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爱芳
摘 要 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能力的建构与发展,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施行。了解心理健康教师们课程能力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们的课程能力,改善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实现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师 课程能力 校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On Middle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Curriculum Ability
WEI Aifang
(Taizhou City Naval School, 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teachers' ability to directly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ers wh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capability, and then propose appropriate promotion strategies, help to improve teachers' curriculum capacity, improve training model of teacher education, achieve psychology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teachers; curriculum ability; school-based research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他们自身对课程的驾驭能力是衡量教师是否能够成为现代新型教师的基本标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实施、开发、反思等决定着教师能不能挑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担子。探讨教师的课程能力问题,认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紧迫性,理解课程能力的涵义,把握课程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条件,对教师参与课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教师课程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中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课程能力如何,该如何提升和发展,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
1 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课程能力现状
1.1 课程意识的缺乏
尽管我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的决策,并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课程资源决策权,但是因为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以及应试教育模式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某些教师依然将自己定位成上传下达的执行者,他们仅仅考虑将规定的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实行课程计划,至于课程实践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等等则认为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教育整体重视教学轻视课程的状态,从而导致课程意识的缺乏。①我国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仍然倾向为 “知识中心”,固守“课程能力就是知识传授能力”、“课程就是教学科目的总和”等思维定势。
1.2 课程实施能力欠缺
心理健康是一门以学生参与感悟为主的社会科学,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课程管理体制,老师们长期执行上级的指令性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忽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会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适的教育环境、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不善于跟学生沟通、交流以及互动,缺乏解决课程问题的途径和能力。②
1.3 课程开发能力较薄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课程目标都是与时俱进的,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课程实施活动中,我们应力行之。尽管很多教师认为有必要适当改编教材,但却有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此方面能力欠缺,由此可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教师跳不出下列怪圈:主要依赖规范的教材,很少怀疑课程知识,更谈不上课程的开发和创新了。此外,不能关注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来获得课程资源会窄化课程资源,使得课程的创造能力不足。总之,教师知识面相对狭窄,运用各种资源整合课程的能力不强,会导致他们课程开发的能力比较薄弱。
1.4 课程评价和反思能力不足
心理健康老师课程评价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程功能的实现。当前,多数教师认为对心理课程进行质疑、建议和修相当有必要,但部分教师仍然不具备较好的课程评价和反思能力。课程反思研究能力的不足是因为教师缺少反思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经验,没有能够进行系统的思考。此外,单一的评价方式也导致教师的课程研究缺乏自主性和批判性,教师相互之间探讨不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与对话相对较少。
2 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课程能力的对策
2.1 提高课程意识
首先我们应该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入手,尽量让每一位中学教师都能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的意图、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这样既可以让教师对课程改革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教师全方位地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又能够帮助教师形成新的课程意识。③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在制定教师进修计划时,不仅应该考虑如何用新的理论新的技能武装老师,更应该培养教师们的进取精神,帮助教师根据自身能力确定自我发展目标,设计发展规划,利用一切资源,寻找机会不断学习,并且能够不断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审视和反思,从而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任。④
2.2 参与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在操作上,行动研究要求教师能够敏锐地觉察出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积极思考和调查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关系,及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得出的结论。在参与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从传统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研究者,他们就会主动探索教育现象背后的意义,再次认识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价值,多方面寻求更多更有效的课程资源。在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一系列审视和反思之后,教师能够不断发展、提升自己。⑤教师群体实际上是实践者群体,其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也是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动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日益凸显出教师在课程及课程改革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界也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创生者。endprint
2.3 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和教师的工作实践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并自主开展的探索活动,这些活动可能是在专家的指导下或课题组的帮助下完成。它不同于传统的教研活动,教师不再是单方面地听取教研员的意见,而是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观点。作为一种行动研究,校本研究以本校为实践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遇到中的问题和总结的成功经验作为研究对象。校本研究的着眼点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使得教、学、研一体化发展,运用理论解决教学问题。总之,努力开展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⑥
2.4 鼓励反思与合作
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主动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等,并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反省自己,不仅能够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还能够完善课程体系。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记录课堂实录等方式来增长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成功方法和途径。在自我反思中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能够帮助教师寻找提高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积极地重构自己的课程能力。同时,教师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在合作中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才能更加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更加利于群体互相支持与促进,最终提高教师个体的课程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⑦
课程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尤为重要的能力之一,良好的课程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动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健康教师要能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课程能力,并且以课程能力为支撑,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注释
① 谢慧玲.论基础教育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导向[J].社科纵横,2012(12):260-261.
② 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6):13-16.
③ 张庆华.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J].济宁学院学报,2007(5):88-90.
④ 魏青云,张立新.课程能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19-21.
⑤ 李玲.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J].黑河学刊,2009(2):97-98.
⑥ 张滔.提升教师课程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24-25.
⑦ 刘艳超,于海波.论物理课程能力[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3):3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