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霞 马春芹 朱训泳
摘 要:介绍了南京市六合区推进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加大政策扶持和建立长效管理责任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136-0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秸秆弃之不用、田间焚烧现象十分突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是当前农业部门急需解决的难题。纵观当前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来看,在秸秆工业化利用滞后的情况下,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是减少秸秆焚烧的重要措施之一[1]。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大面积的以地养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粮食稳产、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2]。南京市六合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耕地面积6.3万hm2,以种植稻、麦为主,年秸秆总量40万t,其中小麦种植1.5万hm2,秸秆总量12.4万t,约占秸秆总量的31%。2013年,六合区以建设省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为契机,以政府补贴为拉动,以机械引进、推广为支撑,以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堵与疏相结合,切实抓好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上半年,全区共完成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1.14万hm2,总量9.3万t,比省市下达的目标高0.08万hm2;实现小麦秸秆还田率达75%,完成麦秸秆收储0.38万hm2,总量3.1万t,高质量地完成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目标的工作任务。
1 主要做法和经验
1.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2013年,为切实做好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六合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责任,落实了具体职责。自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定期召开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推进会,下发了《2013年六合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工作实施办法》,与街镇签订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目标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任务。会后,各街镇到村社、村社到组、组到农户,层层签订了工作责任状,并缴纳了1 000~5 000元的风险抵押金。
1.2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 为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认识,加快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六合区农业部门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好处。并通过召开现场会、出动宣传车、给农民的公开信、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和明白纸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教育,营造舆论氛围,使秸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家喻户晓,让秸秆还田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全区发放《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关于秸秆禁烧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漫画手册》等宣传及技术资料10万多份,悬挂秸秆还田宣传横幅1 200多幅,张贴宣传标语达到17 000多条。
1.3 加强专业培训,明确技术路线 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这项技术,六合区农业部门加强了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培训与普及力度。该区利用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施,在各个街镇以及重点村举办了小麦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明确了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即:机械化收割-机械化切碎-旱旋还田(旱作物播种)或放水泡田-大中拖水旋还田-水稻机械化插秧;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街镇为购机户提供作业指导、维修保养、跨区作业等技术服务。
1.4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机专业化作业 该区2013年实行了省、市、区、街镇四级财政累加补助的政策,累计在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资金在30元/667m2以上,确保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效果和机手的积极性。同时,还专门出台《加快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工作》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大秸秆还田机、捡拾打捆机等机具扶持力度,扶持发展壮大合作社,推动农机专业化作业。通过农机合作社与村(社区)、农户签订作业合同,统一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统一机插秧,保证了作业质量,为完成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上半年扶持农机合作社购买大中型拖拉机86台、带切碎装置收割机55台、秸秆还田机及粉碎机168台。在“三夏”期间,全区11个涉农街镇共组织49个农机合作社1 120台套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秸秆还田机、692台带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投入到“三夏”大忙,承担全区81%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任务,积极推进着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开展。
1.5 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考核奖惩 六合区农业局秸秆综合利用暨秸秆还田督查小组挂钩分工到各街镇,不间断地开展督查,确保秸秆切碎还田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加强各村、组秸秆还田面积和相配套的机具数量的考核,同时坚决禁止未安装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下田作业,禁止已经切碎的麦秸秆被农户私自焚烧。如区督查发现街镇一处火点的扣1分,市督查发现一处火点扣2分,省督查发现一处火点扣3分。在夏收结束后,由区农业局和区财政局等部门组成验收考核组,根据各街镇秸秆还田情况,逐街镇、村(社区)进行验收打分,区政府根据得分情况进行公示,严格考核奖惩。
