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效应研究初报

2014-06-23 11:04徐奕鼎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经济性状茶树

徐奕鼎等

摘 要: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对于每年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

关键词:茶树;深修剪时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生化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56-03

茶树经多年采摘和轻修剪后,树冠上会形成密集而细弱的节枝,俗称“鸡爪枝”,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导致新梢育芽能力减弱,芽叶瘦小,对夹叶增多,鲜叶产量和品质下降,需要采取深修剪措施,剪去树冠上的鸡爪枝层,使茶树重新抽发枝梢,恢复树势,提高新梢的育芽能力[1-2]。生产实践表明,茶树修剪程度越深,茶园树势和产量恢复越慢,鲜叶产量经历减产、恢复、增产、下降的演变过程,因此,对于春、夏、秋3季采茶的茶园,若全面考察深修剪效应往往需要数年时间[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优质、安全的名优茶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名优茶生产已成为茶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并促进了茶叶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3-5]。深修剪作为成年茶园树冠复壮的农艺措施,究竟选择什么时期深修剪,既能很好地更新复壮树冠,又能通过多采优质鲜叶以提高名优茶产量和品质,从而弥补因深修剪造成短期减产的损失,就成为广大茶农十分关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的初步效应加以总结,供广大茶农深修剪时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茶园 供试茶园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坐南朝北的山坞地,土壤为红黄壤,土层深厚。茶园种植品种为国家级无性系中芽品种‘安徽1号,单行种植,株行距33cm×150cm,树龄30a,茶树生长势较为一致。试验前3a,茶园均为常规耕作管理,早春浅耕,施复合肥(15kg/667m2);夏茶后中耕除草,复壮茶树;秋茶后轻修剪,深挖(20cm以上),施复合肥(30kg/667m2)。

1.1.2 试验设备和试剂 PST75H单人修剪机(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产),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仪器有限公司产),101-2型电热鼓风箱(上海市上海县第二五金厂产),BS124S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仪器公司产)等。生化检测试剂:KH2PO4、Na2HPO4·2H2O、茚三酮、SnCl2·2H2O、靛红、草酸、KMnO4、浓硫酸、碱式乙酸铅、盐酸、蒽酮为分析纯;谷氨酸、咖啡碱、葡萄糖为优级纯。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处理 以不修剪为对照,深修剪不同时期设置为春茶后(2012年5月28日)、夏茶后(2012年7月19日)、秋茶后(2012年11月19日)和翌年早春(2013年3月5日)4个处理,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个试验处理茶行长9.0m、宽1.5m,面积为13.5m2;深修剪标准为:在上年轻修剪基础上降低8cm开剪,去除“鸡爪枝”层。

1.2.2 观测项目 (1)茶树生长势。夏季深修剪和秋季深修剪前,每个处理茶行随机选100个新梢,测量新梢长度,记录展叶数。(2)茶树抗冻性。参照田间自然鉴定方法[6],进行观察记录与分级。(3)茶叶物候期。在每个处理茶行中选取5个点,挂牌标记,观察茶树生育物候期。(4)发芽密度。1芽2叶期,使用1方框,每个处理茶行随机选取5个点,测定发芽密度。(5)百芽重和芽叶长度。分处理随机采摘100个标准的1芽2叶,称重,测量长度。(6)春茶产量。分处理采摘,记录春茶鲜叶产量。(7)鲜叶生化品质。采摘标准1芽2叶,测定水分;固定样品,检测主要生化成分。

1.2.3 生化检测 水分测定执行GB/T8304—2002规定的(103±2)℃恒重法[7],水浸出物测定采取GB/T8305—2002规定方法[7],咖啡碱测定采用GB/T8312—2002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7],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采用GB/T8314—2002中的茚三酮显色法[7],茶多酚测定采用改进L?wenthal法[8],水溶性总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8],测定重复3次。

