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成
摘 要:山核桃因其营养价值高、种植收益大等因素使其快速发展。然而,山核桃栽培技术要求高,影响其产量的因素多和造林困难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其规模继续扩大。文章分析了海拔、坡向、坡度、坡位、气候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等影响山核桃产量的因子,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山核桃嫁接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山核桃产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产量;嫁接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79-02
绩溪县是山核桃的传统种植区,近年来受山核桃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影响,带动了山核桃产业迅速发展。长期以来,我县林农多倾向于从野生山林内挖取野生的山核桃幼苗造林,造成多数山核桃林处于半野生状态,加上经营管理相对比较粗放,嫁接成功率低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因此,笔者分析与山核桃产量有关的因子,阐述山核桃嫁接技术对促进山核桃产业规范生产和高效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影响山核桃产量的因子
1.1 地形
1.1.1 海拔 研究表明山核桃的产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适宜种植山核桃的高度在海拔500~600m。低于这个高度,由于山体遮挡了阳光,山核桃树单株之间竞争光照,导致树冠较小,结果枝叶较少,因此产量降低;高于600m的地方由于风力大会吹掉一部分果实,同时高海拔地区的气温低,生长时间短也会造成树冠小、结果枝少等,从而降低产量。在海拔适宜的地区,光照充足,风力、温度适中,光合作用产物充足,结果枝组也相应增加,产量自然增加。
1.1.2 坡度 山核桃产量与坡度的关系为缓坡产量最大,平坡次之,产量最小的是陡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陡坡受雨水冲刷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供树体生长发育,导致树体矮小,最终使陡坡山核桃产量降低;造成陡坡产量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陡坡阳光充足,树体不需长的太高就可以有充足的光照,因此陡坡植株多矮小,树冠也小。平坡产量低是由于排水不畅,造成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影响根系呼吸作用,使其对养分利用率降低,导致山核桃树冠幅不大,结果枝少,产量低。
1.1.3 坡向 坡向与山核桃的产量也有很大关系,山核桃在阳坡产量一般高于阴坡。因为阴坡光照不足,为了获得更多光照树体多细而高,冠幅不够大,结果枝不够多造成其产量偏低。阳坡光照充足,树冠大,结果枝组也多,因此产量也高。如果在6、7月份遭遇高温干旱,阳坡受影响严重也会造成减产,甚至低于阴坡。
1.1.4 坡位 坡位对山核桃产量也有影响,中坡最高,其次是下坡,上坡最低。上坡地由于养分淋溶造成土壤中养分缺乏,不能满足生长需要而导致产量降低;下坡地虽然养分充足,但湿度大、温度低,会降低山核桃授粉成功率,有些下坡地由于被山体阻挡了阳光,树体生长不旺,冠幅不大,产量自然就很低。
1.2 气候条件 山核桃对温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年平均气温能达到15℃左右就可满足生长需要,且对高温和严寒都有很强的耐受力,最高能耐受42℃的高温。除此之外,山核桃对低温有特殊需求,如果没有低温或低温时间过短则会影响其正常的萌发和开花,进而降低产量,一般要求每年气温低于7℃的时间能大于600h;在光照条件上,一般在弱直射光、强散射光的环境下能够满足其正常生长;降雨对山核桃的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开花授粉期降水时间过长或降水量过大都会使山核桃难以正常授粉,从而使其产量严重降低。
1.3 管理
1.3.1 栽培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形、土壤条件好的地作为山核桃育林地。由于地形上不可能完全符合标准,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400m以下的阳坡或半阴坡,或选择500m以上的阳坡或半阳坡为好,坡度一般为30°,可通过整地达到要求。另外山核桃作为深根系树种,宜选择土层深厚的土地作为造林地,否则会降低其产量。其次造林时注意密度,山核桃寿命长、盛果期长,造林密度设计一定要长远考虑,一般要求30株/667m2,密度直接影响山核桃的质量和产量,密度过大会使树体高大而树冠小、结果枝少造成产量偏低,密度过小虽然单株产量高了,但单位面积产量会下降。
