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曦等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开始重视金融人才诚信教育问题。我们以上海为例,通过实地访谈及问卷调查,对金融人才诚信教育问题展开调查,提出加强金融人才诚信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诚信教育 信用体系 道德风险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人才的队伍不断壮大,金融人才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健康的根本在于对金融人才的诚信教育,基于此我们选取金融人才诚信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为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一、金融人才诚信状况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金融人才的诚信状况,我们决定以上海市为例,选取上海市金融人才作为调查样本。由于上海金融市场相对于全国较为发达,总体守信意识较强,有理由从上海金融人才的诚信状况来判断全国的情况。
我们从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针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从业人员及金融专业的硕士、本科、大专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1837份,有效问卷1789份。从有效样本来看,大专文化程度者占到17.34%、本科文化程度者占到48.54%、硕士文化程度者占到34.12%,银行从业人员占54.25%、证券从业人员占26.39%、保险从业人员占8.66%、基金从业人员占7.18%、信托从业人员占3.52%,符合基本市场状况,能充分代表整个上海金融行业的基本情况。
(一)金融人才诚信状况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与金融专业大学生的调查,诚信状况自我评价中值得注意的是很差占到了6.17%,这说明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认为金融从业人员诚信状况存在非常差的一部分。对上海金融专业大学生的调查中,较好和一般两者合计占72.68%,这说明上海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还有待提高。诚信教育问题急需得到重视和加强。
(二)诚信认识理解
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与认为诚信在工作过程中重要占72.12%,上海金融专业大学生认为诚信在我们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很重要占73.42%,由此可见大部分金融从业人员和金融专业大学生较重视金融诚信。
通过调查发现,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中3.47%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但是已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42.13%认为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26.13%认为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约束,靠个人自觉,24.96%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且是一种法律约束,3.31%认为诚信与法律是相悖的两种价值体系。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上海金融人才对于诚信有很好的理解与认识并有一定的重视,大部分金融人才认为诚信在工作过程和生活中是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
(三)金融诚信教育
37.97%的上海金融专业的大学生认为对大学毕业生进行专门的金融诚信教育很有必要,43.0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从数据上看出大部分的同学觉得有必要进行金融诚信教育,但没有给予极高的重视。有54%的学生表示学校组织过金融诚信教育,另外46%的学生则表示学校没有组织过金融诚信教育。但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老师在课堂上曾多次教育金融诚信问题。
(四)对美化简历的态度
在所有被调查的上海金融专业大学生中,面对求职时对简历进行修饰,提高自身“实力”这一现象,20.25%认为很正常,58.23%认为适当的修饰可以理解,15.19%认为由于就业激烈导致,6.33%认为这样做不好。大部分金融专业大学生对于這一现象可以理解,并觉得可以效仿,由此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可见一斑。
(五)违约跳槽行为
对于违约跳槽行为,在被调查的上海金融人才中,认为人往高处走,这很正常占25.24%,认为是对用人单位的不负责任占23.12%,认为如果有更适合的工作,还是可以理解的占42.31%,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占9.51%。从上述数据上来看,对于违约跳槽行为,金融人才觉得并没有触犯诚信道德的底线。所以,在当今社会,签约走人的行为屡见不鲜,归根结底还是诚信教育问题薄弱,没有形成正确的诚信价值观,并将正确的诚信观念付诸于现实生活中。
(六)选择公司的原因
在所有被调查的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中,29.78%认为是工作稳定,28.06%选择公司的原因是发展前景,23.47%选择公司的原因是文化认同,15.76%认为是薪酬较高,2.93%认为是其他,例如家庭原因、父母意见、交通便捷程度、住所与公司的距离等原因。这说明,上海市金融从业人员对公司文化认同对选择公司仍有一定的影响。
(七)诚信建设
在被调查的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中,认为应从领导做起以身作则的占24.53%,认为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占13.54%,认为制定规范条例并加大执行力度占36.73%,认为表彰先进、整改问题占12.48%,认为加强个人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占37.25%。
二、金融人才的不道德行为原因分析
(一)没有全面完善的诚信与职业操守教育
金融人才的不道德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和加强金融类学生与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诚信教育。目前,我国经济活动中唯利是图、急功近利、以权谋私等行为层出不穷。例如多名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牟取私利。金融专业大学生在职业道德与诚信观念形成初期极易受到影响,使得他们更专注于个人私利。金融人才步入岗位前,被培养成一个具备专业素养、优秀职业操守、坚定的金融诚信信念、爱岗敬业、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合格金融人才。
(二)没有高度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也是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容易引起犯罪。但是,当今社会许多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情况让人担忧,其中以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最为明显。例如许多大学生上大学,是为了今后能有一份安逸的工作,仅此而已。各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以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而自豪的人才。
(三)没有法制观念导入
