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与孩子和平共处

2014-06-17 02:48刘建鸿
为了孩子(3~7岁) 2014年6期
关键词:东东叉车生气

刘建鸿

【故事】

表弟东东要在小鸿家短住一段时间。小鸿和东东一起玩,经常会起争执。

一天下午,妈妈在厨房里忙碌,听到客厅里外公大声地喊:“小鸿,怎么又抢东东玩具了?当哥哥的要让弟弟!”

“不让不让,是我的!”小鸿声音也不小。

妈妈赶紧从厨房里出来,走到小鸿面前,蹲下来,问小鸿: “小鸿,外公说你又抢东东的玩具了。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小鸿说:“是东东拿了我的小叉车,不肯还给我。为什么外公什么事都要我让着弟弟?”

妈妈:“你刚才不是答应借小叉车给他玩吗?为什么又要拿回来?”

小鸿:“因为他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了。”

妈妈:“那你就那样抢过来,你觉得东东会有什么感觉?”(帮孩子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

小鸿:“我才不在乎他生不生气呢,因为小叉车是我的。”

妈妈:“你抢小车的时候,东东做了什么?”(帮孩子思考行为的后果)

小鸿:“他推我!”

妈妈:“那你有什么感觉?”(帮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

小鸿:“生气。”

妈妈:“还有什么感觉?”

小鸿:“委屈!”

妈妈:“你生气,东东也生气,你能想一个你们俩都不生气的方式来拿回玩具吗?”(头脑风暴,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方法)

小鸿:“告诉你,让你帮我要回来。”

妈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鸿:“我可以请他给我。”

妈妈:“那样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呢?”

小鸿:“他会说不。”

妈妈:“他可能会说不。那你还能想到什么别的办法拿回玩具呢?”

小鸿:“我可以让他玩我的红色小赛车。”

妈妈:“很好,你已经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试试看。不过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吗?”(假如计划不顺利,还可以怎么做)

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小鸿已经走到东东的身边,对东东说:“我的小赛车给你玩好吗,叉车换我玩。”

东东的头转到一边,拒绝道:“不。”

小鸿想了想,又说:“那我开赛车,看,这是赛道,我的赛场跑几圈后,你可以帮我一起换轮胎吗?”

东东眼睛一下子发亮了,二话不说把叉车给了小鸿,两个小家伙迅速又玩到了一起,不一会儿就听到了他们的笑声和叫声。

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如何通过沟通协商来处理同伴间的争端和冲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进入青少年期后,同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因此在早期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有着现实而迫切的需要。

当孩子遇到与同伴争执时,如果可以自己解决,不妨让他们自己去“练练兵”,探索在人际世界中该如何相处。倘若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孩子还不具备解决能力(如文中的例子),家长可以用下面几个步骤引导孩子学习掌握社会交往能力:

1.首先得了解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其实孩子之间的大小纠纷也不好处理。哭的孩子不一定吃亏,抢东西的孩子也未必一开始就无理。传统中国社会多通过“长幼有序”来要求孩子,“大的要让小的”这样的台词会经常出现在“维和”的家长嘴里,但这可能让低龄孩子产生“被特殊照顾”的优越感,也会让大的孩子感到“委屈”和“不公平”。文中的外公正是用“让弟弟”来要求小鸿,如果妈妈没有了解事情原委就附和外公的批评,小鸿可能会加深对成人群体“仲裁不公平”的感受,对东东也有更大的愤怒。

也有些家长会用“折衷”的方式来处理,让孩子各退一步(“哥哥要让给弟弟,弟弟也该尊重哥哥”)来解决问题,甚至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玩具归属(谁“抽中”,谁就可以先玩),前者容易陷入道德说教,缺乏解决问题之道;后者操作性虽强,却对公平协商无益——有些小朋友因此学会了不管有没有理先抢再说,抢不到还有“抽中”的机会。

