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中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2014-06-23 09:50魏培珍田才君
上海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胺碘酮

魏培珍+田才君

摘 要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毛花甙C(西地兰)静脉用药治疗院前急救中快速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随车急救中用毛花甙C治疗心房纤颤的110例病例为Ⅰ组;2011年2月-2013年2月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110例病例为Ⅱ组。Ⅰ组静脉注射毛花甙C 0.4~0.8 mg。Ⅱ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 如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重复给予75~150 mg,后改为静脉滴注150~450 mg。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效果优于毛花甙C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作用迅速、安全, 其疗效优于毛花甙C。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胺碘酮 毛花甙C 心房纤颤

中图分类号:R972.2; R54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1-0022-03

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amiodar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WEI Peizhen 1, TIAN Caijun 2

(1.Shanghai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Shanghai Jiangong Hospital, Shanghai 20008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amiodarone and lanatoside C(cedilanid) in the intravenous treatment of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at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center.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en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ed with lanatoside C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group I in Shanghai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 ambulance during Jan. 2010 - Jan. 2011 while another 110 cases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as group II during Feb. 2011 - Feb. 2013. 0.4~0.8 mg of lanatoside C was intravenously given in group I and 150 mg of amiodarone in group II, and 75~150 mg of amiodarone were repeatedly given and then 150~450 mg of amiodarone if the patients did not convert to sinus rhythm. Results: The efficacy of amiodaron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lanatoside C,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ossesses quick action and good safety and its efficacy is much better than lanatoside C. So it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fast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re-hospital emergency.

KEY WORDS pre-hospital emergency; amiodarone; lanatoside C; atrial fibrillation

快速心房纤颤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也是院前急救中最常见的。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心房纤颤患者的数量也在悄然增加[1]。对快速心房纤颤的心室率进行迅速有效地控制在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改善左室功能、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1月以前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医生主要使用毛花甙C(西地兰)来控制心室率,由于洋地黄类药物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好。而胺碘酮药理作用广泛、复杂,常用来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因此自2011年2月起改用此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随车急救中静脉用毛花甙C治疗心房纤颤的110例病例为Ⅰ组,其中男性63例,女性47例, 年龄在40~85岁,平均年龄(52.2±17.1)岁,房颤持续时间1~2 h。经查体、心电图确诊为快速心房纤颤。

随即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随车急救中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110例病例为Ⅱ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52例,年龄在42~85岁,平均年龄(54.8±17.2)岁,房颤持续时间1~2 h。经查体、心电图确诊为快速心房纤颤。

1.2 方法

Ⅰ组:西地兰0.4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缓慢推注,15 min后无效,再静推1次0.4 mg。

Ⅱ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重复给予75~150 mg。后改为静脉滴注150~450 mg。

1.3 治疗效果评价

比较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电图,如果心室率下降20% 或者下降至100次/ min以下,或者转为窦性心律,判断为转复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 x±s) 表示,治疗前后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

2 结果

Ⅰ组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15例(13.6%),10 min内转复者1例, 10~20 min转复者3例 ,20~30 min转复者11例 ,平均复律时间为(20±5) min。Ⅱ组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53例(48.1%),10 min内转复者27例,10~20 min转复者24例,20~30 min转复者2例,平均复律时间为(10±5)min。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比用药前明显下降,转复律成功率(P<0.01)有统计学差异。毛花甙C 组平均起效时间为( 10±5) min ,胺碘酮组平均起效时间为( 3±2) min,两组复律成功率及平均起效时间(P<0.01)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发生率随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瓣膜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而心房纤颤时由于心房同步机械活动丧失、心室反应的不规则性以及快速心室率影响血流动力学诱发甚至加重心功能不全[2]。尤其是在院前急救中,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的心力衰竭时常伴快速房颤,可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出现低血压、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甚至心源性休克。所以,对心室率迅速有效地控制能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和并发症出现,从而降低死亡率,这是院前急救中对快速房颤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

