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高 方 左志新
6月28日,本刊记者应邀赴武汉参加《湖北日报》创刊65周年活动,当日上午参观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于2013年11月成立的全媒体指挥中心,荆楚网总编辑张先国介绍,这里是集团实现媒体融合与信息技术无缝对接的重要根据地,在观看现场演示之后,记者深感该集团对新媒体发展的重视与创新探索。7月1日,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成功挂牌。荆楚网作为全国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备受业界、学界的关注和瞩目。它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期间又经历了哪些革新?记者于发布会上再次见到了荆楚网总编辑张先国,并请他讲述了荆楚网的改革宏图。
《传媒》: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又逢《湖北日报》创刊65周年,荆楚网选择这样的日子登陆“新三板”,请问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张先国:7月1日对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来说,对于荆楚网来说,对于我个人及团队来说,真的是个特殊的日子。对于集团来说,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从此开启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进入资本市场的新时代;对于荆楚网来讲,作为全国首家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登陆了资本市场,从此要更加高规格严要求地在资本之路上前行;对于我个人以及团队来讲,从5月30日递交材料到6月25日接到允许挂牌函仅仅用了25天时间,这在企业上市的时间进度上算是创造了个奇迹。
另外,今年还是荆楚网成立十周年,所以2014年7月1日对于荆楚网人来讲,意义非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要感恩长期指导、关心并支持荆楚网发展的湖北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和相关部门,以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领导与同事;感谢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的领导和专家们,给荆楚网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帮助,我们才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挂牌成功;还要感谢长期以来为荆楚网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以及包容、爱护我们成长的受众。
《传媒》:荆楚网为什么选择在“新三板”上市,而没有选择主板?
张先国: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战略构想是做上市集群,让成熟的业务板块先“富”起来。荆楚网就做了集团先“富”起来的排头兵,随后还会有好几个业务板块要筹备上市计划。目前企业做上市,创业板也好中小企业板也好,排队现象非常普遍。打个比方,你现在申报的话要排到两三年以后,像新华网就一直在排队。针对这种情况,“新三板”应运而生,他的定位是做中国的“纳斯达克”,有一股980多元钱的最贵的股票在那里。荆楚网选择在“新三板”上市,第一解决的是不用排队或少排队的问题,第二,“新三板”更加适合成长型企业。企业在主板上市,重在看企业的历史业绩。而“新三板”重在看未来,他们的审核方式也不同。他对企业的历史利润要求不是很高,对新媒体企业也是比较欢迎的。另外,“新三板”同样可以获取资金、定向发行。最近,主管部门出台了鼓励互联网企业转板的优惠政策。按照我们集团董事长邹贤启的话讲:“一步一步地把实力做大做强了,再去国外上市都行。”
《传媒》:在上市过程中,您认为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张先国:前面已经讲过,对于集团来讲,这是第一家上市的业务板块,属于“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对于我个人来讲,以前一直在做文字工作,也没有相对成熟的上市经验。按照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上市方方面面的要求,从准备材料、财务审计、发行人关系、企业结构等方面都让我们做了回学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配合中介机构来做准备。以前不规范、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我们也积极地做出调整。比如,在很早之前荆楚网是属于集团的一个部门来管理,公司的独立性不够,导致决策速度有限。我们通过前期筹备上市工作,将荆楚网通过改制的方式,使其更好地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上市不仅仅是企业资本的扩充,更是借助外力改变我们的机制,使企业内部更加规范化、结构化,使企业疏通了自身的“内循环”系统,起到了“活血化瘀”的功效。
《传媒》: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荆楚网如何适应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又实施了哪些新的理念和创新举措?
张先国:如今,新媒体市场的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自2012年我来到荆楚网之后,在集团领导的指导下,对荆楚网进行了一系列革新。
一是对荆楚网进行改版。2012年5月28日,荆楚网首页全新改版,以清新的阅读界面带给网民轻松的浏览体验,增设并搭建了一系列的栏目、频道与平台,更加突出新闻、互动、服务、资讯等内容,为政府与网友间搭建起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推进了湖北精神文明建设,展示了湖北的美好形象。
二是对荆楚网进行改制。将现有的频道业务成立公司,再将公司进行整合。现已形成3个业务部门、5家全资子公司、3家控股子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平台。业务涵盖网站、手机报、电子杂志、户外媒体、动漫、移动客户端、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专业软件研发等领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媒体发展路径。下一步,我们还准备整合集团子报子刊的新媒体业务。
三是对荆楚网进行创新。传播平台方面,《湖北手机报》订阅用户已破500万,“神码”用户规模达70万,“东湖社区”注册用户破100万,《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和荆楚网官方微博“粉丝”超110万。传播形式方面,2013年5月18日,荆楚网首次利用全媒体指挥中心直播“沌阳高架桥拆除爆破”,成为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首家完成全媒体直播的网站。以“神码”为纽带,与集团所有媒体建立日常供稿机制,全年刊登视频新闻1000余条,真正地使传统报纸立体起来。
《传媒》:那么在这些公司中,办得最有特色的有哪几家?其优势是什么?
