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丽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对齐白石“兼工带写”技法的认识与探索
韩海丽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兼工带写”是齐白石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以粗放见精微的艺术神韵、“不似之似”的审美情趣独树一格,为传统花鸟画注入蓬勃生机。如何以一种独特的构思和形式,赋予“兼工带写”新的生命和意义,是创新中国画的关键。文章从技法成因、笔墨运用、意境表达三方面对齐白石“兼工带写”艺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掌握这种技法的精妙之处并熟练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实践中。
齐白石;兼工带写
齐白石早年作画极度注重写实,尤其强调对现实的体验和感受,其工笔设色作品笔法精致、一丝不苟,博得了百姓的普遍喜爱。后来齐白石逐渐认识到这种表现手法存在弊端,那就是过于形似会限制“神”的表现力,因此西安之行后他萌生了学习八大山人画风的想法,由工笔转向大笔写意,然而这种冷逸风格不再被大众所赏识,艺术上的冷遇使齐白石意识到自己的画风亟待变革与创新。于是,后来他听从了友人陈师曾的建议,决定以吴昌硕的艺术为借鉴,探索研究,开辟自己的艺术新路。
齐白石的变法,主要在于摆脱过去“形似”心理的羁绊,转而重视笔墨精神的独立性阐发,从而扫除凡俗的形似层面,达到“不似之似”。他一面注重吸收融汇文人艺术的精华,同时又没有因为对笔墨原则的坚持而抛弃观察与写生的习惯,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创造在于于似与不似之间展现作品神韵,获得状物与抒情的统一。而兼工带写的画法,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神似”的矛盾。
笔墨是中国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特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韩拙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中国画特殊的形式美是通过笔墨呈现的。齐白石的作品,表现出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齐白石常以金石、书法的笔法入画,笔墨简练洒脱却含隽永意味。与友人论画时,他曾提到:“用笔前要和小儿女一样细心,要考虑是中锋还是偏锋,还要注意疾、徐、顿、挫来描绘对象,下笔时要和风云一样大胆挥毫。”可见齐白石笔墨造诣之深。
齐白石工写一体的“工虫花卉”,将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恰当地、和谐地呈现在一个画面上,妙夺天工,意趣盎然。“画花卉必须有虫鸟陪衬才更生动”、“余作画每兼虫草,则花鸟自然有工致气”。草虫部分用细笔淡墨勾画渲染,用笔工细而不板滞,用墨洁净且灵活自如;花卉部分则以充满张力的笔触豪放挥洒,笔墨酣畅,醇和质朴,浑然天成。另外,纵观每幅画的整体色调,意笔花卉和工笔草虫都存在色彩上的关联,可见白石老人对于画面的形象组合是经过认真推敲的。《枫叶寒蝉》是齐白石兼工带写的笔意,通过粗细对应、大小对比、红黑映衬,体现了妙夺天工的自然之趣,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不绝的享受,是齐白石阔笔花卉与工细草虫巧妙结合的成功之作。
宋代苏轼曾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创新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齐白石在艺术创作中也追求似与不似的境界,他认为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外在体现,意在传达出似与不似的妙趣。作品《枇杷》的题款即体现了他对似与不似的理解:“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蕉叶秋蝉》是齐白石兼工带写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中,他将不似之似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寥寥几笔的残缺蕉叶预示着秋季万物萧索的孤寂景象,出人意料的构思,打破了传统审美观对“美”的理解,笔墨运用体现了作者真实的感情流露,整幅画给人以简洁单纯、自然生动、韵味十足的印象。
诗情画意是中国历代画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山水画家郭熙曾说过:“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合流,不仅是艺术种类在精神上的契通,而且是“文人画”审美情节在艺术中的体现。作为一名深受文人艺术熏陶的艺术家,齐白石跟随“诗画一律”的潮流,常常以耐人寻味的诗句表达画中意趣,深化画面主题。《枫叶寒蝉》中“霜叶丹花红不如”的题款使“万山红遍”的优美景色得点睛之妙。《草虫图册》之八“油灯飞蛾”题写“剔开红焰救飞蛾”,则是白石老人独特审美观和仁慈之心的体现。“情趣是生命的表现,生命的欢乐方式,能表现生命情趣的画家是富于爱心、敏于生命欢乐的人。”
在齐白石绘画艺术中,“兼工带写”表现出诸多不同于传统绘画技法的特质:工与写的极端合成、粗放见精微的韵味、不似之似的意笔。“兼工带写”的艺术表现形式为齐白石的作品带来独具特色的美感,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要求,对创新中国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李运亨,张圣洁,闫立君.陈师曾画论[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8,(3).
[2]葛路.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3]李祥林.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齐白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晓梅.齐白石书画鉴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
[5]蔡显良.二十世纪中国绘画赏析[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6).
J212
A
1005-5312(2014)05-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