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刻薄与慷慨

2014-06-20 03:33鄢世洪
文史春秋 2014年1期
关键词:文钱当铺脸盆

鄢世洪

左宗棠(1812—1885),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晚清重臣,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转而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同治回变”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左宗棠幼年时,家极贫。每年岁末,必拿东西到当铺典当,靠典当来的钱,方能过年。那时,左宗棠家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铜质的洗脸盆,全家就靠着这个洗脸盆到当铺里典当回800文钱,作为过年的全部费用。然后,等下一年家里攒够了钱,再去当铺赎回这个铜脸盆。如此往复,这个铜脸盆帮左宗棠一家度过了两三年的困难时光。

又一个年末,左宗棠再次兴冲冲地拿着大铜盆到当铺去,准备拿到那800文钱,好置办这一年的年货。可这一次,当铺的伙计告诉他,他家的这个洗脸盆当了这么几年,需要折旧,今年只能当500文钱了。左宗棠一听,急了,他知道,根据往年的惯例,800文钱也只能勉强过个年,如果只有500文钱,那这个年就会过得更加不像样了。于是,他就和伙计大吵起来,甚至把典当铺的老板也引来了。老板对左宗棠家的情况虽然了如指掌,但没有格外同情,依然在商言商,只给左宗棠当了500文钱。不用说,那一年,左宗棠家的年过得肯定是十分憋闷。

这件事情郁积在左宗棠心里几十年,后来,他身居高位后,终于找了个机会,把典当铺老板勒索了3000两银子,出了这口“冤气”。

成年后,有一年,左宗棠到京城会试,却不幸名落孙山。由于家里带来的盘缠不多,他在北京转了几圈后,就没有钱回家了。了解到他的窘境,一个朋友送给了他300两银子,让他尽快启程回家。

左宗棠知道,自己来京考试,已经把家里的钱都用光了,家里的老婆和孩子还眼巴巴地等着自己带钱回家接济家用呢。于是,他就急急往家赶。

一天黄昏,看着天色已晚,左宗棠就投宿在路上一家小客店。吃过晚饭,左宗棠正准备睡觉,忽然看到四五个大汉气势汹汹地闯进店里,围着一个老太婆,而老太婆也呼天抢地地要去寻死。待几个大汉走后,左宗棠问老太婆是怎么回事。老太婆说,她欠了那几个人三四百两银子,因无法还钱,只有一死了之。左宗棠对老太婆说,你先不要着急,等我来给你想办法。

第二天,那群人又找上门来。左宗棠就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逼这个老太婆了,逼死她也没有钱,我是一个过路客,身上带的钱也不多,我可以拿200两银子替她还债,但剩下的你们也不能再向她要了。那伙人看老太婆也实在拿不出钱来,就无奈地答应了。左宗棠替老太婆还了债,辗转南回湘阴。可回到家时,身上几乎又分文不剩了,老婆、孩子的希望也落了空。

把300文钱的委屈记在心里几十年,还依靠权势敲诈别人3000两银子,左宗棠的“刻薄”显而易见。但是,看到一个与己无关的人受难,他又慷慨地拿出自己仅有的200两银子。左宗棠貌似矛盾的举动里,显示出的是他对为富不仁者的厌恶和对受难百姓的同情。

猜你喜欢
文钱当铺脸盆
溜掉的钱
科素问与答
当铺里的年轻人
《红楼梦》“脸盆”考辨
读者之窗
读者之窗
糖果阿伯和他的当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