目前,常用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来控制快速心房纤颤的心室率,但对恢复窦性心律无明显效果[3]。因为洋地黄类较少引起负性肌力作用,所以是急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快速心房纤颤治疗的首选药物。但由于洋地黄类起效相对缓慢,对紧急控制快速心房纤颤有一定的局限性[4]。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2011年以前随车急救医生在治疗快速型房颤时大多采取静脉缓慢推注用5%葡萄糖稀释的毛花甙C来进行转复律,起效慢,复律效果不理想,从结果中可以看出,现场10 min内起效仅1例,占总有效转复病例的7.1%,10~20 min有3例,占20%,20~30 min有11例,占73.3%。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种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可以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对心脏无明显抑制作用,故可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或)伴有预激综合征、心衰的患者[5]。目前胺碘酮在房颤心室率的控制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普遍认为急性静脉用药与慢性长期口服发挥作用的时间不同,消除半衰期不同,电生理学、药代动力学机制不同,对心脏的急慢性效应也不同[6-7]。静脉使用胺碘酮血峰浓度高、起效快,在静脉使用早期,主要是抗交感及钙通道阻滞作用,不具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故不延长QT 间期。同时胺碘酮对心功能无不良影响,促心律失常作用少,其转复房颤本身也可改善心功能。胺碘酮还能降低主动脉压力和外周阻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供血,进一步改善心功能[8]。由于胺碘酮在治疗快速房颤中的优势,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自2011年起,逐步以胺碘酮替换毛花甙C治疗院前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快速房颤,有效率提高到48.1% ,与毛花甙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现场10 min起效27例,占总有效复律病例的51%,10~20 min起效24例,占45.2%,与毛花甙C起效时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院前急救用药具有其特殊性,要求快速、有效、安全,稍有疏忽即可引起医患纠纷。特别是现场患者常有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心肌肥厚、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等,都能引发或伴发快速心房纤颤,加重心肌耗氧和心肌缺血,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此时积极、有效、快速地控制心室率,提高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心功能,终止危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并防止其复发,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根据对应用毛花甙C和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胺碘酮在院前急救中控制心室率的效果好,转复律起效时间短,转复律成功率高,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房颤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房颤发展很快,但是药物治疗房颤仍是主要手段。由于院前急救中短暂的急救时间无法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故用药物对症治疗是主要目的,利用药物及时缓解患者现场所发生的威胁生命的病症是最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因此,胺碘酮是院前用药中最符合这一治疗目的的药物。

4 结语

胺碘酮在院前急救中具有比毛花甙C快速、有效、安全的优势,现场用于控制心室率和转复律疗效显著,所以院前急救中只要非禁忌且有转复律可能的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伴发或引发的快速心房纤颤, 可首选胺碘酮。

参考文献

[1] 周自强, 胡大一, 陈捷, 等.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7): 491-494.

[2] 刘金来, 陈璘, 吴一龙. 心血管疾病临床指引(下)[M]. 南昌: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795-797.

[3] Fuster V, Ryden LE, Asinger RW, et al. 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 Eur Heart J, 2001, 22(1): 1231-1265.

[4] Jordaens L, Trouerbach J, Calle P, et al. Convers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s to sinusrhythm and rate control by digoxin comparison to placebo[J]. Eur Heart J, 1997, 18(4): 643-648.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工作组.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2008)[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 36(9): 769-777.

[6] Murphy MT, Wilkoff BL. What internists should know about amiodarone[J]. Cleve Clin J Med, 1998, 65(3): 159-166.

[7] Sager PT, Uppal P, Follmer C, et al. Frequency dependent electrophysiologic effects of amiodarone in humans[J]. Curculation, 1993, 88(3): 1063-1071.

[8] 孙鲁民, 严庆峰. 胺碘酮临床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 2002, 42(15): 58-59.

(收稿日期:2014-02-27)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胺碘酮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以组织建设促急救工作发展
院前急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细节管理
院前急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