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广
(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河北唐山063101)
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以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最高[1]。据统计,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是诱发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原因[2],而冠心病的最早表现是无症状心肌缺血。复方丹参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一般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的治疗,其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还可明显增加冠脉流量。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重要标志物,广泛应用于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3]。脂联素(APN)具有抗糖尿病、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本研究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1.1 临床资料 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06例,均无明显的肺、肝、肾、外周血管等疾患;近3个月未服用维生素B和叶酸。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男33例、女20 例,年龄60~78(68.2±5.4)岁,糖尿病病程6~15(8.3±1.5)a;对照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58~76(67.5±5.1)岁,糖尿病病程 6~16(8.6±1.4)a。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降糖、降压、降脂、钙离子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药物等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270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
1.2.2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5],以心电图表现为主评价治疗效果。显效:心电图ST段异常改变在休息时消失,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ST段在休息时或运动试验时下移,但是回升0.05 mV以上,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或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无效:心电图表现在休息时或运动试验时无变化,甚至恶化。
1.2.3 血浆Hcy和APN检测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抽取肘静脉血5 mL,以1 500 r/min离心5 min,提取血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Hcy,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PN。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1、26、6 例,总有效率为88.7%(47/53);观察组分别为 30、22、1 例和 98.1%(52/5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血浆Hcy、APN比较 见表1。
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改变,如能早期治疗则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6,7]。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有学者认为其可降低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提高血脂转化和清除水平,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 TC、TG、LDL-C 及增加 HDL-C[8]。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口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具有肝素样作用,可立即被血管内皮细胞摄取并结合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位点,可以增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活性,修复长期高血糖损坏的血管内皮细胞[9]。三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液灌注,改善微循环,增加供氧,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作用;还可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血小板活性;增加氧自由基清除,减少氧自由基生成,降低内皮细胞的损伤过程[10]。
表1 两组血浆Hcy、APN比较(±s)
表1 两组血浆Hcy、APN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n Hcy(μmol/L) APN(mg/L)53治疗前 26.3±6.3 4.69±1.06治疗后 19.2±5.1* 6.14±1.33*观察组 53治疗前 27.1±6.6 4.51±1.03治疗后 11.3±4.5△# 8.29±1.42△#对照组
Hcy是重要的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一种损伤血管的氨基酸,其通过促进氧化损伤、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等机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11]。血浆Hcy升高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Hcy显著升高,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合成B族维生素、叶酸、Hcy代谢酶等减少,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初期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影响Hcy的分解代谢[12]有关。有研究显示,血浆Hcy升高对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有促进作用;糖尿病患者在有效的控糖治疗后,在血糖降低的同时,血浆Hcy水平也明显降低[13]。
APN由脂肪细胞分泌,具有抗糖尿病效应。有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血浆APN水平的下降程度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程度相平行。其可能的机制是,APN抑制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而TNF-α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体内酪氨酸活性,从而干扰胰岛素敏感性[14]。APN具有重要的抗动脉硬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APN阻止单核细胞通过巨噬细胞的分化向泡沫细胞转化,通过核因子(NF-κB)与CANP(钙激活的中性蛋白酶)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调控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效果确切,降低血浆Hcy、升高血浆APN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1]刘秋芳,唐爱华,周晓云,等.超敏C反应蛋白整合Tch/HDL-C比值预测冠心病危险度水平[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1(12):1431-1432.
[2]朱燕,阿祥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血脂水平观察[J].检验医学,2010,25(11):843,857.
[3]韩景银,杨文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07-1508.
[4]Matsubara M,Maruoka S,Kaaose S,et al.Decreased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s in women with dyslipidemia[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9,87(6):2764-2769.
[5]穆清.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9):78-79.
[6]孙明晓,国汉邦,蒋蕾,等.2型糖尿病病人脂蛋白亚组分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9):534.
[7]李明志,董光,耿海,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0):67-68.
[8]张雪琨.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作用的超声观察研究[J].重庆医学,2005,34(11):1755.
[9]向柏,方瑜,郑小莉,等.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成药,2007,29(12):1819.
[10]关秀军,邓斌,周旭军,等.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硬化的影响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90-491.
[11]常萍,史清海,葛迪,等.致动脉硬化指数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34-1936.
[12]吴锦丹,马建华,叶飞,等.高同型半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1):36-38.
[13]周衍国,麦瑞林,孙正芳,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功能变化[J].吉林医学,2013,34(22):4440-4441.
[14]崔克勤,苏胜偶,郭雅卿,等.脂联素和PAI-1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12(5):541-542.
[15]Kubota N,Terauchi Y,Yamauchi T,et al.Disruption of adiponectin caus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J].J Biol Chem,2009,277(29):25863-25866.
[16]Okamoto Y,Arita Y,Nishida M,et al.An adipocyte-derived plasma protein,adiponectin,adheres to injured vascular walls[J].Horm Metab Res,2000,3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