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的“矛盾”思想

2014-06-19 03:44郭小说
求实 2014年5期
关键词:矛盾毛泽东思想

[摘 要]“矛盾”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毛泽东的哲学就是矛盾哲学。毛泽东一生重视矛盾,并重视运用矛盾分析法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总结其一生的经历,从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性质开始,到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成也矛盾,挫也矛盾”。因此,梳理毛泽东有关“矛盾”的思想,学习其经验,吸取其教训,对于今天处于各种社会突发事件多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时期的中国,我们党应该以何种智慧领导中国人民正确地处理这些社会矛盾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矛盾;思想

[中图分类号] 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5-0016-05

[收稿日期]2013-12-11

[作者简介]郭小说(1983-),女,河南濮阳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矛盾”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毛泽东的哲学就是矛盾哲学。毛泽东一生重视矛盾,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矛盾哲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重视运用矛盾分析法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总结其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成也矛盾,挫也矛盾”。对其“矛盾”思想进行梳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辩证法的实质

毛泽东在他的哲学著作《矛盾论》的开篇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1](P299)矛盾即对立统一,成为他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在实践中,他运用此法则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矛盾论》中通过对比两种宇宙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涵,即“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1](P301)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看,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1](P336)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后来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看法和理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1](P302)毛泽东善于观察和分析事物的各种矛盾运动,并根据分析,提出各种解决矛盾的方法。他非常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并指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对于应用辩证法到客观现象的研究的时候,总是指导人们不要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而必须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的矛盾、矛盾各方面的具体的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1](P319)

毛泽东进一步论述了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其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1](P322)。即使在同一矛盾内部,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在矛盾中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但这种情形不是固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毛泽东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例,来说明重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重要性。“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1](P325-326)毛泽东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的重要性,就在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但是由于在他后来的思想发展中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重要性而忽视生产力的基础性作用,犯了许多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极端排斥资本主义的政策上的错误,使得中国的建设走了弯路,遭受了挫折。

当然,这也与毛泽东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问题上过分强调斗争性有关。他认为:“矛盾的斗争贯串于过程的始终,并使一过程向着他过程转化,矛盾的斗争无所不在,所以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1](P333)毛泽东一生都坚定地推崇自己的矛盾分析法,并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学会这个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并推断革命的将来。”[1](P308)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20世纪5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三大事件:一是斯大林事件;二是波兰事件;三是匈牙利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为什么自称没有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动乱?这些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等等。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党和国家面临着如何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问题。国内外复杂的社会现实环境给毛泽东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提供了契机。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斯大林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并且持“完全适合动力论”,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完全适合。他在1938年发表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是,当时苏联社会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苏联社会已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道义上是完全一致的,而且这种一致和团结就是苏联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显然,“完全适合”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辩证法。后来,苏联社会的现实发展使得斯大林不得不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也有矛盾”。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完全适合”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意义上来理解的,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仿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决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增长的现象。他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重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P602)斯大林在晚年著作《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着重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指出:上层建筑同生产力不直接发生联系,不构成一对矛盾,上层建筑“通过基础的中介同生产仅仅有间接的联系”。他在逝世前一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也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他还远没有达到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做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提出来的高度。

毛泽东认为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就是早期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以及晚期虽然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但从根本上还是没有认清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与斯大林不同,他用“矛盾动力论”代替了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对社会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态度非常明确。第一,肯定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天真的想法”,“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不懂得在不断地正确处理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将会使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团结日益巩固。”[3](P204-213)第二,阐发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1](P302)“当马克思、恩格斯把事物矛盾的法则应用到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于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及思想等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阶级社会中,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1](P317-318)矛盾的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矛盾所引发的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在解决这些矛盾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是推动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运动的不竭动力。

(二)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早在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历史决议中就已经指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旧中国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的矛盾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运动顺利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概括起来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这个矛盾。这个决议非常明显地指出阶级矛盾已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对于我们党实现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到发展生产力的转移直到今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但是,由于1957年整风和反右斗争运动愈演愈烈,以致在同年9月20日~10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将八大决议中提出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后的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改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4](P595)的错误认识。这一认识的转向,与毛泽东个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转向是分不开的,他在这次会议前和结束时都对两大阶级和两条道路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加以强调,“阶级斗争”从这时起已经开始占据毛泽东思想的中心,这也为他晚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引导中国人民发动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的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埋下了隐患。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3](P214)又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行的规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3](P373-37)其中适应是主要的方面,不适应是次要的方面。而且他还进一步分析了两对矛盾如何运动,辩证地指出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不是绝对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毛泽东不仅明确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区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旧社会矛盾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基本适合的,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因此,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就不需要通过社会革命,而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式。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有其特殊性,毛泽东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他强调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还要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适合的环节和方面、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还要改革,生产关系搞得不对头,就要把它推翻。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5](P319)

