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慧延,李茂珍,陈华生
·短篇论著·
153例第二产程剖宫产不同取胎方式效果观察
曲慧延,李茂珍,陈华生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有效的手段。第二产程剖宫产以头位难产为主,此时胎头往往深嵌于骨盆,造成子宫下段极度扩张。若处理不当,则可能导致子宫切口裂伤、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1]。笔者将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医院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和广州新海医院2005年6月至2014年5月第二产程剖宫产的术中取胎方式及其手术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上述时间在上述两院分娩的产妇共12 586例,行剖宫产术4 721例,第二产程剖宫产术153例。观察组55例剖宫产因胎头深入,娩头困难,采用了内倒转方式取出胎儿;对照组98例常规方式取出。比较2组在子宫切口裂伤、出血量等差异。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6.5岁,孕周为(38.4±2.1)周,临产到手术开始的时间为(18.53± 0.5)h,宫口开全到手术开始的时间为(1.65±0.5)h。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25.5岁,孕周为(38.7±2.4)周,临产到手术开始的时间为(16.5±5.3)h,宫口开全到手术开始的时间为(1.6±0.58)h。2组均为头位,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无凝血功能障碍,其手术指征为持续性枕横位、前不均倾位、持续性枕后位、高直后位、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2组手术指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年龄、孕周、产程长短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剖宫产者手术指征比较(例)
1.2 方法 麻醉方式为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式为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观察组选择子宫下段膀胱腹膜反折下1~2 cm子宫下段的中部,高于子宫动脉分支的水平,做一横行切口,暴露羊膜囊,尽可能吸净羊水,然后由一手指引导剪刀将切口剪开,两侧向园韧带方向弧形向上延长,切口总长度约为10~12 cm。对枕后位、或前不均倾位等
胎头嵌入位置较低者,子宫下段切口处即为胎肩或下颌,一手压住切口处胎体,避免其横行膨出、堵塞切口,另一手顺胎体滑入宫腔,由胎儿腹侧牵胎足,以臀牵引方式缓慢牵出胎儿。(2)对照组子宫下段采用横切口,对枕后位胎头位置较低者,由于胎头过度仰伸,先一手潜入胎头枕部。另一手轻按胎儿下颔部将其转成俯屈位,然后将胎头娩出;枕横位先将其转成枕后位或枕前位娩出,两手配合改变胎头位置。胎头位置较低者可由助手经阴道协助上推胎头。术后常规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催产素加强宫缩。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内倒转取出胎儿组死产1例,为面先露,颏后位,入院时宫颈口已开全,产妇下腹痛明显,有子宫破裂先兆,无胎心,手术中见子宫下段极度扩张,牵足内倒转顺利娩出胎儿,无子宫切口延裂损伤,子宫收缩乏力,常规应用缩宫素外,出血600 ml。2组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子宫切口撕裂情况、出血量等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第二产程剖宫产者术中情况比较
近年来随着阴道助产技术应用的减少,剖宫产的增加,其对母婴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特别是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指征的选择[2-3]。由于围产期保健的加强,横位、臀位及明显头盆不称、骨盆畸形导致难产已少,上述情况绝大多数在产前检查得以确诊,在临产前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头位性难产成为临产后难产处理的突出问题,胎头位置异常是造成头位难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组153例难产孕产妇。胎头位置异常者占86.27%。在临产分娩过程中,顺产和难产的界限有时并不容易确定,加之部分产妇和家属对选择分娩方式进行不恰当的干扰,使头位难产不易做出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
阴道试产至第二产程因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高直后位、头盆不称、滞产子宫先兆破裂、胎儿窘迫等,阴道矫正无效后而必须行剖宫产时,常导致第二产程超2 h,胎头深入骨盆。用常规手法托取胎头娩胎,很容易引起子宫切口撕裂、子宫动静脉损伤大出血等,对产妇健康危害很大,所以第二产程剖宫产的危险系数远大于其他产程剖宫产[4]。
戴钟英曾介绍对深嵌于骨盆的剖宫产托头用产钳,也提到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很高[5]。笔者总结,当第二产程剖宫产不可避免时,在充分麻醉后行子宫下段取弧形切口,部位应选择在子宫下段的中部,高于子宫动脉分支的水平,即使切口撕裂也不损伤子宫动脉干,修补缝合也不会损伤输尿管。胎头入盆过深,切口切忌过低,以免宫颈撕裂。对胎头深入固定而娩头困难者,以内倒转臀牵引方式,明显缩短了取胎时间,在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避免子宫切口撕裂方面效果好。因子宫切口撕裂的减少,也同时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病率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也有专家推荐由术者上推胎肩,助手经阴道协助上推胎头,待胎头退出盆腔后再手取胎头[5],但这种方法娩出胎儿用时更长、子宫切口撕裂多、术后病率高。因此笔者认为对胎头深入固定而娩头困难者,以内倒转臀牵引方式取出胎儿值得推荐。手术医师应当技术娴熟,掌握内倒转的分娩机转,切忌暴力操作。
[1] 赵友萍,周琦,翟桂荣.第二产程剖宫产特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J].北京医学,2006,28(8):478.
[2] Fyfe EM,Anderson NH,North RA,et al.Risk offirst-stage and second-stage cesarean delivery by maternal body mass index among nulliparouswomen in labor at term[J].JObstetGynecol,2011,117 (6):1315-1322.
[3] 郑平,黄醒华,王淑珍.35年剖宫产率及适应症的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42-145.
[4] Koyama S,Tomimatsu T,Kanagawa T,et al.Cervical insufficiencyfollowing cesarean delivery after prolonged second stage of labor: experiences oftwo cases[J].JObstet Gynaecol Res,2010,36(2): 411-413.
[5] 戴钟英.如何避免剖宫产手术中的一些错误[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3):260-261.
R719.5
B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6.033
2014-03-18)
(本文编辑:张阵阵)
510300 广州,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