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翔
摘 要:本文利用市场营销理论、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结合国外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的一些经验,以及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态势,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现状分析;发展趋势;发展建议
1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而汽车也有一种奢侈品,变成了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将的一种交通工具。
尤其是过去的十年里,整个汽车消费依然是一个精英消费,主流是追求成功,然而汽车销量的增加并不代表所有的汽车厂都能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大国分得一杯羹,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经营的最惨淡的就是我国的自主品牌。而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品牌困局。
中国汽车产业刚开始也是走在产业链的最低端,与中国制造的历变路径一致,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之初,产品大多难与跨国汽车品牌共享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崛起的市场红利。追根溯源,在于中国汽车工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和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自主品牌车企早期为解决生存问题,无暇顾及企业品牌理念,因此很多自主品牌虽然有其独立的品牌标识,但却很难形成真正的品牌内涵。如今,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品牌内涵还仅仅停留在其过去的产品印象中。比如,吉利品牌印象还是其早期产品留下的廉价印象,中华的品牌印象还是造工粗糙质量不稳定,比亚迪的品牌给人的印象是山寨和实惠,奇瑞的品牌则是平民化不上档次,长安自主品牌依然无法脱去面包车的不入流形象。
纵观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在长期坚持品牌理念的过程中,向全球消费者传达了他们汽车厂所表达的产品内涵,并给消费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比如,通用汽车的粗犷豪放,德系车的经久耐用,英国车的时尚豪华,日系车的细致做工,意大利车的极致操控,瑞典车的顶级安全等,正是犹如这些特点,让这些车型扬名于世界。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奇瑞和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多品牌战略,试图摆脱母品牌廉价低端的形象。但这些新生的品牌没有历史积淀,几乎没有知名度,缺乏品牌溢价能力。从多品牌战略的实施效果看,简直就是事倍功半。
随着市场中型车占有率的上升,自主品牌都大力开发自己的新型中型车,但很多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徒劳。但是,面对自主品牌仅能固守A级车以下中低端产品的现状,某自主车企的老总如此感慨道。而据记者了解,包括一汽奔腾、上汽荣威、奇瑞瑞麒和广汽传祺在内的自主品牌,都不愿轻言放弃B级车市场,自主品牌最终没有辜负大多数消费者的期望,推出了很多让消费者满意的车型比如B70,G6等。很多车型也出口海外,但是大多数国家依旧不认可。
2 发展趋势
⑴未来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根据可靠数据,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小型汽车将占据主流,并且国外需多大企业,都开始向小型车转型,那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大家追求的不再是那么表面化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小型车的快速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了。
⑵购车的群体也逐渐趋向年轻化。在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买车的都是事业型的人或是商人,很少年轻一族买车。如今,上班族的生活质量是越来越高了,对于汽车的消费也不再是什么难事。况且年轻人本就思想前卫,追求时尚,因此那些高性价比,造型时尚的小型车就大受年轻人的亲睐了。
⑶节能型汽车将占据主导地位。这个原因,我想是众人皆知的了。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汽车的节能性将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日系车在全球如此畅销的原因之一。未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会越来越多,这也是在经济型社会的必然结果
⑷产品研发将大力发展。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人民购买力上升,各个厂家如果想提升产品竞争力,生产的产品就必修符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些厂家虽然在海外很受欢迎,但在中国就备受冷清,德国大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时,便打开了中国市场,以至于现在,大众公司在上海就建立了一个研发基地,大众旗下的各个车型比如帕萨特捷达等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这也就是大众为何如此亲民的原因。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也在加紧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相信着一切在未来将发展成主流。
3 发展建议
⑴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品牌战略的制定是自主品牌新态势的战略基础。从技术的角度,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要想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有所突破,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从品牌重塑的视角,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应尽快冲破“国产车低质、低档、低价”的天花板。当然,品牌塑造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身在其中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保持一种耐得住寂寞的耐心和一份沉得住气的执着。
⑵推动着汽车走向边缘化。一位业界资深人士分析指出,作为交通工具而诞生的汽车,至今已走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国际汽车的开发技术越来越先进,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是從国际市,已成为跨国公司除新能源动力之外,新产品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取向。通过种种分析,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在关于国产车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相信,中国的这条工业局龙一定会在未来展现出他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