1.2.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生物性状的影响

2.1.1 茶树生长势 茶树新梢生长量、茶行高幅度可反映茶树的生长势。2012年试验茶园只采春茶,春茶后深修剪于5月28日进行。夏茶后深修剪于7月19日实施,同时随机选取100个不修剪茶树新梢,测得新梢平均长度为27.55cm;春茶后深修剪100个新梢平均长度为16.14cm。秋茶后深修剪于11月19日施行,同时测得100个不修剪茶树的新梢平均长度为35.63cm,平均展叶数为14.25片,茶行高幅度为86.7cm×131.7cm;春茶后深修剪茶树100个新梢的平均长度为29.13cm,平均展叶数为13.75片,茶行高幅度为84.0cm×122.5cm;夏茶后深修剪茶树100个新梢的平均长度为14.54cm,平均展叶数为7.42片,茶行高幅度为81.4cm×119.1cm。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茶树生长势需来年观察,在此不作比较。从1a中不同时期深修剪茶树生长势观测数据可知,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到冬季生长休止时,茶树新梢长度、茶行高幅度与不修剪的相差不大,而夏茶后深修剪的树势恢复较慢,由此表明,春茶后深修剪比夏茶后深修剪更有利于茶园树势恢复。endprint

2.1.2 茶树抗冻性 2012年冬季,皖南茶区未遭遇极端严寒天气,试验茶园受冻害较轻,但不同时期深修剪处理茶树的受冻害情况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从叶片的受冻率及冻害分级情况看出,茶树受冻害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不修剪、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深修剪。可见,在冬季易遭受冻害茶区或抗冻害能力较弱茶树品种,不宜选择秋茶后深修剪。

2.1.3 茶树生育期和春茶开园时间 表2中的数据说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生育期及春茶开园时间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茶树生育期,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早,鳞展期提早3d,鱼展期提早2d,1芽1叶期和1芽2叶期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迟,鳞展期迟2d,鱼展期、1芽1叶期与对照相近,1芽2叶期、1芽3叶期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记录的是茶树上潜伏芽萌展时间,各萌展期圴推迟20d以上。春茶开园时间,按30%1芽2叶形成期开采春茶,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园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园推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的茶园需停采春茶养棵,因此不记录春茶开园时间。

2.2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经济性状的影响 成年茶园的管理目标是向制茶提供更多的优质鲜叶。茶树发芽密度、芽叶长度和百芽重决定着鲜叶产量。表3中的经济性状测定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的发芽密度、芽叶长度、百芽重和春茶产量均产生影响,与不修剪(对照)相比,发芽密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0.83%,夏茶后深修剪增加3.01%,秋茶后深修剪减少65.81%,翌年早春深修剪减少77.15%;1芽2叶长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3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6.50%,秋茶后深修剪增加17.89%,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0.81%;1芽2叶百芽重: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9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4.14%,秋茶后深修剪增加3.06%,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5.11%;春茶鲜叶产量:春茶后深修剪增产13.57%,夏茶后深修剪增产7.89%,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养棵而无产量。综合各项经济性状数据可知,春茶后为1a中茶园深修剪的最佳时期,其次为夏茶后深修剪,而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经济损失较大,一般建议不采用。

2.3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春茶鲜叶生化性状的影响

2.3.1 鲜叶含水量 水分是茶鲜叶所含最多的生化成分,水分含量越高,标志着鲜叶嫩度越高。

表4数据显示,经深修剪处理的鲜叶含水量均高于不修剪(对照),说明深修剪提高了鲜叶嫩度,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鲜叶的含水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55%,说明其嫩度最好。

2.3.2 水浸出物 水浸出物是鲜叶中可溶性物质的总称,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说明鲜叶内含可溶性生化成分越丰富。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存在差异,水浸出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夏茶后、早春、春茶后、不修剪(对照)、秋茶后深修剪处理,由此表明,秋茶后深修剪不利于鲜叶质量的提升。

2.3.3 氨基酸 氨基酸是一类鲜味物质,研究表明,氨基酸含量与成茶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9]。表4的数据显示,不同时期深修剪导致鲜叶的氨基酸含量出现一定差异,其中,春茶后、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高于对照,其它时期深修剪的含量均低于对照。

2.3.4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鲜叶含有的主要生化成分。表4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较大,夏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最高,早春深修剪次之,春茶后和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与对照相近。

