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峰
(湖北科技学院 网络管理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数字化信息呈指数型增长,网络信息资源已逐渐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主要还是利用传统途径获取科研知识信息,包括网络数据库、图书馆、档案馆等等,这些途径往往存在需要付费、数据滞后等缺陷,获取实体信息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完成学术研究的需求,而随着网络中免费学术资源逐渐增多,这些开放性的科研资源成为了科研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的新型途径。网络信息资源的飞速增长和科研信息的多样化,需要科研人员能够从多种渠道收集科研信息,加强科研知识信息的交流,掌握网络科研资源的获取方法,成为了社会科研人员必备技能之一,由此才能有效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与水平,促进科研创新。
作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关键产物,Web2.0 技术给现代信息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它将世界各地的智慧知识汇集于一体,使得互联网成为了全球智慧的中枢。Web2.0 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积极参与,从而发掘人类不断创新和贡献的潜能,使网络知识信息资源数量不断激增。博客、社交网站、日志 等个人信息发布平台不仅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中心,使得知识信息从传统的以数据为中心过渡到以个人为中心的方式,并由此具有了个性化、共享化、细微化和去中心化这四个明显特征。与Webl.0相比较而言,Web2.0 更能彻底改变知识信息的创作、发布、共享和传播的方式。
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博客、社交网络、个人日志等Web2.0 技术来获取得到有用的知识信息。但是,针对Web2.0环境下科研网络知识的共享与互动交流问题的研究仍然较少。网络科研知识信息作为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重要一部分通常以各种形式分布于网络中。例如:谷歌的学术信息搜索功能、中国知网的知识信息搜索功能都将传统科研数据库信息进行了整合,这给科研人员获取网络科研知识信息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它却对很多科研学术博客、开放性资源等并没有进行收录。
1.基于Web2.0 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构建
比较科研知识信息共享的传统途径与网络途径的区别,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Web2.0 技术在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应用,对基于web2.0 技术博客、社交网站、个人日志、学术期刊搜索引擎、网络开放资源等在科研知识信息共享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构建一个基于Web2.0 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旨在为科研人员知识共享与即时互动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和促进网络科研活动的良性发展,提高科研人员在线协作和知识共享的效率,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创新。
2.基于Web2.0 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式研究的设计
基于web2.0技术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型设计借鉴基于Web2.0 技术的教育领域知识信息共享维基网站案例,结合科研知识信息的特点,研究基于Web2.0 技术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式,对科研知识信息获取、相互交流、知识发布、数据存储等方 面进行综合分析,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提出一个适合各领域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科研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模型
(1) 文献检索。对近三年内有关Web2.0 技术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内容进行统一整理和研究分析。
(2) 比较分析。对各个领域不同类型的网络科研知识信息进行比较,科研通过不同的知识获取方法和技术,分析不同知识获取方法和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3) 网络调查。可以通过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设计出适合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问卷调查表,分析科研人员获取到科研知识信息的需求,以及平时获取科研知识信息遇到的障碍,对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全面了解。
(4) 实验研究。本文初步给出了基于Web2.0 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型,之后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应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网站平台流程。
(5) 定量分析。对学术搜索引擎和科研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并利用数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
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创新之处:
(1) 对获取科研知识信息的创新途径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传统的科研知识信息获取技术得到的信息资源比较滞后,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有偿付费,或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的科研知识信息获取技术主要通过开放性的学术信息资源,能够无偿获取到巨大信息量的科研知识信息,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存在多样化的特性,所以对网络科研知识信息进行获取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
(2) 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科研知识共享交流的模型,从科研知识信息获取、交流、存储等流程均采用了创新性的 Web2.0 技术理念。
(3) 提出一个科研知识信息维基网站的构建,通过网站平台实现科研知识信息的共享性和交流性,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Web2.0 作为一种创新型网络应用模式,其开放性与互动性的特征为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人性化的支撑环境,使之成为科研人员主动参与、充分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不断促进网络中大量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传播,从而进一步推动网络环境下科研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萍,望俊成,王亮,赵媛斌.Web2.0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06).
[2] 茅宁莹.关于知识管理重点与难点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6).
[3] 邓艺,马继涛,吴海虹,刘薇,张汝斌.论创新驱动中科技公共服务网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以云南科学仪器协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11).
[4] 王丽杰,沈颖.数字资源组织与数据挖掘比较分析综述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1) .
[5] 高巨山,仲伟伫.高校数字图书馆构建中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3).
[6] L.Reeve,H.Han.“Survey of semantic annotationplatforms,”.SAC05:Proceedings Of the 2005 ACM Symposiumon Applled Computing,2005.
[7] Mokrane Bouzeghoub,Maurizio Lenzerini.IntroductiontO:data extractiOn,cleaning,and reconciliatiOn aspecial issue Of Information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Information System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