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南及周边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探究

2014-06-14 06:32邓宇洋林梦茹叶梓婧
老区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征地现象农户

邓宇洋 林梦茹 叶梓婧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处在人口红利期,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方式也由“候鸟式”循环流动向“迁徙式”永久流动过渡,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的比例在增加。目前代表着农村流动劳动力的主流的“农二代”对土地情结更为弱化,他们更向往城市生活。这群“新生代”劳动力正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寻求谋生”向“追求平等”、“寻求机遇”转变。但这些农村劳动力流动仍是“弃农不弃地”、“离土不离乡”,并以村集体成员资格的权利均分农田。由于种田比较效益下降,主要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农村开始出现承包土地闲置、抛荒、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并呈逐年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始终锁定在“三农”问题上,充分说明“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在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在“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国际研讨会”上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日益认识到土地政策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迄今为止中国土地政策的改革是值得称道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农民工就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不断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但也使得农用土地更多的被荒废,转让等,极大的降低了耕地的利用率。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本就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大批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更使得耕地大面积抛荒,闲置,土地资源遭到严重浪费。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这将会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致命危害。因而如何更加高效、优质、科学地利用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更加科学的规划农村市场和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二、方法与数据说明

(一)指标选取(见表1)

(二)调查方法

为了更好地达到我们的调研目标,完成调研任务,我们采取了科学分析的调研方法,秉承人文关怀的精神,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资料查找与实地调研相融合”的原则,使我们的调研活动更具有科学性、综合性和多样性。我们的调查方法分为:文案调研法,典型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等。

?

1.文案调研法

利用被调研单位内部和外部现有的各种信息,到达当地县政府资料室,统计部门查找当地农村经济和农民经济活动状况的资料,如当地可耕土地的总面积,土地抛荒面积,土地耕种面积,土地集约化生产水平等情况,从获得的资料中分析农村经济当下存在的问题和土地流转的真实情况,为进一步的直接调查奠定基础。

2.入户面访调查法和观察法相结合

调查时按照抽样方案中的要求,到确定的调查对象(农户)家中,按照事先规定的方法选取适当的被访者,依照问卷或调查提纲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访问。考虑到直接访问的局限性,可结合观察法进行调查,比如涉及经济收入状况方面的调查时,可结合被调查对象的衣着,住房等予以修正。

3.典型调查法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土地流转制度,外出务工人员等原则选取典型农户作为调查对象,数量不宜过多,但选取的调查对象要对本次调查内容比较了解。具体可以采用典型调查方法中的开调查会法以及个别访问法。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地区总体分为两部分:

1.江西省赣南山区。赣南山区地形闭塞,下辖的不少村落交通不便,远离中心城镇,属于典型边缘农村地带。这里耕地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利用价值不大,升值空间不高,同时,由于土地的流转制度的不健全,土地在农民之间流转的可能性较小,农村中“有田无人种”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我们项目组的成员主要来自于赣南地区,这一优势方便了我们的问卷发放工作的展开。

2.江西省各地农村地区。为了使调查样本避免片面性,更具广泛的代表性,应使样本采集的点、面、量越广泛越好。在以调查赣南山区农村为主的情况,我们对南昌、上饶等县市的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10份,回收有效问卷444份,有效率为87.06%。

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模式

?

由上述图表可知,江西省赣南地区及周边农村地区的农户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占总样本的42.6%,符合江西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现状。但是在处置结构中,种植农作物的比例不到一半,表明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又为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有将近23.1%的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他人,近四分之一的农民参与土地的流转活动,说明当地土地流转取得一定成效,土地流转在赣南地区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如何进一步扩大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人数,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就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再次,有近五分之一的农民将土地用来建造房屋。这部分土地不增加农民收入,但是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另外,有4.6%的农民表示土地被政府征用。说明该地存在政府征地现象,这又会引发征地补偿,征地土地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有9.9%的农民认为土地存在抛荒现象,说明荒废现象还不是很严重。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土地的生产潜能,使荒废的土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二)各模式下的利用效率探究

1.土地处置方式——种植

?

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户还是将土地用于种植,显然,其种植收益状况成为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据表11所示,约35.8%的农户都处于小规模种植阶段,收益也不多,结合表8可知,大约为3000左右,处于中等水平。而选择“自给自足,无收益”和“大规模种植,收益不错”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8.9%、3.4%,比例较低,说明处于极端的现象极少,尤其是大规模种植的农户仅15个样本,意味着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现象还未能普遍推广,深层追究,人才引进和技术引进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收益不佳的农户也将近占样本的3成,情况并不特别乐观。

总体来看,农作物种植收益状况并不佳。归结原因,其一江西省农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结构,靠天吃饭,机械化和生产技术低下,导致产出率不高;其二规模种植程度低,农业产业化普及程度低,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其三通胀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种植成本增加。因此,种植土地的利用效率还有待提高。

2.土地处置方式——建房屋

?

通过上述分析,有19.8%的农户将土地用于房屋建造,同时农村的小产权房问题一度成为研究热点。在自家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法律是否承认,农户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也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在此用是否拥有房产证进行衡量。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上边记载了房屋的所有权人、面积、抵押情况等等信息。根据表3-3房屋产权证拥有情况频率分析可知,在建房屋的样本中,拥有房屋产权证及没有房屋产权证的比例各占一半。房产证制度未能普及,其缺失是制约土地流转以及保障农户利益的重要因素。

3.土地处置方式——流转

土地处置方式中,仅次于种植农作物的便是将土地流转给他人。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利用效率,又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流转形式,流转价格以及是否有流转土地的打算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表4,5,6所示。

?