2.3.5 可溶糖 可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从表4中的数据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可溶糖含量有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春茶后和夏茶后深修剪的鲜叶含量稍高。

2.3.6 咖啡碱 咖啡碱味苦,是茶汤中重要的滋味成分。由表4的数据可知,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咖啡碱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以不修剪和早春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高,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低。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深修剪具有复壮树冠、增加产量和提高鲜叶品质的作用。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害性较强,与不修剪(对照)相比,翌年春季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绿茶,因此,绿茶生产茶园适宜选择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优于对照,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有利于加工红茶,因而,对于生产红茶的茶园,可选择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夏茶也只能打顶采,减产较多,所以,对于每年只采春茶或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

深修剪给茶树造成了较重的损伤,茶树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萌发,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和充足的水肥供应,所以,深修剪后,要加强茶园土壤管理,多施基肥,适当增施氮肥;在茶叶留养期及打顶采摘期,要经常检查虫害发生情况,注意及时防治。

本次试验茶园每年只采1季春茶,文章对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的初步效应进行了总结。然而,深修剪对茶树的影响时间较长,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复壮、鲜叶产量和品质、稳产年限等持续性效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致谢:参加本项试验的人员有张家侠、夏先江、吴琼、孙钦玉、孙力、胡善国、罗毅、凌云强、袁争等,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童启庆.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38-264.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研究资料集刊第四集[M].祁门:祁门县印刷厂,1981:30-40.

[3]徐奕鼎,汪海泉,王烨军,等.茶树系列修剪技术及其合理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439-7441,7453。

[4]许允文.名优茶生产与茶树修剪和采摘[J].中国茶叶,1994(5):24-25.

[5]王发国,叶华谷,陈玉琼.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3,21(2):16-18.

[6]陈亮,杨亚军,虞富莲,等.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7-58.

[7]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茶叶标准汇编(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9-165.

[8]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5-212.

[9]杨亚军.茶树育种品质早期鉴定[J].茶叶科学,1991(2):125-130.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2.1.2 茶树抗冻性 2012年冬季,皖南茶区未遭遇极端严寒天气,试验茶园受冻害较轻,但不同时期深修剪处理茶树的受冻害情况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从叶片的受冻率及冻害分级情况看出,茶树受冻害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不修剪、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深修剪。可见,在冬季易遭受冻害茶区或抗冻害能力较弱茶树品种,不宜选择秋茶后深修剪。

2.1.3 茶树生育期和春茶开园时间 表2中的数据说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生育期及春茶开园时间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茶树生育期,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早,鳞展期提早3d,鱼展期提早2d,1芽1叶期和1芽2叶期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迟,鳞展期迟2d,鱼展期、1芽1叶期与对照相近,1芽2叶期、1芽3叶期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记录的是茶树上潜伏芽萌展时间,各萌展期圴推迟20d以上。春茶开园时间,按30%1芽2叶形成期开采春茶,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园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园推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的茶园需停采春茶养棵,因此不记录春茶开园时间。

2.2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经济性状的影响 成年茶园的管理目标是向制茶提供更多的优质鲜叶。茶树发芽密度、芽叶长度和百芽重决定着鲜叶产量。表3中的经济性状测定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的发芽密度、芽叶长度、百芽重和春茶产量均产生影响,与不修剪(对照)相比,发芽密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0.83%,夏茶后深修剪增加3.01%,秋茶后深修剪减少65.81%,翌年早春深修剪减少77.15%;1芽2叶长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3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6.50%,秋茶后深修剪增加17.89%,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0.81%;1芽2叶百芽重: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9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4.14%,秋茶后深修剪增加3.06%,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5.11%;春茶鲜叶产量:春茶后深修剪增产13.57%,夏茶后深修剪增产7.89%,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养棵而无产量。综合各项经济性状数据可知,春茶后为1a中茶园深修剪的最佳时期,其次为夏茶后深修剪,而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经济损失较大,一般建议不采用。