近十年来,银监会通过各类现场检查,查处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处罚金额与金融机构违规家数逐年上升行,近两年稍有回落。处罚事项涉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违反内部制度规定操作、挪用贷款、违规发放贷款、违反存款竞争秩序、银行高级管理人员收受贿赂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金融人才犯罪案件屡见不见,涉及资金量大,各类作案手法层出不穷,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今各大高校对金融专业大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不重视法制观念的导入,造成大量金融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强,但是法制观念薄弱的现象。有的金融人才甚至不清楚自身行为是否已经构成犯罪,加之法制观念薄弱,对法律后果的严重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又心存侥幸,最终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现代人金钱、利益至上等扭曲的价值观已经影响到学生,容易引起犯罪心理。
(四)社会化信用体系与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失信成本过低
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化信用体系较为完善包括企业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制度。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金融市场中的信用体系的尚未建立,造成失信者没有损失或惩罚,失信成本低。另一方面,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例如《民法》中的无损害无责任原则。这类型的法律法规使得失信者有机可乘,失信行为不一定会有相应的惩罚,造成失信成本低,增加了金融道德风险。守信者没有得到鼓励,失信者鲜有惩罚,不守信在金融交易中能获得比守信更多的利益。例如银行、证券从业人员给国家造成损失后,往往从轻处罚,情节极其严重的也只是开除。从轻处罚的案例往往在无形中给金融从业人员错误的印象,失信行为成本低收益高。
(五)金融机构内控不够规范与金融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在许多方面都有不足,不但有制度制定方面的不科学不完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制定的制度无法落到实处。另外,内控制度对管理层与掌权者的约束较少,而管理层相较于普通员工更容易发生不道德行为,因此这也是金融机构内控的问题之一。2013年8月16日的“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造成上证指数在一分钟内涨幅超过5%,原因在于自营的策略交易系统存在设计缺陷,连锁触发后生成巨额订单。该策略投资部门系统完全独立于公司其他系统,甚至未置于风控系统监控下,多级风控体系都未发生作用,内控缺陷可见一斑。
金融监管对于道德风险的防范也同样重要。有時金融监管力度不强,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协会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导致自律欠缺,容易纵容恶性竞争,从而加剧金融人才的不道德行为。从现状来看,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的同业协会无法对恶性竞争产生有效遏制,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更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
(六)市场信息不对称
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多数情况下,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在于不诚信与不道德。由于金融市场通常只提供价格、评级、财务报表、公告等显性信息,不会提供与交易有关的实质性的隐性信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加强金融人才诚信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意识教育
1.加强个人自身修养。加强金融人才诚信首先要从加强金融人才自身的修养做起。通过加强个人自身修养,实现诚信道德问题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培养自身的诚信品质,塑造崇高的诚信人格。只有提高金融人才个人修养,塑造诚信人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金融人才。
2.加强诚信教育。金融人才诚信建设的基础在于诚信教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当前重要的是把诚信教育当作长期战略任务,在道德范围内灌输诚实守信的信念,树立诚实守信是合格金融人才的必备品质的观念。例如在中小学中开设专门课程、在电视上播放关于诚信的公益广告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教育,金融人才的整体素质将提高,从根源上减少不诚信的行为。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各大高校和金融机构加强对金融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金融人才树立以诚信为根本的正确职业道德观。目前的职业培训大多注重业务技能的培养,金融机构也更多的对员工强调业绩报酬,鲜有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尚在成型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金融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权利与责任,明辨是非对错,不失职渎职。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学习正面与反面的案例,能形象地增强诚信意识,在心中树立诚信榜样,强化金融从业人员坚守职业道德不受诱惑的能力。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金融人才必须提供诚信服务、优质服务,实现对客户的承诺,金融行业才能健康发展。
4.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加强商业道德建设,发扬以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能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营造全社会都注重诚信的健康氛围。我们应充分发挥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等新闻媒介的监督作用,不仅要加强对守诚信的模范个人或榜样企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更要对以权谋私、贪污犯法等失信行为进行揭露和严厉批评,让失信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对于违反诚信的行为进行检举揭发,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共同完善信用体系。此外,近年来有一些由中介机构或新闻媒体举办的优秀企业评选活动,其中也包括商业道德奖,使得弘扬商业道德的企业或人物受到荣誉奖励和肯定,有力地促进了商业道德的建设。因此,关注商业道德而非企业收益的商业道德奖应继续推广,使人们认识到商业道德的重要性。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对防止金融道德风险至关重要。信用体系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采集,二是信用中介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上进行信用评定。
