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思能力

2014-06-13 12:08李瑞兰
成才之路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读书同学语文

李瑞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思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为“听”是基础,学会倾听,明白意思,才能为“说”打好基础。而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必须有“思”的参与。这样,你的“听”才有效,你的“说”才达意。

一、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听”是信息获得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听,才能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才能促成“想”和“说”。如果学生不会倾听,教师讲得再好也是一厢情愿;学生不会倾听,课堂上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关注并引导倾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1)检查读课文时,要随意指名读。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倾听,听一听读书的同学是不是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如果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真的出现了问题,教师应该示意听的学生马上提出来。这样做,一是为了帮助读书的同学及时发现错误,二是方便发现问题的同学及时反映问题,免得为了反馈这个发现的错误,而耽误了后面的听讲,三是为了鼓励学生课堂上要认真倾听。

(2)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认真倾听。在常态的听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回答问题出错误,教师一点反应都没有的现象。这样一来,整堂课就是教师的一言堂,就是教师的说教案,就是教师在走过场。这样的课堂,谈不上培养学生能力,甚至会弱化学生已有的能力,更无课堂效果而言。比如,讲《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师提问:“通过读书,你知道了外洞有怎样的特点?”生回答:“外洞很好!”教师说:“好,请坐!”“外洞很好”这根本就是个错误答案。教师本应听出这是一个不够贴切的答案,继而应该顺势引导学生,或是组织学生完善这个答案。可因为教师的不注意倾听,使得这个学生错以为自己的这个“很好”是个正确答案,听讲的学生也会错认为这是个正确答案。实践证明,会倾听的教师,课堂是灵动的,会倾听的学生,思维是敏锐的,师生都会倾听的课堂一定是精彩的。

二、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积淀,那么“说”就是积淀后的反馈。“说”,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项最实用的能力。课堂上,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播撒希望的种子,让学生把想说的内容表达出来。因此,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几点。

(1)让学生把话说清楚。《弟子规》中提到“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其意为,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能因为着急而说错话,不能说得含混不清,要让听者听明白。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遇到吐字不清的学生,仔细研究这些孩子,并不是发音有问题,而是学生的说话习惯有问题。为此,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关注学生是不是能够把话说清楚: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与人沟通和交流,也关系着一个人的未来和发展。

(2)让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说话习惯。它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表达方式,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进入中学后的学习方式。除了语文外,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好多学科都有论述或证明题,如果学生说话没有条理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表述,自然也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以后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我们要随时关注学生是不是说完整话,说话是不是有条理,这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一件大事。我们老师要从关注生命的角度出发,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好习惯。

(3)让学生有“说”的机会。①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其实,“说”是实现语言功能的一个重要方式。要想让学生会说,我们首先要让他们有话可说。比如教学《百合花开》,了解作者林清玄是学习文章的重要突破口。课前,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林清玄的资料,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介绍。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扩充了阅读面,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说的能力。②适时安排辩论会。辩论是锻炼说的最好的方式,也是促使学生走进文本的最好的方式。比如,教学《登山》,在第二课时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小辩论——列宁是不是盲目锻炼自己的意志?引导学生到文字中去寻求答案,通过深入读书去斟酌、品味有关描写列宁的语句,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最强有力的佐证。这样的过程,是在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感悟语言和品味文字的能力。读书之后的辩论,学生需要借助文章中寻到的佐证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更是辩论的一个重要过程。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但锻炼了说的能力,也学会了倾听,更获得了言语表述的综合能力。

三、培养学生“思”的能力

“思”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忽视的,然而却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能力。在组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随时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认真想”。因为“想”是要通过“听”来获取素材的,想是“听”的过程,只有伴随“想”的发生,“听”才是有效的。“思”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能力。“思”的依据就是文本内容。比如,有一次,一位语文教师上“下水课”,讲的是《最美好的礼物》。这是一个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带的班。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布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话音刚落,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于是,老师找一名男同学回答,他说:“圣诞节。”又一个孩子说:“圣诞节晚上。”这两个答案显然都是错的,书上明明写着——圣诞节前夜。由此看来,这两个同学在回答提问时,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而是凭空而论。换句话说,这样的回答缺少了“思”的过程,缺少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三者联系起来。“听”是基础,学会倾听,明白意思,为表达——“说”奠定基础。而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必须有“思”的参与。这样,你的“听”才有效,你的“说”才达意。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学区)

猜你喜欢
读书同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