2.帮助孩子体察别人的感受。

在遇到孩子们“争抢”玩具的时候,家长们通常会制止孩子的行为或要求道歉,“不要和弟弟抢”或“快和弟弟说对不起”,但很少借这个机会让孩子体察他人的感受。运用成人的权威或许能暂时制止孩子们的行为,或强迫孩子“言不由衷”地道歉。若孩子缺乏对他人内心感受的体察,无助于真正内在地提高亲社会行为。

建议家长在平时,比如晚餐时间,和孩子做些情绪词汇的练习,教会孩子试着使用诸如“高兴”、“生气”、“沮丧”、“骄傲”等与情绪有关的词汇。家长可以先示范,“每个人说一件今天发生的让你高兴的事”或“说一件有趣的事”(先营造轻松的气氛),再“说一件让你难过或沮丧的事”,比如“爸爸今天开会时发现忘了带资料,感觉很沮丧。”这样的日常练习,一方面家长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的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孩子练习情绪表达,体察他人的感受。

3.帮助孩子体察并表达自身的感受。

文中妈妈让小鸿说出自己生气的情绪,并进一步询问“还有什么感觉”,鼓励孩子尽量多地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可以让孩子体察到多种情绪可以并存(“生气和委屈”)、情绪有暂时性(文中小鸿后来和东东玩的不错,他会察觉生气是暂时的,会变化的)、对同一件事不同人感觉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不同(文中“争抢玩具”时东东和小鸿都很生气)。

如果孩子缺少情绪词汇,家长开始可以试着帮孩子表达,平时可以借用图画书或动画片和孩子做些情感表达的练习,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比如看《托马斯小火车》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摄影师给大家拍集体照时,旁边的小火车突然跑上来,挡住了托马斯的脸,如果你是托马斯,那时会有什么感觉?”

4.让孩子预估行为的后果。

孩子往往追求短期利益(把车抢回来),对将来的事态演变预估不足。其实因为争抢而失去小伙伴或者因为争抢而招致成人的批评,也并非孩子所乐见。家长可以让孩子“预估”每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东东推他”)以及他人的反应(“生气”),并进而询问是否有“都不生气”的其他解决方法?

5.头脑风暴,推动孩子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案。

方案越多样,解决的策略越有可能“最优化”。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行为模式,比如攻击倾向强的孩子惯于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怯弱的孩子往往通过退缩来回避问题。推动孩子们思考更多不同的策略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找到更优的解决之道。在这一阶段,父母要特别注意,无论孩子说出何种方案,都应暂时“接受下来”、不作过多评价,鼓励孩子产生更多的方案(如文中小鸿想出的第一个方法是“告诉妈妈,让妈妈帮我要回来”,小鸿妈妈虽未必赞同也接受下来)。如果听到不合适的马上批评——“这怎么行?!”孩子方案一下就被否决就不愿意再想了,如果听到合适的方法表扬“这个想法很好”也并不妥当,因为孩子很可能就不愿意再想更多方案了,万一到时家长所认为的“很好的方案”执行不顺利,孩子又会作何感想呢?合适的做法可以如文中小鸿妈妈那样——接受并鼓励孩子尽可能给出更多的方案,“嗯,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6.仅仅想出方案还不足以保证顺利实施。

孩子容易低估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旦事情和计划不同,他们容易受挫生气或沮丧放弃。文中小鸿妈妈让孩子假设“如果他不同意交换,你还有什么好主意吗”,多了“预案”,计划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思考计划和预案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计划性、条理性和抗挫折能力。通过自己思考,有“备”而去,获得成功(文中小鸿“兵不血刃”地拿回了小叉车),这就能大大增强孩子面对同伴冲突时解决问题的自信。

孩子的情商与社会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养实践中,家长千万要记住,“孩子才是感受和思考解决同伴冲突的主体”,家长或老师若越俎代庖“帮”孩子解决了问题,孩子有了依赖性,就没有真切地体察他人和自己的感受的机会,也没有自主地思考和计划的机会,自然也无从真正提升孩子的社会能力。

猜你喜欢
东东叉车生气
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东东“闯关”记
叉车加装推拉器属具的探讨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基于TRIZ与可拓学的半自动手推叉车设计
生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