2 制约因素分析
2.1 群众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经过多层次秸秆还田宣传,但群众的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随着燃料结构的变化及耕牛的大量减少,使农作物秸秆剩余量越来越多,加之“三夏”农业作业时间紧,焚烧秸秆成为最简单方便的处理方法。二是秸秆还田优势需要连续3a之后才能显现,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农户对秸秆还田的宣传优势持怀疑态度,对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三是进行秸秆还田相应增加了生产成本,且费时费力,增加了劳动强度。
2.2 农机与农艺融合不紧密 从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中可见,采用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必须与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相融合,才能确保秸秆还田的实施成效。因为在推广秸秆还田后的田块,秸秆在腐烂过程中与苗争氮容易产生苗黄苗弱现象,必须在机插秧栽培管理中增加基肥氮肥的施用量。而在实际栽培中,农户还是按照传统的大田管理方法,没有及时增施氮肥,造成僵苗负面效应,影响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endprint
2.3 政策助推力度还不够 从政策补贴层面来看,目前政府在秸秆还田方面的补贴资金虽达到30元/667m2,但秸秆还田后还需要与机插秧配套,农民的生产成本还是有所增加。从水利设施建设层面来看,许多地区由于水利设施投入不足,不适宜机插秧技术的推广,从而制约了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
3 推进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进一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提高群众认识水平。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营造“人人理解禁烧,户户秸秆利用”的浓厚氛围[3]。二是坚持示范先行。在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过程中,确立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总体思路,用典型示范带动群众,通过在各个街镇设立示范方、举办观摩现场会等形式,让农民实际体验到通过土壤改良产生的经济效益,实实在在感受到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4]。三是通过科技入户、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切实让农民认识到秸秆机械化还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重大意义,让他们熟知了解新机具、新模式,及时掌握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一些实用技术,为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实现有机衔接 一是强化技术服务工作。区农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成立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秸秆还田作业以及后茬作物生长调控工作的技术研究及指导。在夏收的关键时期,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分片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推广路径,为农户、机手实行面对面指导,为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与水稻机插秧技术有机衔接提供保证。二是抓好技术研究。技术指导小组在抓好服务的同时,需因地制宜,不断探索、进一步完善适合本地的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体系,通过开展各环节机械设备对比、不同切碎长度对比、不同旋耕深度对比,利用秸秆腐熟剂、调氮增肥、控水调气、封闭除草等配套农艺手段,切实达到实施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稻产量的目标,实现农机与农艺融合增效。
3.3 加大政策扶持,破解推广瓶颈 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实行四级财政累加补助的政策的同时,加大对机插秧应用技术的资金扶持力度,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其积极性。逐步建立以国家投资为导向,集体投资为补充,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5]。依托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精心实施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和南京市水稻生态补偿项目,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大胆创新补贴政策及措施,破解推广资金瓶颈。并积极争取标准化粮田建设项目,重点抓好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健全和完善农田排灌系统,为机插秧推广提供条件,破解推广技术瓶颈。此外,要研究出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关政策,提高土地规模经营门槛,遴选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及经济能力的人员从事农业经营管理,提升各街镇土地规模种植中新技术的推广,破解推广应用瓶颈。
3.4 建立长效管理责任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各级相关部门建立长效管理责任机制,稳固推广成果。始终把政府行政推动作为秸秆切碎还田技术推广的第一推动力,建立健全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长效管理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构筑起街镇包村、村包组、组包片的三级禁烧禁抛和机械化利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的“六定”措施,做到长期监管全覆盖、责任无缝隙[6]。要进一步发展壮农机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坚持农机合作组织为实施主体,完善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组织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作业协议,推行订单作业和机收、秸秆机械化还田及工厂化育秧机插“一条龙”服务作业,确保秸秆切碎还田技术推广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天红,李志刚,邱大召.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机化,2011,6:47-49.
[2]洪沛.巢湖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机,2012,3:28-30.
[3]祁培明,朱旺兵.浅谈句容市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装备技术,2012,38(5):27-28.
[4]朱启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农机,2012,6:47-48.
[5]秦建国.稳步推进如皋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3,4:57-58.
[6]杨明,彭卫东,孟海兵.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农机化,2011,6:26-2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