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我的梦想实现了

2014-06-20 03:51
中国扶贫 2014年7期
关键词:双林明水马车

扶贫攻坚战犹酣,交通人的梦想是以路为轴,为群众编织美好生活。“半农半牧”的明水县着力打通断头路,实现了群众对路的期盼,升腾起致富奔小康的正能量。

路,梦想的起点

蓝天,白云,微风和煦,坐在一堆玉米上,绥化市明水县勤俭村的农户祝双林说起了他的“梦想”。“六、七年前,我送亲戚去哈尔滨看病,看到那儿的路那么好,我就有一个梦想,什么时候我们明水的路也能这样?可你看看,现在这儿的路修得比我那时候看到的还要好!”50岁的祝双林不时用手在胸前比划,“我真没想到,梦想实现了!”

谈到过去的路况,祝双林皱起了眉头:“以前,路上的坑贼大!根本走不了!进出村子主要靠走路或者马车,出行可不方便了。”那时候,他要早晨4点起床赶着马车去县城卖菜,以便去市场排号、占个好位置。路上颠簸无比,路程虽然不长,但耗费的时间极长,车里的菜还常常被颠出来。送孩子上学也不能骑自行车,因为根本就骑不动,稍不注意,连车带人就会倒在路上,非常不安全。

然而,随着交通扶贫力度的加大,这条县道发生了蜕变,升级为省道314线明水至明林界段。蜕变后的路平顺、宽阔,是明水县西部对外交往的重要连接线,横穿松嫩平原,连接着明水县城与通达镇,贯穿县里的农业与畜牧业产区。

明水县县委副书记洪非介绍说,该县的农业经济以“半农半牧”为支撑,农牧产品外销是大多数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路的通畅保证了农产品的外销渠道,为农民节省路费,省时省力省心。祝双林以前卖菜拿马车拉,现在他买了拖拉机,一次能拉1000斤的菜,能比以前多拉一倍。如今,群众日常出行也方便了,通村客运班车的贯通,拉近了孩子们与学校的距离,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变得平坦宽阔。

路,筑梦的落脚点

明水县西部有一片占地约70万亩的草场,省道314明水至明林界段横贯草场中央。在这里,畜牧产业园的厂房正在建设。

据园区主任韩嘉诚介绍,这个畜牧产业园区因路而建,也因路而兴。园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投资商,他们已经与伊利集团签订协议,将这里定为优质奶源基地,俄罗斯贸易商也与园区合作进行皮革加工。

给养殖户寻找销路,帮助他们致富,是产业园区的经营理念之一。韩嘉诚说:“农户把牲畜交给我们养,最后的盈利我们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农场专业人员在牲畜的疾病防治方面拥有科学技术,与农户散养相比,降低了牲畜患病的风险。农户只需要投资买牲畜,坐着在家就可以得到收益了。”

大草原上,骑着摩托车的韩大爷在羊群中格外显眼。刚一搭话,他就开始介绍:“我们这没铁路、没山,有的就是大片的盐碱地,不能种庄稼,但长出的草营养丰富,适合养牛养羊,你看我还养了一群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夕阳下一群骏马或在悠闲自在地吃草,或迎风奔驰。

“路没好的时候,这些牲口老难卖了,没人来看,也运不出去。”韩大爷说,“现在路好了,一个马崽子能卖3000到5000元,成年马的价格都上万了。”问及他的年收入,他乐呵呵地回答道:“比以前多不少啊!”

夕阳下,韩大爷谈着自己对牧场日后的打算,新的梦想因路再次筑起。

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特点在明水县展现得淋漓尽致。洪非说:“明水县的西部大开发正在进行,路是民心路、产业路、致富路,为拉动县域经济起到命脉的作用。”他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路修好后的明水县——“半身不遂的人站起来了”。

以百姓的梦为起点,再以百姓的梦为落脚点,就是筑路扶贫的最大意义。

猜你喜欢
双林明水马车
马车与游船
明水(甘新界)至哈密段公路高速预检称重系统设计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定心冰糖
寂寞的人
分内之事
墙头记
基层医改“三驾马车”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