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美食、美景总是广受欢迎的主题。我们闲暇时打开手机,看到朋友们分享的旅途画面,自己的身心也不由受到感染和鼓舞,抬手点“赞”几乎是个下意识的举动了。但也不尽然。我就有这样一位酷爱游览名胜的朋友,他在微博上展示的旅行即景,常常让我大皱其眉。
这位朋友每隔几个月就会出游,其间免不了将大量亲自拍摄的照片发上微博“刷屏”。美景本来足以悦目,但他在照相时却喜欢采用最标准、最刻板的角度,好像是给各地风物拍摄了一张张“证件照”;而照片的附言也多是古人在相关名胜的传世题咏和著名言论。无论图文,效果都极其普通、常见,偏偏又总是从他的微博上汩汩涌来,难怪相识的朋友们都有点儿不胜其烦,乃至威胁要“果断取消关注”,从此不收看他的旅行实况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旅游体验,才会形成如此乏味的旅行记录呢?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不禁有些困惑;直到前不久,我亲身与这位名胜爱好者一起去湖北襄樊游览,才对他的旅行方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们的朋友雅好文史,出行前深入阅读了与襄樊历史相关的大量资料,可谓做足了功课;因此每到一处景点,他都能在第一时间为大家介绍发生于此的历代轶事:“这是刘备马跃檀溪处”、“这是孙坚被射杀处”、“这是羊公堕泪碑”……并念出最具代表性的诗文以资佐证。可以说,与他同游的过程远比浏览他的微博有趣得多;在岘山的葱茏草木中,他全身心地追摹着古人的体验和感受,一景一物都成了他借以重演千年时光历程的道具。也许,孟浩然的名句“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最适合形容他的游历心境:名胜在他心中激起的情感是萧瑟而壮阔的,虽然他的旅行微博带给读者的感受只能算是庸常而偏狭的。
因此我也秉承“待友以直”的古训,抽空直率地向这位朋友表达了上述意见:他崇古的气度、精深的见识都让人绝望地艳羡,但他在旅程中分享给朋友们的那些照片文字则乏味而不堪推敲。这大概也是当代的怀古旅行者常犯的毛病,他们记录下来的旅途见闻,全都是经过古人的滤光片透射出来的一点儿微光。古典诗学推崇“不隔之境”,强调在物我之间真切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历代诗文中那些为人传诵的咏古之作,恰恰破除了种种隔阂,让今与古、景与情、亲历与追思以完美的比例融汇成不朽的词句。与此相比,今天的怀古者则往往把目光局限在了浩繁故纸中,只能借助古人的视野来理解眼前的景物,失去了打通区隔、真切地呈现所见所感的能力。
我们当下见到的名胜风物,半是古人的遗迹,半是今人的创制;与此类似,我们用以感受理解世界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也既受到历代诗文典范性力量的影响,同时更应被每一次全新的当代体验重新激活和塑造。西晋名臣羊祜登临岘山时曾感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这番话用卓绝的想象力贯穿了宇宙的终始,让人千载之下面对胜迹不得不兴起同样的感慨。在其之后,杜预、孟浩然、欧阳修都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并刷新了羊祜开启的诗意视野;他们的作品是营造岘山非凡气韵的想象力源泉。追踵者若要延续这气韵,也只有像他们推崇的古人一样,以自身的创制重新激活最初的源泉。
听完我讲的这番道理,朋友似有所悟,但也未置可否。好在此后,他微博上的旅行记录变得越来越好看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