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珍 朱敏
摘 要: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就业应聘时,学生能够拿出来的成绩,都是学过什么课程,企业看不出学生能做什么事情,学校的考评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差距很大。由此让我们想到对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汽车电气改革过程中,在组织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从接收任务到完成任务全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熟悉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工作习惯。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汽车电气课程是汽车专业的主干课、核心课,教学是汽车电气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
专业能力。a.一线汽车电气系统维修工应具备的根据故障现象制定正确维修计划的能力;b.与客户交流、查阅相关维修技术资料能力;c.熟练进行电器设备或系统拆装、汽车电器设备检测和故障诊断、分析汽车电器设备及电路故障的原因并进行维修;d.规定工时内以经济的方式按照专业要求使用常用工具完成待维修车辆汽车电气系统方面的维护、小修或大修工作。
社会能力。a.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b.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c.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意识;d.能与客户进行交流与协商的能力。
方法能力。a.具有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b.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c.具有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的能力;d.具有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1 教学模式设计
针对目前汽车电气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参与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本课程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课程全部在一体化教室完成,实施“教学做”三者真正融合,指导学生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授课过程采取分组教学、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技术骨干参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接受职业氛围熏陶。
1.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将探究性學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应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使学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乐学、善学、学有成效。
1.2 课程设计的思路
从岗位能力培养出发,根据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合作,与来自企业一线资深维修人员和专家共同讨论,针对本课程的定位,确立了汽车检测、汽车装配、售后服务、汽车保险理赔和汽车销售等方面工作。按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要求,确定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
2 教学方法设计
《汽车电气》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拟将专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融合,针对不同内容借助启发引导、选组长、分组讨论、反馈、强迫动脑、观看视频、顿悟、角色扮演、技能比赛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课堂广泛参与性与主动学习意识,保证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设计
⑴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对汽车电气系统的每一个基本电器设备及辅助电器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活动,如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玻璃升降器、电动刮水器等,使学生真实直观的接触到所学的东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⑵在一体化教室,利用汽车整车实训台,演示或描述各部件的检测及维修过程,设置故障让学生排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汽车电气系统维修岗位的感性认识。⑶制作《汽车电气》课程特色PPT课件,并利用各种视频和演示动画及各种车型的维修手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 学习方法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启发与学生自学并重,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自学目的。任务的设置均围绕学生展开,任务的设置既要考虑到使学生能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又要兼顾少数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使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摸索出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如何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以及通过网络学习查找资料,从而逐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并通过自学去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 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明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素质本位理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45.
[2]韩龙淑.当前教学模式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10):18.
[4]徐立平.高职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以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