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春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问题意识的强弱直接反应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程度和深刻程度,也能反映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能够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与创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薄弱。
一、问题意识薄弱的表现
1.不敢不愿意提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只是以“听”为主,不愿意主动提出问题,有的甚至从不举起自己的小手,更谈不上高高的举起。主动提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即使有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也没有表现出来,仍处在潜伏的状态。
2.不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不爱思考,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有时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不高。问题意识的匮乏或淡薄导致学生学习的质量无法提升,致使师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实现“快乐学习”的目标。
二、问题意识激发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内部会产生积极的动力,促使他们拥有较高的热情去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理解和再认识,从而促进和发展他们的认知结构。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不仅关注知识的结果,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这样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他们的认知结构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得到完善和发展。
2.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品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而形成具有差异的个性化的学习品质以及具有自己个性风格的认知习惯和生活风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挑战自我,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这样不仅可以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只一问。”只要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在数学学习中,我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解决某一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产生了思维定势,不能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对创性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问题意识培养的措施
1.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敢问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说过:“人生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如果我们能够用欣赏他人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关注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无可比拟的关爱,自然就会对教师产生信赖,对他所教的功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教师就要进行感情投资,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多和他们沟通,谈谈数学领域的趣味问题,帮助引导他们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挖掘其可贵之处。这样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之情,进而喜欢上我们所教的功课,进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质疑思考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原形创设,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精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情境。至于原形创设,就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疑问,形成问题悬念。例如:在上《货币的认识》时,先出示小超市里学习用品的价钱表,问学生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学生就会纷纷提出疑问,“我想买一支铅笔,还有一个卷笔刀,需要多少钱?”“五角钱怎么付?我没见过,什么样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而多媒体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例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将复杂的图形进行有效的分割,学生自然就会发现并提出“由什么图形拼成的?怎样拼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如《利率问题》后,学生主动会提出“我们家抬钱是怎么回事?”我鼓励学生回家后咨询一下父母,或上网查一查资料,明天进行班级内部展示,这样就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在交流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社会经验。
3.构建探索氛围,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更要适时地进行点拨诱导,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还要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弄懂理解课本上的原理,这是学生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再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书上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还原生活以数学本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科书中的内容有意识的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增强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自我要更新观念,要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能动性。如果只要求课堂秩序良好,而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胆识,就很难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分析过程,不能让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机会失之交臂。
(责任编辑 刘新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