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新
明朝晚期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人言天不禁人富贵,而禁人清闲,人自不闲耳。若能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何不清闲之有?”大概老天也嫉妒凡人清闲,所以安排数不胜数的事务要你劳碌,把我们的一生变成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把滚落的巨石重复推向生活之巅,后来西西弗斯最终觉悟——他忽然发现自己推动石头的每个动作都那样优雅,于是他从机械的忙碌中沉入安闲澄澈之境,没想到诅咒竟在这一刹那解除,巨石不再滚落。
我不由感叹东西方的异曲同工,西西弗斯从命运的重压下获得解脱,正是陈继儒所说的“随遇而安,不图将来,不追既往,不蔽目前”。浮生若能偷得半日闲,恰如一场小雨滋润久涸之圃,洗涤蒙尘的心灵。
闲也是一种能力,有人劳碌终生而不知闲为何物,更不知闲之滋味。还是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得好:“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把世人热衷追逐之心置换成自己的闲心,才能获得澹定平和,欣欣然忙碌于世人不屑一顾的“闲事业”:松下听风,临流赋诗,独钓寒江,对月清饮,赏奇石,醉花间,看斜阳,访逸友。
古人好闲真的是深入骨髓,深得禅趣的王维把自己的心灵放逸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妙好闲境,李商隐也曾“独敲初夜磬,闲依一枝藤”,在涤荡心胸的澹泊萧散里一片秋水连天,连羁身官场多年的王安石最终也寄闲情半山,沉浸“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的空明大境,苏东坡也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在闲散悠然中自有一派天真豪情。
如果说古人“游手好闲”得有理,现代人“好忙成病”则毫无道理,心急火燎,加班加点,把活泼生动的人生演绎得了无生趣,把本应慢慢品味的人生变成了一盒“潦潦草草的快餐”。
什么是山中的好生活呢?宋代无门慧开禅师做了生动的注脚: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