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书娟
摘 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但是文化资源丰富不代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文化产业问题,如何把握文化资源的特征、品质和价值,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河南文化产业在发展规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立法和政策引导,构建文化产业人才机制,建立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调机制,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转化机制,才能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实现“文化强省”战略。
关键词:文化资源转化;河南省;文化产业
一、河南文化资源转化的意义
文化资源转化的理解主要有两种:一是由“文化资源”向“文化商品”转化,即文化资源转化成“商品”,且是由本地的文化企业常年生产、具有较高产值和产销优势的文化商品;二是由“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这里讲的向“产业”转化实际指的还是向文化产业盈利状况的一种转化,是把历史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份额强势。因此,文化资源的转化说到底还是还是对文化产业的转化,由文化企业生产出文化商品。目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河南省也制定了文化强省战略,以推动文化产业自身及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本国本省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文化具有习得性,许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都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文化就会对本国文化进行渗透,进而影响本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观等。因此,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能通过各种途径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提高文化的竞争力。
(二)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文化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文明的进步。文化产业的发展,能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要求更高。
(三)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提高文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率。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文化产业依托的是文化资源,它的主体部分是人的创意、设计,改变了原有依靠物质消耗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了依靠价值链底端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创作财富的发展方式,改变了主要依靠物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式。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发展密不可分,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能提高和改善政府管理水平。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对生产方式、市场监管、文化制度、文化产品的跨国生产和流动都提出了要求。由于我们在文化产业上缺乏资金、技术和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且缺乏对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及运作方式的熟悉,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在文化产业法规、体制、融资等方面的问题都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构建文化大国、文化强省的硬件设施更不上,这对政府的管理形式和方法进行了挑战,要求政府能加快转变职能、加强政策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河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根文化资源、山水文化资源、影视文化资源等等,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才缺乏、制度保守等因素,文化资源的转化面临着很多难题。
二、河南省文化资源转化的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7196个,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出同期生产总值增速3.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增长4.97%,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1.3%的增速。
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优势行业初步显现。全面完成出版、发行、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电视剧制作机构、国有文艺院团等领域的改革任务,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许昌瑞贝卡公司、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公司、开封清明上河园公司、小樱桃动漫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发展。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包装印刷等行业优势逐渐显现。
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健康发展,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带动效应日益显现,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快速增长,各类文化合作交流活跃,中原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尽管如此,河南还只能说是文化大省,不是文化强省。河南的文化产业总量大,但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特色文化不突出、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产品少、影响带动力不强的问题,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文化资源尚未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从整体上看,河南文化产业规模较小,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2010年河南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367.13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6%,低于全国的数据2.75%,2011年河南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54.3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
1.69%,同样低于同期全国数据2.85%。
(二)文化资源开发的不规范。文化资源开发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规划。忽视前期调研、论证和方案设计,草率或盲目上马,使资源的整体优势、核心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二是盲目开发。并非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开发、转化为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也并非所有的开发都能实现预期。三是粗放开发。由于对文化资源总体价值缺乏宏观深刻的把握,一些地方仓促上马,实施拼盘式、大杂烩式的低水平开发。四是无序开发。当前,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短期行为、单边行为、重复开发以及雷同等做法相当程度地存在着。endprint
(三)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少;二是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不足;三是省内高校缺少文化产业方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且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也严重缺乏;四是现有文化产业内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三、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立法,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文化立法,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市场监管,建设公平、公开、透明的文化市场。以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为方向,把行政管理的重点转移到政策调节、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和市场监管等公共服务职能上,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进行社会管理转变。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快设立中原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各地组建专业文化投融资平台,积极引导文化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采取各种途径保障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强化对文化企业的税收支持。加强金融支持,建立文化产业信用、质押担保和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提供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担保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鼓励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经省政府批准的文化产业园区,比照享受同级产业集聚区的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文化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文化产业集群式是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及其发展相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的集合。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文化资源转化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有利于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区域优势互补。根据国家《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加快产业整合;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并切实将其功用充分发挥,推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加快升级步伐,促进各种文化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提高国际化水平。
(三)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的力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既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 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又要选准突破口, 找准切入点, 善于把深厚的文化资源做成具体的产业项目、把产品优势打造成品牌优势, 着力打造既具民族文化特色、深刻文化内涵, 又有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只有重视并遵循“内容为王”、价值观为王的规律, 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真正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四)创新人才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文化产业本身是内容型产业,其核心和灵魂就是创意、创新,而这都离不开人的智慧,因此,促进文化资源转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必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全面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政策体系,积极创造包容、创新、开放、自由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家库,培养文化产业名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文化人才来豫创业,在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购置等方面给于帮助,优化工作生活环境。采取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多种方式激励各类文化人才,留住人才,扎根我省创业发展。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产业化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整合相关资源,开设相关专业,为文化产业发展储备相关技术、营销、经营与管理人才,鼓励高校开设与本地资源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式生产和按需培养。;鼓励相关师资与企业进行交流,通过教师顶岗、挂职等形式实现鼓励师资在企业间流动,不断的增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晓明,胡惠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