张先国:这些公司都很有特色,但按照业务创新性来讲,我认为最有特色的还是荆楚网、楚天尚漫、楚天神码和互微网。荆楚网是湖北省唯一的重点新闻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超2000万,七获中国新闻奖,在全国省级新闻门户网站中名列前茅。楚天神码最初的创想是马化腾的建议,着重探索二维码的开发和应用。从最早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发展到横跨传统纸媒、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新闻客户端,用户量现已达70万,是湖北省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媒体平台。楚天尚漫是湖北省内唯一以新闻动漫为核心业务的文化企业,也是党报集团中首家与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厦门)签约的企业,最近筹备与中国电信的动漫基地签约合作。漫画说新闻、漫画讲新闻,通过一幅幅图来揭开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读者看起来既轻松又非常深刻。我们创作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漫画,网络点击率破200万,其中8幅作品入围2013年中纪委“廉政漫画作品大赛”,成为了全国获奖数量最多的动漫企业。互微网通过我们自己大数据的抓取技术,聚合微博、微信信息资源,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对热点事件、话题能够做出深度观察与报道,通过互微网抓取、整合的技术手段,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原创产业。
全媒体指挥中心
《传媒》:荆楚网的这些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哪些成果?
张先国:整体效果是显著的。首先,在经营收入上实现了稳步增长。2012年我接手荆楚网时,净资产是8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再发展,现在的净资产是5000多万元。其次,在发展路径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通过策划“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走进中国农谷”“失独母亲梦想秀”及多场车展等活动,网站的经营活动增多,加强客户黏性,赢得了客户信任。通过探索“一频道一公司”的发展模式,网站重点频道发展迅速,如以金融频道为平台,合资成立的湖北楚天鑫融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营收可望过千万元。荆楚网通过举办新媒体产品展示会,开展对外有偿服务,现场签约达1100万元。
《传媒》:您从新华社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个人角色的转变,最大感触是什么?
张先国:对于我个人来讲,主要是实现了从新华社湖北分社副总编到湖北日报集团总编助理、从记者到编辑、从采编到经营人员这三重身份的转变,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成就感非常实在。过去我在新华社写内参,还去中南海见了国家领导人,写内参写到这个程度,也算是达到高点了,但那种成就感不能和别人讲,只能悄悄地藏在心里。在新华社做记者的成就感,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个体的体验,很多时候还是处于出谋划策的层面。比方说,当年我参加在新疆调研西气东输,该调研成果后来转化成了国家政策,但那种成就感你不能宣传,因为决策权在中央。现在来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工作,这种成就感变得很直接、很实在,带着自己的团队,大家一起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上市,这种成就感是由内而外的,我想做企业的魅力也在于此吧。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地方媒体生存太难。现在我们面临两重压力,一个是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等“大鳄”靠着强大的资本优势在做“圈用户运动”,我们的“神码”在千辛万苦地做推广,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一冒出来,真的很崩溃,从资金上根本不是对手。第二是以这届世界杯为标志,中央媒体靠着自己的垄断地位在做“圈用户运动”,别的媒体有资本也不是对手。中央级媒体采访上的垄断、经营上的垄断相较于地方媒体形成了其最强劲的竞争优势,这是非常残酷的。我们只能坚定一条路:多做区域化、本地化、社区化的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传媒》:荆楚网经过近两年发展,进军资本市场、引入战略投资,开启了荆楚网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荆楚网对未来发展有怎样的规划和思考?
张先国:在体制改革上,加快推进网络公司改制步伐。我们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标准,不断完善荆楚网及各子公司业务架构,明确各公司职能、目标、任务,加速发展。在管理体制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内容建设上,不断地探索新技术运用,增强全媒体原创新闻的采编能力和传播能力,进一步优化网站内容结构和表现形态,使访问更便捷,页面更友好。在经营工作上,进一步完善产品形态,加大营销力度。加快推广舆情预警处置平台,加大公益动漫、创意动漫和动漫产品的策划营销力度;完善“一频道一公司”发展模式,计划以房产、汽车频道为业务核心,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加大电子商务公司的发展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未来5年,荆楚网将全面实施全媒体融合战略、多品牌集群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打造强势新媒体集团,壮大综合经济实力。同时,用抓工程的理念谋划工作,用抓项目的办法推进工作,实施精品工程、覆盖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确保新媒体事业快速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