2.3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春茶鲜叶生化性状的影响

2.3.1 鲜叶含水量 水分是茶鲜叶所含最多的生化成分,水分含量越高,标志着鲜叶嫩度越高。

表4数据显示,经深修剪处理的鲜叶含水量均高于不修剪(对照),说明深修剪提高了鲜叶嫩度,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鲜叶的含水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55%,说明其嫩度最好。

2.3.2 水浸出物 水浸出物是鲜叶中可溶性物质的总称,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说明鲜叶内含可溶性生化成分越丰富。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存在差异,水浸出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夏茶后、早春、春茶后、不修剪(对照)、秋茶后深修剪处理,由此表明,秋茶后深修剪不利于鲜叶质量的提升。

2.3.3 氨基酸 氨基酸是一类鲜味物质,研究表明,氨基酸含量与成茶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9]。表4的数据显示,不同时期深修剪导致鲜叶的氨基酸含量出现一定差异,其中,春茶后、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高于对照,其它时期深修剪的含量均低于对照。

2.3.4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鲜叶含有的主要生化成分。表4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较大,夏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最高,早春深修剪次之,春茶后和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与对照相近。

2.3.5 可溶糖 可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从表4中的数据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可溶糖含量有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春茶后和夏茶后深修剪的鲜叶含量稍高。

2.3.6 咖啡碱 咖啡碱味苦,是茶汤中重要的滋味成分。由表4的数据可知,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咖啡碱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以不修剪和早春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高,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低。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深修剪具有复壮树冠、增加产量和提高鲜叶品质的作用。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害性较强,与不修剪(对照)相比,翌年春季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绿茶,因此,绿茶生产茶园适宜选择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优于对照,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有利于加工红茶,因而,对于生产红茶的茶园,可选择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夏茶也只能打顶采,减产较多,所以,对于每年只采春茶或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

深修剪给茶树造成了较重的损伤,茶树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萌发,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和充足的水肥供应,所以,深修剪后,要加强茶园土壤管理,多施基肥,适当增施氮肥;在茶叶留养期及打顶采摘期,要经常检查虫害发生情况,注意及时防治。

本次试验茶园每年只采1季春茶,文章对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的初步效应进行了总结。然而,深修剪对茶树的影响时间较长,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复壮、鲜叶产量和品质、稳产年限等持续性效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致谢:参加本项试验的人员有张家侠、夏先江、吴琼、孙钦玉、孙力、胡善国、罗毅、凌云强、袁争等,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童启庆.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38-264.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研究资料集刊第四集[M].祁门:祁门县印刷厂,1981:30-40.

[3]徐奕鼎,汪海泉,王烨军,等.茶树系列修剪技术及其合理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439-7441,7453。

[4]许允文.名优茶生产与茶树修剪和采摘[J].中国茶叶,1994(5):24-25.

[5]王发国,叶华谷,陈玉琼.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3,21(2):16-18.

[6]陈亮,杨亚军,虞富莲,等.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7-58.

[7]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茶叶标准汇编(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9-165.

[8]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5-212.

[9]杨亚军.茶树育种品质早期鉴定[J].茶叶科学,1991(2):125-130.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2.1.2 茶树抗冻性 2012年冬季,皖南茶区未遭遇极端严寒天气,试验茶园受冻害较轻,但不同时期深修剪处理茶树的受冻害情况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从叶片的受冻率及冻害分级情况看出,茶树受冻害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不修剪、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深修剪。可见,在冬季易遭受冻害茶区或抗冻害能力较弱茶树品种,不宜选择秋茶后深修剪。

2.1.3 茶树生育期和春茶开园时间 表2中的数据说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生育期及春茶开园时间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茶树生育期,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早,鳞展期提早3d,鱼展期提早2d,1芽1叶期和1芽2叶期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迟,鳞展期迟2d,鱼展期、1芽1叶期与对照相近,1芽2叶期、1芽3叶期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记录的是茶树上潜伏芽萌展时间,各萌展期圴推迟20d以上。春茶开园时间,按30%1芽2叶形成期开采春茶,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园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园推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的茶园需停采春茶养棵,因此不记录春茶开园时间。