从流转形式上来看,与前文土地处置方式中种植占比最大相符,代耕成为最主要的流转方式,占流转农户的49.5%,近一半。其次是出租方式,约37.1%的农户将土地出租给他人,承租人的主要将土地用于大规模种植。真正转让土地的现象极少,仅占10.3%。这说明土地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发达。

?

鉴于土地出租成为江西赣南地区及其周边农村流转土地的主要方式之一,进一步对出租的78个样本的转租价格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按照市场价格收取租金的比例仅占34.8%,表明其流转的市场尚未形成,有待完善。将近50%的农户选择“象征性的收取少量租金”,体现了江西农村淳朴的民风以及传统分享文化的保留,值得庆喜。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并不利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建立一个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根据市场配置资源,有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

?

在调查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对农户未来进行土地流转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究,结果如表6所示。大多数农户 (58.8%)不打算流转土地,认为自己可以处置土地,结合表5可知,即使进行流转,按照市场价格操作的仅占34.8%,因此,流转土地收益低成为农户不愿意流转的原因之一。潜在土地流转农户占比41.2%,只要建立成熟的流转市场和流转制度,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收益率,原本不打算流转土地的农户也会逐渐进入土地流转市场。

4.土地处置方式——政府征地

被调查地区中少数农户的土地被政府征用,在此基础上,对当地征地现象,是否给予合理补偿以及征地用途进行调查,结果如表7,表8,表9所示。

上述结果分析可知,关于政府征地现象可以概括为:

(1)被调查区域存在政府征地现象和不存在政府征地现象几乎各占一半,大面积征地现象极少,仅占7.4%。

(2)政府征地现象中会给予合理补偿的仅占35.8%,比例偏小。政府应该提高农民征地补偿标准,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扩大农民收入来源。

(3)政府征地用途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48%),其次是旅游景点建设及其他,其他包含“建工厂”,“建商品房”。用于退耕还林的比例极小,仅为4.7%,江西环境优美,需要退耕还林的地区是极少的。

(4)政府征地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景点开发,这些都是政府带动经济发展的举措,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意义。政府应运用发展战略眼光,参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但在配置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征地时给予合理的补偿。

5.土地处置方式——荒废

被调查农户中土地荒废仅占10%,为了扩大样本范围,对被调查者周边地区土地荒废状况进行调查。土地荒废现象比例达60.2%,荒废现象不容乐观。欣慰的是,存在荒废现象且荒废土地很多的情况只占其中的9.5%,还有50.7%比例存在荒废现象但土地荒废不多。这一组数据表明,荒废现象普遍存在,但荒废程度并不深,也警醒我们,若不立即采取措施,其荒废程度会越来越严重。提高抛荒土地的利用效率刻不容缓。

?

综上所述,通过对江西省赣南地区及周边农村的土地利用模式及利用效率的调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从土地利用现状中可以看出,农户主要是小规模的,一家一户地种植农作物,经营效益并不高。

(2)由于流转制度不完善和流转租金价格确定方式不规范,农户之间流转土地的情况并不普遍,即使有土地限制抛荒,也不打算流转出去。

(3)同时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土地抛荒现象比较严重,这是由于一方面家中没有多余的精壮劳动力去开垦种植荒地,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种田的收益低下。

(4)在其他的来源方面,转租租金的收入不高,政府征地的补偿款有限,其他服务业收入比重较低,这都导致农户收入的有限。

四、总结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江西赣南地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及利用效率状况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农村用地配套制度不健全以及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应该扩大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民的生产环境;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扩大对于医疗、社会保障和教育的支出力度;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二)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规范管理土地流转的价格。公开土地流转的信息,规范流转各个主体的行为,建立确保土地使用权的产权制度。

(三)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户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生产技术,提高农户的劳动生产率,并将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宣传政策力度的加强相结合。

(四)扩大政府补贴的范围,加大技术、资金支农的力度,让广大农民真正收益。坚持粮食收购价格和良种补贴,并加大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器械和合作社的补贴。大力给予农户们技术支持、土地利用支持和财政资金支持。

[1]Masao Kikuchi& Yujiro.Hayami Agricultural Growth against a Land Resource Constraint: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Japan, Taiwan, Korea, and the Philippine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78.

[2]Charles D Brocket.Land, power, and poverty:agrarian transformation and political conflict in Central America[M].1990.

[3]Benjamin,D.Can Unobserved Land Quality Explain the Inverse 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5, (1).

[4]Cynthia S.Simmon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Land Conflict in the Eastern Brazilian Amazon[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4,(1).

[5]Hans MAmman& Anantha Kumar Duraiappah.Land Tenur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in the NarokDistrict in Kenya [EB/OL] .http://papers.ssrn.com.

[6]李燕凉,杨眉.外国和台湾地区的农地改革[J].农村经济,1995,(11).

[7]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民、农业及输出地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1996,(12).

[8]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0]卢吉勇,陈利根,穆广荣.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显化与产权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1]潘科,陆冠尧.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问题启示[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3).

[12]刘润秋,宋艳艳.农地抛荒的深层次原因探析[J].农村经济,2006,(1).

[13]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4).

[14]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15]杨云彦,秦尊文.人口流动、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6]张艳胡,放之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17]卓勇良.建设用地的制度困境[J].南风窗,2007,(21).

猜你喜欢
征地现象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调兵山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初探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