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30例

2014-06-23 16:28刘杨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艾灸消化道功能性

刘杨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30例

刘杨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奥美拉唑20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有确切的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艾灸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反复发作[1]。功能性消化不良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尚未统一,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西医缺乏有效的特异性治疗。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因恼怒过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引起。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瑰宝,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等作用。艾灸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中西结合治疗相得益彰。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我院脾胃肝胆病科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艾灸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脾胃肝胆病科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其诊断均符合罗马Ⅲ标准[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2.2)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2.4)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多潘立酮10mg,3次/d,奥美拉唑20mg,1次/d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取脾俞、胃俞、中脘、上脘、天枢穴,艾灸用温和灸的方法。治疗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讲明此次治疗的方法与目的,以取得其配合,并评估患者的皮肤情况,如有红肿,破溃及瘢痕应避开此部位,妊娠期妇女避免施灸。治疗时艾条距皮肤2~3cm,灸后以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如有起泡应给予相应处理,小泡可自行吸收,泡大者应遵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避免感染。年轻体胖及背部穴位灸40分钟左右,老年人及形体消瘦者灸20~30min左右,前后交替每日一次,两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判断疗效。治疗期间避免食用生冷肥厚刺激性食物,如冷饮、辣椒、胡椒、肥肉等;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宜食用山药粥,面条,馄饨,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少量多餐;平日注意休息,生活起居有规律,在不感觉疲劳的情况下可适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报阅读,也可听音乐以转移注意力。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或组内自身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定标准以上腹胀、上腹痛、早饱、嗳气、食欲差、恶心、呕吐为主要观察指标,并按下列标准评分:0级:0分,无症状;1级:1分,自觉稍有症状;2级:2分,自觉有症状但不影响工作;3级:3分,自觉症状明显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各项症状积分总和为该患者的症状积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30 15±1.2 7±1.3对照组30 15±1.8 12±1.5

观察组第4周末的消化不良症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基础实验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和卓有成效的研究。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大,饮食及生活不规律,所以其发病与胃肠动力异常、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精神因素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一定关系。其病位在胃,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艾灸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通过艾热刺激人体体表穴位,渗透诸经从而调控人体内脏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治疗可以补充阳气,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脾俞、胃俞健脾消食,和胃止痛;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中脘,是任脉与足阳明胃经交会穴,是治疗胃部疾病的重要穴位;天枢,大肠之募穴,可以起到双向调节大便的作用。这些穴位都是治疗胃部疾病的重要穴位,温灸这些穴位可以起到温阳健脾,和胃止痛的目的。本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治疗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所以基础治疗辅以艾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1]张鸣,付贵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108-109.

[2]孙菁,袁耀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的浅识[J].中华消化杂志,2006,(11):764-765.

[3]冯敏萍,张颖.艾灸神阙穴辅助治疗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4):1671-9875.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2.038

:1672-2779(2014)-02-0057-02

��苏 玲 本文校对:郭 敏

2013-09-09)

猜你喜欢
艾灸消化道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差异化功能性纤维研究进展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夏天怎么做艾灸
艾灸疗法治疗产后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