(四)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处理方法。

毛泽东在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现实,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接着还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应该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而在以往的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是对抗性的,往往通过阶级斗争的爆发表现出来,而人民内部矛盾则处于次要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情形大不相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敌我矛盾退于次要地位,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毛泽东在指出两类矛盾的性质之后,还辩证地指出,这两类性质的矛盾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毛泽东指出:“在一般情况下,人民内部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或者失去警觉,麻痹大意,也可能发生对抗。”[3](P211)敌我矛盾可以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对抗性的矛盾也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关键看条件是否成熟,方法是否得当。

毛泽东进一步针对不同性质的矛盾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他强调民主的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原则,要用民主、说服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它向不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他还在各个具体领域制定了一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如在经济管理体制问题上,强调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在所有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问题上,提出要实行中国的“新经济政策”,即可以先消灭资本主义,再发展资本主义;在处理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上,采取“国家调节、综合平衡”的方针;在处理社会群众的利益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在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问题上,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思想文化问题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党群关系问题上,采取整风与教育的方法;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各民族团结平等的方针,等等。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这些思想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尚不成熟和稳定。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是深刻的,它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武器。但他在晚年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矛盾时,没有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由此造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

三、毛泽东“矛盾”思想的简评与当代意义

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矛盾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哲学思想。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运用矛盾哲学和阶级矛盾分析法从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性质入手,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使我们的革命得以利用矛盾“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保证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矛盾”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他著述了一篇又一篇平实而又充满哲理的文章,如《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等,奠定了他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运用矛盾分析法,拨开重重迷雾,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人民在无边的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坚定了必胜的信心。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矛盾”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毛泽东又写了许多篇著作,最著名的有《论持久战》、《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论联合政府》等,一边用理论指导中国革命,一边又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是毛泽东“矛盾”思想形成体系的辉煌期,他的“矛盾”思想见诸他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中,主要有《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做了艰辛的探索。不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范畴,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及其运动规律,并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处理不同性质的、不同领域矛盾的科学方法。

从总体上看,应该说,毛泽东的“矛盾”思想已经为我们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矛盾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他对某些矛盾问题的理解存在偏颇,在做出正确分析后又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突出表现在,他在矛盾问题上,忽视统一性,过分强调斗争性,晚年用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代替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解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甚至提出“自下而上发动群众搞阶级斗争,搞政治挂帅,调动六亿人口的积极性”;在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上,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过分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后,就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上强调“一大、二公”,彻底铲除一切私有形式,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为地提高公有化程度;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放弃了党的八大作出的正确决定,又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当作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必须进行一场政治、文化大革命。

当然,要正确地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就要把它放在当时产生它的历史时空下,否则就不能作出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毛泽东的“矛盾”思想作出相对正确的评价,也应如此。由于毛泽东一生的大部分经历主要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斗争”是他生活时代的主旋律。国内和国际形势的严峻使得中国共产党时刻不敢懈怠,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冷战形势下的西方国际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的排斥,使得我们党的领导人不得不警惕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西化。再加上苏联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增强了党保护艰苦斗争取得的成果——新生政权的信念。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行动的初衷是好的,只是由于后来“四人帮”的鼓动和混淆以及党内个人崇拜之风的盛行,使得他的思想最终走向片面化,结果违背了初衷。他的功绩离不开产生它的历史环境,他的错误也不能单单归咎于他个人,无论是成还是败都是客观实际和主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既不能神化毛泽东,也不能丑化毛泽东,而应本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态度,从其思想中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更好地为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服务。

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社会,也是一个矛盾错综复杂、问题层出不穷的社会。全面的社会转型意味着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意味着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也意味着旧矛盾的解决和新矛盾的产生。因此,可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非常态状况下的多种矛盾相互交错的社会时期。社会转型逐渐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思想体系,引起了新旧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观念上的交锋或冲突,使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新旧体制之间、主流与多元之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还突出地面临着如何应对我国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趋势。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行业差别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职工下岗、“三农”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群众就医难、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过度开发等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系列急需执政党认真及时处理的复杂矛盾,只有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解决的合理办法。

毛泽东的“矛盾”思想,无疑为我们党解决新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教训。我们党在处理当下的社会矛盾时,首先应该坚持矛盾和对矛盾的解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的观点,抱着直面矛盾、积极解决矛盾的心态,而不能害怕矛盾,逃避矛盾,更不能掩盖矛盾。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较毛泽东时期总体来说没有太大的改变,发展生产力仍然是目前的中心任务,但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领域改革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瓶颈。目前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大部分都是因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教育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改革的步伐而引发的。毛泽东在论述社会基本矛盾时提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启示我们,不要片面地、单纯地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重走西方国家发展的老路,而要兼顾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和精神家园的建设,走一条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时,也要吸取教训,不能把人民内部矛盾上纲上线,采取过激行为,把一些由于经济利益问题引起的矛盾政治化,从而把非对抗性的矛盾引向对抗性的矛盾。在处理各种具体领域的矛盾时,毛泽东提出的各种具体的方针政策仍然适用。在和平与发展作为主题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在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又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立了新理念,为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是对毛泽东“矛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王家芬

猜你喜欢
矛盾毛泽东思想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矛盾的我
1949,毛泽东点将
“矛盾多发”可怕吗?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