2.2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经济性状的影响 成年茶园的管理目标是向制茶提供更多的优质鲜叶。茶树发芽密度、芽叶长度和百芽重决定着鲜叶产量。表3中的经济性状测定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的发芽密度、芽叶长度、百芽重和春茶产量均产生影响,与不修剪(对照)相比,发芽密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0.83%,夏茶后深修剪增加3.01%,秋茶后深修剪减少65.81%,翌年早春深修剪减少77.15%;1芽2叶长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3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6.50%,秋茶后深修剪增加17.89%,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0.81%;1芽2叶百芽重: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9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4.14%,秋茶后深修剪增加3.06%,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5.11%;春茶鲜叶产量:春茶后深修剪增产13.57%,夏茶后深修剪增产7.89%,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养棵而无产量。综合各项经济性状数据可知,春茶后为1a中茶园深修剪的最佳时期,其次为夏茶后深修剪,而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经济损失较大,一般建议不采用。

2.3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春茶鲜叶生化性状的影响

2.3.1 鲜叶含水量 水分是茶鲜叶所含最多的生化成分,水分含量越高,标志着鲜叶嫩度越高。

表4数据显示,经深修剪处理的鲜叶含水量均高于不修剪(对照),说明深修剪提高了鲜叶嫩度,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鲜叶的含水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55%,说明其嫩度最好。

2.3.2 水浸出物 水浸出物是鲜叶中可溶性物质的总称,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说明鲜叶内含可溶性生化成分越丰富。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存在差异,水浸出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夏茶后、早春、春茶后、不修剪(对照)、秋茶后深修剪处理,由此表明,秋茶后深修剪不利于鲜叶质量的提升。

2.3.3 氨基酸 氨基酸是一类鲜味物质,研究表明,氨基酸含量与成茶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9]。表4的数据显示,不同时期深修剪导致鲜叶的氨基酸含量出现一定差异,其中,春茶后、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高于对照,其它时期深修剪的含量均低于对照。

2.3.4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鲜叶含有的主要生化成分。表4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较大,夏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最高,早春深修剪次之,春茶后和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与对照相近。

2.3.5 可溶糖 可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从表4中的数据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可溶糖含量有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春茶后和夏茶后深修剪的鲜叶含量稍高。

2.3.6 咖啡碱 咖啡碱味苦,是茶汤中重要的滋味成分。由表4的数据可知,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咖啡碱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以不修剪和早春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高,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低。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深修剪具有复壮树冠、增加产量和提高鲜叶品质的作用。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害性较强,与不修剪(对照)相比,翌年春季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绿茶,因此,绿茶生产茶园适宜选择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优于对照,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有利于加工红茶,因而,对于生产红茶的茶园,可选择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夏茶也只能打顶采,减产较多,所以,对于每年只采春茶或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

深修剪给茶树造成了较重的损伤,茶树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萌发,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和充足的水肥供应,所以,深修剪后,要加强茶园土壤管理,多施基肥,适当增施氮肥;在茶叶留养期及打顶采摘期,要经常检查虫害发生情况,注意及时防治。

本次试验茶园每年只采1季春茶,文章对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的初步效应进行了总结。然而,深修剪对茶树的影响时间较长,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复壮、鲜叶产量和品质、稳产年限等持续性效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致谢:参加本项试验的人员有张家侠、夏先江、吴琼、孙钦玉、孙力、胡善国、罗毅、凌云强、袁争等,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童启庆.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38-264.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研究资料集刊第四集[M].祁门:祁门县印刷厂,1981:30-40.

[3]徐奕鼎,汪海泉,王烨军,等.茶树系列修剪技术及其合理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439-7441,7453。

[4]许允文.名优茶生产与茶树修剪和采摘[J].中国茶叶,1994(5):24-25.

[5]王发国,叶华谷,陈玉琼.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3,21(2):16-18.

[6]陈亮,杨亚军,虞富莲,等.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7-58.

[7]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茶叶标准汇编(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9-165.

[8]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5-212.

[9]杨亚军.茶树育种品质早期鉴定[J].茶叶科学,1991(2):125-130.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性状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徐纪英:呼之欲出的“茶树花挂面”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大豆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
茶树湾
播期、密度及施N量对宽柄芥3个新品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古茶树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