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中的发现与心得

2014-06-19 07:50孟嘉多
传媒 2014年15期
关键词:走转改文风通讯员

文/孟嘉多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确实为目前新闻界出现的弊病指出了明确的改进办法。而这种长期积累的弊病是新闻业务不精的集中体现和爆发,这不仅成为新闻传播本身的障碍,甚至也影响了媒体自身的生命力。目前“走转改”已经贯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还要长期贯彻下去,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之后,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过分依赖通讯员,不愿到新闻现场

笔者在担任记者部主任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刘姓记者交来了一份社区基层干部的人物特写,笔者签发见报后,另一位韩姓记者说,这篇文章是她在两年前写的,几乎一字不差,连标点符号都一样。可是刘记者认为自己是清白的,说稿子确确实实来自社区。震惊之余,笔者展开调查,后来才真相大白。两年前,韩记者采写了这篇文章,两年后,与韩记者联系的这位通讯员因为有发稿任务,就把韩记者的文章直接传给了本报的刘记者,结果刘记者在没有核实稿源的情况下,也没再去采访当事人,就当做通讯员自然来稿署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刘记者受到了处分,但这件事情也给编辑部一个教训,记者“扒”通讯员的稿子存在普遍性,而且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毋庸讳言,新闻写得时间长了,人容易变得“油滑”,写法上容易程式化,由于新闻纪律本身各种“高压线”多,有些记者产生了浮躁情绪,想尽快完成任务,于是就形成了新闻界的长期积弊。新闻界有句名言“脚底板上出新闻”,相对来说,跑出来的新闻要难于“送”上来的新闻,难于会议新闻;鲜活的新闻难于刻板的、官样化的、程式化的新闻。

而现在有些记者本身的“战线”跑熟了以后,大部分依赖通讯员供稿,不愿意亲临一线,把通讯员的稿件改编几下,加上自己的名字就见报了,有时候改动不了十几个字。试想这样怎么能了解实际情况?怎么能保证文章质量?这样的二手稿件怎么能写出好东西?这不仅是作风上出了问题,行为上更无异于剽窃。有的记者与通讯员形成默契的合作关系,长期与通讯员合作写系列报道,通讯员负责写稿,记者负责发稿,各取所需。还有的记者喜欢混会,成天写会议新闻,写不出新意来,不动脑筋思考,只知“扒”材料。成天浮在上边,写出来的东西怎能鲜活?这样不但新闻的基本真实难以保障,而且也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更有违职业道德。

作风不转,就会产生惰性,而这种惰性像慢性毒药一样,使新闻失去了鲜活性和生命力。因此,新闻采写提倡下基层去,改变作风、转变文风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扒”材料的现象如此严重,已经到了非刹不可的时候了。

严肃认真有余,生动活泼不足

我国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新闻改革。第一次是1942《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反对党八股;当时的《解放日报》也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第二次改革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同样提到了改进文风,反对党八股,要使《人民日报》成为“生动活泼的报纸”。而现在,新闻业正处于第三次改革中。不知道从何时起,这种“不愿走下去,眼光只向上看”的新闻八股文风又吹出来了,这种现象体现在工作报道、成绩报道、会议报道和数字报道中。有的记者丝毫不管读者是否能看得下去,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那里。有些读者反映说,看某某记者写的东西,比催眠曲还灵,一看就困,根本看不进去,能读上一遍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这样的文章居然能见报,这说明已经不仅仅是记者的问题,而是整个新闻队伍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样枯燥无味的稿件能从记者手里通过编辑,再到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到总编审稿并发表出来,每个环节都严重忽视了最基本的“传播效果”和“可读性”,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

不仅仅是日报、晚报存在这样的问题,都市报在报道时政类新闻时也有类似情况。而今报纸已经不再是宣传工具,而是市场化的产物。消费者不买账,报纸广告、发行就不会好,报纸就卖不出去。加上现在来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多重竞争压力,生存会越来越难。写的东西枯燥无味,没有价值就没人看,这样的东西无论是宣传还是新闻,效果统统是零。用《北京青年周刊》上的一句话来说:“不以好看为目的的写作都是在‘装’。”

因此,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提出了正确的新闻改革方向,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又提出了具体方法。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改懒惰为勤奋,才能真正接地气,才会下笔如有神。

笔者所在的《锦州晚报》从上到下深入扎实开展“走、转、改”活动,报社重新制定了稿件评判标准:对于编发通讯员稿件的记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不仅稿子不发,还要开会批评教育;对于参加会议“扒”材料而没有采访痕迹的稿件将降低评分等级,从A稿降低到C稿或者D稿;对于深入居民生活、到现场采访的新闻不但提高等级,还会加大月评奖励;提出政府会议材料更要强调可读性,对于政府的政策要加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便于受众准确把握理解。此举目的在于让记者把真实性、可读性摆在第一位,真正搭建起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

体验式新闻不应是“走转改”的全部

在“走转改”的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形式主义不容忽视。相当多的新闻单位把“走转改”仅仅理解成为体验式新闻。比如跟着工人下了几天井、当“城管”、体验锅炉工生活等。这当然是一种走基层的形式,但绝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把这理解成为走基层,那就是对走基层的一种片面理解,可能会让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钻了空子,甚至可能会有作秀之嫌,无法达到转变作风的目的,更无从谈起改文风了。

“走转改”应成为新闻工作的常态,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的良好习惯,不应变质。如果衡量是否落实“走转改”的标尺仅仅是是否上了栏目、是否发表了“我与某某一起体验某某行业”这样的文章,那显然会使“走转改”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一些弄了很多体验式文章的记者很可能会投机取巧,报上去一大堆体验式的稿子,但一些人体验之后照样是新闻现场不去,依旧在会上“扒”稿子,依旧靠通讯员“喂”稿。而那些整天跟基层群众打交道,了解实际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无论是火灾、水灾、车祸,抢险救人都亲临第一现场的记者却因为没有写体验式的文章而报不出“走转改”的材料。

所以,真正的“走转改”不应该只看记者写了多少体验式文章,而是应该看记者在工作期间,有多少次亲临现场,多少次在会议上“抓”出了新东西,更应该看看这位记者的采访是不是有理有据,是不是有充分的事实说服力。

在考察“走转改”的成果时,不妨找出一段时间的报纸,或者抽查一段时间的电视节目,或者找来以前的报纸和电视节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有了清新之风,看看有多少新闻是来自基层的,有多少新闻是枯燥无味的,有多少是真正反映群众生活的,是否做到了上下通气儿。

猜你喜欢
走转改文风通讯员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故事细节语言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
改文风:要从创新“说话”方式开始
改进文风贵在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