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 要:未观测经济作为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 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对近20年来中国未观测经济研究的概念及核算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和比较研究,以期为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未观测经济;核算研究;估测方法
一、未观测经济的内涵界定
学者们对未观测经济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当时并未对其进行定义,直到197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GiorgioFua提出了“地下经济”这一概念。2002年OECD出版了《未观测经济核算手册》,在该手册中未观测经济被定义为“未被基础数据所覆盖的所有的生产性活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出未观测经济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就我国关于未观测经济的研究来说,只有涵盖范围较广的地下经济与未观测经济相当,因此为了阐述的方便,本文中将地下经济与未观测经济等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相关部门未能统计在内的或没有被国家纳入管理范围的包括合法与非法的经济实体和经济活动统称为未观测经济。
二、未观测经济核算研究综述
在未观测经济的核算问题上,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某些相关的统计数据来进行估测,或者是对局部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推测。而我国在核算时一般都是从国外学者的研究上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采用的模型、方法加以适当的修正,因此国内核算未观测经济时所用的方法基本上与国外相同。就未观测经济的估测方法来说,其可以分为直接估算法和间接推算法:直接估计法中最常用的是调查法和审计法;间接推算法则主要有物量投入法、通货需求法、现金比率法、GDP分割模型、交易法、劳动力市场分析法、收入支出差异法、生产要素投入法和财政分析法,一般情况下采用较多的是现金比率法、通货需求法和交易法,若按照是否涉及货币来分,所采用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被称为货币分析法。
1.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一般是采用专门调查的形式 对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的未观测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查 以取得该地区或某一部门未观测经济规模的有关数据。这一调查往往是以未观测经济活动个体及有关层次,如个人、团体、企业及管理部门等为调查对象,采用询问、问卷、查帐 查档案及案例等多种形式,其组织方式也可多样,如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值得注意的是直接调查法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这是因为未观测经济活动的非法性必然导致被调查对象的回避和隐瞒,而收集相关信息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财力和物力,因此直接调查法获得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失真的情况。
叶世芳(2001)对OECD经常使用的直接调查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调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也进行了说明,重点介绍了通过住户调查和产业活动单位(或是住户和企业相结合)来获得非正规部门的信息这两类方法,她认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调查可以提供给人们一些具有经济意义的数据,如就业人员的数量、就业人员的素质情况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另外,根据统计调查的目的、统计研究的意图、统计过程中采用的样本框等,通过对各产业活动单位的调查,也能够让人们获取一些非正规部门的信息,如就业方面的数据。所有以上这些数据信息都有助于对未观测经济活动的估测。
2.间接推算法。在未观测经济的核算方法中,现金比率法较为著名,该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卡甘于 1958 年提出的,它由“未观测经济活动具有大量现金结算的特点”这一特性而来。梁朋、梁云(1999)把这种方法引入我国,遵循古特曼(1977)的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1985到1995年间的未观测经济规模进行了估算。朱小斌、杨缅昆(2000)结合国民账户分析法和简单现金比率法测算了我国1979—1997年的地下经济规模,并得出了以下结论:地下经济规模与地上经济的繁荣程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地上经济而言,地下经济对国家的经济政策更具有敏感性。刘洪( 2003)、罗磊( 2005)、刘华( 2007)等分别采用了现金比率模型的方法或对该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之后,运用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最新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的未观测经济规模也进行了估算。
国内学者在对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采用最多的是现金比率模型,到目前为止,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者在进行后续的研究。
通货需求模型在未观测经济的核算中也常被采用,通过该模型人们也可以测算出未观测经济的规模。张迎春(2003)在通货需求模型中选取了税率、利率、收入水平和通胀程度这四个因素,通过拟合先给出了一般的通货需求模型,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国情,给出了适于估测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通货需求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我国1980年到2000年的地下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
一部分学者采用GDP分割模型来对我国的未观测经济规模进行研究。GDP分割模型把地下经济划分为了两个部分:浮现地下经济和流通地下经济。何华芹、郑少智(2005)对GDP分割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后的GDP分割模型对我国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进行估测,通过研究可以建立现金总需求量和其它诸多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相对于原模型来说,改进后模型的估测结果的变动幅度比原模型降低了10%,其标准差也比原模型降低了5.1%,由此可以看出改进后的GDP分割模型更适用于我国,其测算的结果也更为合理。
有些学者在对未观测经济的规模进行核算的过程中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华婷(2003)分别使用现金比率法、GDP分割模型和货运量模型估算了我国地下经济的规模,认为现金比率法在理论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该方法的三个假设条件与现实当中的真实情况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GDP分割模型在核算方法上比现金比率法做了一定的改进,但其最终还是脱离不了现金比率法的局限;货运量估算模型在方法上避免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假设,但利用该模型对货运量进行测算时会产生一定的人为误差,同时货运量是货运量模型的关键组成因素,该因素方面的误差必然会导致模型的结果产生更大的偏差。徐斌(2008)分别采用了现金比率法、货币交易法、物量投入法和GDP差异法对我国1997年到2006年间的未观测经济规模进行了测算,分别介绍了这四种方法的原理及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就现金比率法来说,通过研究现金比率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的估测未观测经济的规模;对于货币交易法而言,该方法在理论上其具有明显的优势;物量投入法在应用时必须要满足货运量基本上可以反应社会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这一条件;对于GDP差异法来说,可以通过核算生产、支出之间的差额来估算未观测经济的规模。
三、启示
虽然目前我国对于未观测经济核算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在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宏观估算的研究较多,但是创新较少:我国学者对利用宏观模型来估测未观测经济规模的研究较多,且多是将国外相关的核算方法做适当的改进之后就应用于我国,如现金比率法、通货需求法、GDP分割模型法等,对适合我国经济体制、核算制度的间接估算方法创新较少,同时在相关的研究中,在使用不同的方法对未观测经济进行核算之后,核算结果往往会有不同;二是对直接调查方法和直接、间接相结合的混合估算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滞后,我国真正有关直接调查方法的研究还很少,同时由于模型法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比如有的模型是建立在较为苛刻的假设条件之上的,采用相应的模型会引起用估算结果的不稳定,同时不同方法之间的估测结果差距也很大,而且也只能提供经济总体的指标,无法区分出各行业类型的分组数据,因此国际组织和学术界呼吁在研究中要重点关注直接调查法和混合估算法,但目前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就未来我国关于未观测经济核算方面的研究来说,重点在以上两个方面作出改进。
参考文献:
[1]夏南新.2002.地下经济估测[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罗磊.2005.中国地下经济规模基本估计和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3):29-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