特点与方法等内容,结合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实际,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实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开展创新教育的形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
濮阳市知识产权局、教育局联合举办市中小学校知识产权辅导员培训班 图/于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