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业 杨光福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李继业 杨光福
本文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同角度出发,概述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现状,HHcy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理机制、中医药和西医相结合治疗TIA伴HHcy的方法。体现出中西医结合治疗TIA伴HHcy较单纯西医治疗的优势,弥补了西药只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不足,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 进一步探求病因并进行干预已成为当务之急。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HHcy与TIA的相关性研究, 已经成为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对象。对HHcy及其与TIA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及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中医药发挥其特色优势, 对HHcy及其与TIA的病因病机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就HHcy的西医现代研究、中医现代研究、HHcy导致TIA的病理机制、TIA伴HHcy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作综述如下。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在体内由甲硫氨酸转甲基后生成, 在血浆中以游离和蛋白结合体两种形式存在。Hcy转化途径主要有两条, 包括甲基化过程和转硫过程, 维生素 B6、维生素 B12和叶酸是Hcy转化的重要辅助因子。影响血清Hcy水平的因素众多, 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变化、内分泌紊乱以及种族、年龄因素等。近年来多个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特别是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性痴呆、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文献无HHcy病名记载,中医现代研究认为与脾、肝、肾、心的功能失调有关。HHcy的中医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肝、肾、心等脏器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血瘀和痰浊是脏腑功能低下或失调的病理产物, 二者常互为影响, 痰瘀互结就会使机体生理病理变化更加复杂和临床表现更加多样。血瘀痰浊阻滞经脉, 从而导致HHcy。李卫丽等[1]结合临床, 总结经验, 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精微物质的缺失是导致HHcy的重要因素。其病机关键是痰凝血瘀, 痰瘀阻络, 特别指出HHcy病变部位在心、肾、脾等脏器。李伟峰等[2]对1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候类型中风、痰、血瘀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别。张玲端等[3]对118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进行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的后遗症中以血瘀证最常见, 而Hcy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别。
临床研究表明, 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4], 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重视。临床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体现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血浆Hcy水平轻至中度升高可明显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5]。HHcy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机制可能如下: HHcy使人体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产生增多, 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 加速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并可促使泡沫细胞的生成, 使血管内壁增厚,内皮损害,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引发心脑血管疾病[6];降低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 活性,使内皮细胞诱导松弛因子即NO合成减少,血管痉挛使细胞缺血缺氧, 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变性坏死[7];选择性抑制血栓调节素的表达,干扰内皮蛋白C调节,使凝血酶原活性增加,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壁上, 促进血栓形成[8]。
目前临床西医治疗 HHcy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不多, 主要包括VitB6、VitB12、叶酸、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其中VitB6、VitB12、叶酸是目前临床降低Hcy水平应用最广且疗效确切的药物, 其它类药物虽有应用报道, 往往同VitB6、VitB12、叶酸联用, 疗效不确切, 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西药研究进展缓慢, 中医药针对HHcy的治疗也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 取得了一定成果。检索近些年的文献发现,单味药及单味药的提取物, 如泽泻、山楂、苦楝子、葛根素、槲皮素和银杏叶等[9-11];复方制剂, 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半夏)[12]、安心颗粒(人参、桂枝、瓜蒌、水蛭和茯苓等)[13]对HHcy 的治疗都有明显的作用。
近年来, 由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很高, 一些学者采取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措施对TIA伴HHcy进行治疗。部分中医学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 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上加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痰功效的中药, 取得了显著成效, 弥补了西药单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不足。梁健芬等[14]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中气虚血瘀型、风痰瘀阻型血浆Hcy水平比对照组和其它证型组明显增加。杨光福[15]教授研究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痰阻血瘀型、气郁血滞型、气虚血滞型、痰凝血滞型等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特别是采用消痰化瘀方治疗痰阻血瘀型TIA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张春颖等[16]进行了中药对脑缺血鼠海马细胞外液氨基酸影响的实验,天麻钩藤方中剂量组半胱氨酸降低了40.93%、大剂量组下降了42.08%。许多临床试验已经证实, 中药能有效降低Hcy的水平, 从而减轻由 Hcy引起的神经毒作用。为HHcy的防治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开辟了蹊径。
HHcy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理机制、中医辨证分型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Hcy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诸多临床试验证明了中医药防治Hcy血症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且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同时为防治HHcy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体现在:①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Hcy水平高低的相关性及一致性, 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②中药的有效成分众多, 各种成分相互影响, 因此要揭示中药对Hcy降低的作用机理, 今后有待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开展更深入的研究。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目前局限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 而对其他疾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且研究水平不高。④TIA伴HHcy中西医结合研究多关注在药效学和临床症状观察两方面,对HHcy致TIA的中医病因病机创新研究较少。
[1] 李卫丽,景光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辽宁中医杂志 , 2006,33(4):412-413.
[2] 李伟峰, 张玲端, 李庆海, 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血浆H cy的关系.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8): 1274-1276.
[3] 张玲端, 李伟峰, 马兴荣, 等.缺血性中风血浆后遗症期中医证型特点及与Hcy关系的临床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09, 41(8): 20-21.
[4] Hankey GJ, Anand SS, Lofthouse E.Association between high hemocysteine and ischemic stroke due to large-and small-artery disease but not other etiologic subtypes of ischemic stroke.Stroke, 2000,31(2):106-107.
[5] 梁健芬, 刘泰, 胡跃强, 等.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12): 1527-1528.
[6] StamlerJS , Osbome JA, Jaraki O, et al .Promo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Growth by 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and Related Oxides of Nitrogen .J Clin Invest(S0021-9738),1995(75):132-136.
[7] EI-Kossi MM, Zakhay MM.Oxidative Stress in the Context of Acute Cere Brovascular Stroke.Stroke(S0039-2499), 2000,31(8):1889-1892.
[8] 李兴, 朱亦堃, 赵宝珍.糖尿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6(17):169-170.
[9] 刘粉叶 , 张继东 .中医药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研究进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31(6):518-519.
[10] 宋光熠, 姜雅秋, 张建军,等.苦碟子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IL-6, CRP 的影响.吉林医学, 2008,29(9):907.
[11] 陆素琴.山楂对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的实验研究.甘肃中医 , 2009,22(8):59-61.
[12] 安 辉 , 林凯旋 , 缪灿铭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40 例 .福建中医药 , 2005,36(3):11-12.
[13] 方显明, 唐耀平, 郑德俊.安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新中医, 2005,37(3):27-29.
[14] 梁健芬, 刘泰, 胡跃强, 等.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辽宁中医杂志, 2006,33(12): 1527-1528.
[15] 杨光福,王宏建.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24(4):33-35.
[16] 张春颖,杜责友,王巍,等.天麻钩藤方对自由活动大鼠脑缺血海马细外液递质氧基酸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11):1061.
071000 保定, 河北大学(李继业);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杨光福)
李继业 E-mail:lijiye64251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