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畅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因为种种原因而“落马”。在这些原因中,有部分人是由于具有各种“雅好”、收受各种“雅贿”而玩物丧志,让自己步入囹圄的。
“雅贿”流行,从表面上看,是送与收的游戏。实质上,则是利益与权力的博弈、金钱与官位的角逐,只要送礼者将目标对象的“雅好”看准了,“雅贿”到位了,便必定是赢家,必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从根本上说,“雅贿”是披着风雅外衣的“糖衣炮弹”,是行贿者攻占收受者心理防线的“另类”突破口,可以发挥伤人于无形之中的效果。
但是,不论怎么“雅”的贿,也不论擦边球打得如何巧妙,其贿的本质终究难以遁匿。当“雅贿”成了送礼者打开权力大门、获取庇护伞的敲门砖时,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却受到了损失,其“优雅”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不雅”的本性。
然而,与其说,有些干部是被“雅贿”的糖衣炮弹打中的,倒不如说,是其自己将自己打倒的,毕竟内因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一些干部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决心“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到被不正之风侵袭、初次收受“雅贿”,而有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想法;以至“伸手”成瘾,勃发“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的念头;最终,又强烈地升腾起“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之念。其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出了问题,理想滑坡,信念失控,则必然驱使其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如今,“雅贿”之所以还有藏匿、游走的些许空间,是因为认定标准较难制定。但是,“雅贿”制造的腐败,由于其隐蔽性强,故危害性更大,因此我们更不能放任自流。除了必须加大教育的力度,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慎微、慎初、慎“雅”外,还要出台相关制度,加大查处的力度,真正令“雅贿”成为过街老鼠。
对领导干部而言,则要摆正工作与生活、爱好与权力的关系,要慎其所好,做到爱物亦应取之有道。也就是说,对属于自己的有些爱好,不必过于张扬,对雅的东西要“喜”而不“玩”,“爱”而不“溺”,决不能玩物丧志,以防别有用心者由此撬开“门缝”,打开“缺口”。尤其是对于有人送上的“雅贿”,哪怕价值再低再小,领导干部也要敢于拉下脸说“不”——要知道,这并非什么真正的“风雅”之物,而是一枚不知什么时候便会引爆的“定时炸弹”!
责任编辑:许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