近两年来,公共征信系统正在逐步完善,但仍要努力加快完善的步伐。例如2014年3月1日,正式上线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提供企业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注册地、成立时间、营业范围、投资人信息、有无违法记录和企业变更情况等。公共征信系统把对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从分散的各个部门收集起来,整合孤立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向人民群众提供统一、开放、全面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共征信系统能使交易双方获悉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使信用市场更加透明化,减少风险,提高失信成本。同时,公共征信系统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完善信用体系。
(三)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起诚信者获益,失信者受到惩罚的机制,使信用体系建立在法制化的軌道上。要依法对金融人才的不道德行为、乃至犯罪行为进行处罚,提高信用主体和金融人才的失信成本,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不受侵害。
(四)完善金融机构内控与加强金融监管
1.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内控制度,能从内部防止金融道德风险的发生。因此内控制的设计应尽可能地完善与实际,并着重于对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的防范。以银行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例如贷审分离、有专门的贷后管理、稽核部门和内审部门各自独立、有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加大稽核检查的力度、频率和覆盖面。确保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在各业务部门和稽核部门之间建立起通畅的信息渠道。三是加强对管理层以及掌权的关键岗位的选拔、考核评价和监管。四是完善每种业务的规章制度,使得业务操作有章可循,增加业务透明度。
2.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目的在于敦促金融机构自觉遵守执行法律法规,严惩金融犯罪。金融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并设立对金融机构的考核体系,包括营业收入、利润率、内控制度、风险程度、可持续发展等指标。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的监管,确保各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过程合法合规,严惩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增强金融机构的信息透明度,建立公平合法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与健康发展。
3.加强行业自律。各类金融机构的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对金融人才道德诚信方面起到监督约束作用。对金融从业人员从业前的培训考核,工作中的继续教育检查和事后监督等进行道德诚信观察与教育,向有违反道德诚信行为倾向的金融从业人员进行劝告和引导。在行业内对违反道德诚信者进行处罚并公示,让违反道德诚信者无法再在行业内生存。对于遵守诚信道德的优秀个人或机构应给予奖励。
(五)加强中介服务机构作用
加强独立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使之为社会提供高水准的信用服务。信用中介机构可以设立金融人才信用记录系统,把金融专业大学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金融从业人员的信用情况统一记录在案,并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如此,金融从业人员以及金融专业大学生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违约跳槽或签约走人,以及美化简历的一些不诚信行为就可以很好地杜绝。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为金融机构进行外部审计时,能够对金融机构内违背道德诚信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披露和揭示,对金融机构起到监督与提醒作用。
(六)构建金融诚信文化
金融机构应将诚信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深入每一位金融人才的心中。构建金融诚信文化需要长期的努力与积累,这也是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以金融诚信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能提升金融人才的素质,加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在客户服务方面更能使客户放心,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升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金融人才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金融业是个特殊的行业,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决定了金融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能否具有抵抗这种高收益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整个金融业的职业信誉。这类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具有特殊的内涵和意义,有利于提高金融人才的综合素质、减少金融犯罪案件的发生、降低金融风险并且在金融行业形成良好的金融文化,保证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
加强诚信建设,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体系是维系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加强金融监管,构建诚信体系,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梅世云.论金融道德风险[J].银行家,2008(7).
[2]王小锡.道德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5.
[3]李菁,林江鹏,永明.社会资本诚信与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8(2).
[4]安宏伟.对外开放条件下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的认识与路径探索[J].中国商界,2008(8).
[5]Oliver F.Williams.Frank K Reilly,John W Houck.Ethics and the investment industry[M].2006.
作者简介:罗金曦(1991-),女,汉族,上海人,毕业于上海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杨丹丹(1992-),女,汉族,上海人,毕业于上海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孙瑛璠(1991-),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毕业于上海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何佳珈(1991-),女,汉族,四川泸州人,毕业于上海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付豪(199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毕业于上海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