1.3.2 病虫害 病虫害会严重影响山核桃的产量及其品质,常见的山核桃病害有山核桃枝枯病、山核桃溃疡病、山核桃褐斑病、山核桃根腐病。山核桃常见害虫有蚜虫、蝗虫、社蛾、夜蛾、花蕾蛆、天牛。目前对山核桃病虫害多采取喷药防治,山核桃枯枝病的防治多在5月分向树上喷洒百菌清、多菌灵;溃疡病多用施特灵、禾枯灵联合防治;褐斑病多喷洒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防治;根腐病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喷洒;另有我县部分林农用带药物的树木膏药防治山核桃溃疡病,也取得较好效果;对于虫害常用的农药有乐果、敌百虫、杀虫菊酯等,农户针对害虫种类选择使用即可。
2 山核桃嫁接技术
2.1 砧木选择及准备 砧木一般选择本地1a或2a生的山核桃苗木,选择时要求其根茎达1cm左右,经验表明2a生比1a生的嫁接成活率高且成活后生长速度也比1a生砧木快。嫁接前先将砧木假植,假植时间在落叶后的12月至来年1月为宜,最迟不能晚于2月中旬。假植时,同一苗床的砧木粗度尽量要求均匀一致,行株距一般为(20~25)cm×15cm,每667m2栽植12 000~15 000株。
2.2 接穗选择及准备 山核桃接穗一般选择高产稳产的母树上的树冠外围、饱满冬芽、芽间距离较近的1a生的营养枝条。为了保证嫁接后成活率,接穗应边采边嫁接。也可进行保湿处理后暂时贮藏,但一定要尽快用完,以免时间长了影响成活率。同时用截断刀将采集好的接穗截成约5cm长的短枝备用,每根枝上至少应有2~3个芽孢。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阴天,以免采集后的接穗水分被大量蒸发影响成活率。有研究表明用浓度为150μL/L的吲哚乙酸处理接穗后再嫁接可明显提高嫁接成功率,endprint
2.3 砧木培育 为了减少杂草及病虫害对砧木培育的影响,减少管理时的麻烦,常常选取土质疏松、排水较好的稻田做山核桃砧木培育地。将当年做种核用的山核桃在通风阴凉处晾约5d,散失其中的水分,评价标准是种核硬壳微裂,晾晒结束即可进行浸种。浸种的目的除了使种核吸足水分,还可以帮助筛选坏的种核,对刚加入水时漂浮在上面的种核捞出不用,一般浸泡3d即可进行育种。育种时将种核平铺在苗床内进行催芽,在其上覆盖约3cm厚的细土,灌透水之后铺上稻草保温即可。保温时间一般为55d左右,以大部分种核已经萌芽为准。萌芽后便可将种核播种在已备好的大田苗床上,行距一般按30cm×10cm,播种之后在其上覆盖约5cm的细土,之后进行常规管理即可。这样培育,1a后到嫁接时,一般会有50%左右的苗木粗度达到嫁接要求,选取这些能够嫁接的苗木进行嫁接,未达标的苗木继续培育,1a后再从其中选取达标的进行嫁接。对于培育1a达标砧木低于50%的培育地,可以整片管理,来年再进行选择嫁接,不达标的继续另行假植再培育,直至达到嫁接粗度要求或直接作实生苗上山栽植。
2.4 嫁接方法 山核桃嫁接一般采取切接法,嫁接时先用剪刀将砧木从距地面约6cm处横断,再用刀片将断面修平。之后用刀片在砧木皮层相对较平滑的一面用切接刀片在皮层内略微木质化部位垂直断面或稍向内切下,一般切口深约3cm,切开的小片连而不断。接着把接穗与芽孢同侧的下部用较锋利的刀削成平整的切面,切面长度约3cm。之后将处理好的接穗迅速准确插入砧木的切口,插入时注意使砧木的形成层与接穗的形成层尽量吻合以保证后期成活率。接穗插好后,把砧木切开的树皮贴合在接穗外面,然后立即用薄膜带由下而上进行绑扎,包好砧木伤口及接穗即可。也有研究表明贴皮接可取得比切接更好的效果,可能是因为贴皮接穗间形成的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2.5 嫁接注意事项 一是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嫁接时间,根据接穗萌芽情况确定合适的嫁接时间,一般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进行,对于个别林地接穗萌芽较晚的可延迟到3月下旬;二是由于山核桃接穗容易失水,为保证嫁接的成活率,接穗采下后24h内应用薄膜包扎或湿沙保湿,嫁接前应用清水浸泡接穗剪口;三是在嫁接操作过程中,用湿毛巾包盖接穗和削好未嫁接的接芽;四是选择合适大小的接穗,使接穗与砧木能够更好的吻合以提高嫁接成功率。
2.6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的管理对最后的成活率至关重要,后期管理不好会使成活率明显降低。后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苗木嫁接后,如苗床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稍有干旱就须及时灌水,保持床土湿润;二是在4、5月萌芽期,要及时抹除砧木萌蘖,以免影响接穗新梢的生长。一般10d左右除萌1次,5月可看出嫁接是否成活,之后对嫁接成活的要继续抹除砧木萌蘖,对嫁接未成活的留1个萌蘖,其余抹除,以便下年继续作砧木用或作实生苗用于造林;三是做好中耕除草,应当少用或不用化学除草剂,以免影响苗木成活率及生长。在施足基肥的条件下,一般不再追肥。四是在苗圃四周设置围栏,以防禽畜闯入损伤苗木。
参考文献
[1]姚贵荣,程扶旗.绩溪县山核桃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71,173.
[2]李吉洲.气象要素对山核桃产量的影响分析[J].科技向导,2013(15):235.
[3]傅松玲,丁之恩,周根土等.安徽山核桃适生条件及丰产栽培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3,21(2):1-4.
[4]胡雪文.山核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J].安徽林业,2010(3):70-71. (责编:吴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