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华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升华,目前正处于探索之中。作为基层电大分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教师,既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的目标,又要不断完善自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学生、教师、学习支持服务作为试点工作的重点,构建一套适宜的教学服务系统。
关键词: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项目是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电大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实践与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面授式的教学,代之以网络条件下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建立远程开放式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学生、教师、学习的支持服务作为试点工作的重点,构建一套适宜的教学服务系统。
一、发挥学生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1)打破传统教育的心智模式,为学生量身制订个别化学习的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我们除了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学习材料、学习条件和学习支持服务外,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对学习计划的管理。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型的学习,学习者必须针对自己的需求、客观条件与环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体现出过程性学习的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自学成果出发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诸环节中的不足和劣势并给以补救之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够顺利自学的人。我们应该鼓励、倡导学生把“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再向前推进一步,改为“课前自学”“课前完成作业”。
教会学生运用好各种学习资源。如果学习者不能对学习资源加以科学管理,就不可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从而导致学习紊乱。为了使远程教育学习有序进行,我校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协助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资料实行档案化管理,培养系统积累学习资料的习惯。
教会学生管理学习时间。成人学习,往往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更显珍贵。管理学习时间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的时间利用率。时间管理就是要解决学习时间与学习对象的分配比例、定量控制课程学习时间,利用最佳学习时区学习难度较大的材料,利用零碎时间学习难度不大的材料。
(2)构建学生学习型小组。通过构建学习型小组,建立开放教育协同化学习的模式,弥补个别化学习的不足,既可以开展学生间的互助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孤独感。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来构建学生协同化的学习模式。①构建有形的学习小组。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构建有形的学习小组,即打破学校、年级、班级等传统教育机制下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在课程内、在分校范围内自己建立各种学习型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小组学习活动。学习小组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体现出其流动性的特征,主要有社区型学习型小组、课程型学习小组、问题型学习小组、兴趣型学习小组、探究型学习小组及创造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通常在课程辅导教师和专业辅导员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建立。②构建虚拟的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在无限的网络空间范围内组建虚拟学习小组。网络学习的优势之一是学生可以通过E-Mail、BBS讨论区、个人网页等网络形式构建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班级、分校的学习家园。由于学习家园完全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学生可以把学习的欢乐、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需要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助的请求,以及完成作业、热点讨论等粘贴上去,使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人性化教育。虚拟型学习小组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小组成员的来源不受任何限制,成员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格局。③加强对学习小组的动态管理。构建学习小组仅仅是开展协同化学习的开端,把学习活动开展起来才是其根本的目的。学校应加强对学习小组的动态管理,强化对学习型小组的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事前控制,即要求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期学习计划的制订工作;事中控制,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指导小组学习活动;事后控制,即要求学生提交小组活动记录,形成档案材料,进行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二、教师重新定位角色,完善和提高自己
教师的多重角色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五个导学”上。引导,即充当学生学习的向导和引路人;指导,即充当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鼓动者;辅导,即充当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督导,即充当管理、监督者;疏导,即充当学生的知音、友人及倾听者。为了顺利实现教师角色的重新转换,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综合管理。
(1)明确界定和强化学校专、兼职教师的职责。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主要是学习资源设计者、教学指导者和学习效果评价者,教师向学生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学习进度。与此相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的职责、素质及能力有不同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诠释。
总体而言,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应注意利用各种辅导手段开展教学辅导活动,认真批改作业,搞好辅导答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信心。
根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电大教师可以分为电大专业责任教师、课程责任教师及各工作站的辅导教师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教师各司其职。作为教学一线的分校的课程辅导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在专业教师和课程责任教师的指导下,承担直接为学生进行教学辅导的任务。教学辅导应该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为依据,参考课程责任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2)着力提高试点单位课程辅导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电大课程所具有的远程开放特性,教师仅凭固有的业务素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学校要鼓励教师学习,使之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电大教师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不能仅满足于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理论框架,而且还应该对相关课程的知识重点、难点及相邻学科的关系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不断地吸取、涉猎本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
提升教师驾驭网络技术的能力。根据计算机迅速发展的特点,通过自学、培训、远程教育等渠道,教师要努力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实践,逐步掌握先进的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掌握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把有限的教材平台扩展到无限的网络信息时空。学校在选聘教师上,把教师是否具有电话答疑、电子信箱、BBS讨论、CAI课件、双向视频点播、网页制作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作为衡量教师是否具有驾驭网络技术进行导学能力的主要依据。
(3)构建相对稳定、柔性多变、组合力强、具有旺盛战斗力的多层教师团队。逐渐形成一支相对稳定、柔性多变、组合力强、具有旺盛战斗力的多层教师团队,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方面我校作了一定尝试,例如,积极创造条件,构建以学校内部教师为主,外聘教师为辅的灵活多变的培训团队;倡导、支持内部教师开发、建立核心或主导课程;鼓励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教学技艺、管理水平,朝着双师型教师发展;鼓励支持教师受聘市电大的课程责任教师;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企业经营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顾问或培训师,承担具有时间性、研究性、讲座性的外层课程。
三、构建有效、快捷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1)加快硬件设施建设。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因此,技术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意义讲,技术代替了教师。不论是印刷媒体、视听媒体还是计算机媒体,对于远程教育的质量,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教师的意图、思路、观点,只有通过技术媒体形式才能得以体现。
(2)用好、用足教学资源。作为电大分校级的教学组织单位,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运行及教学管理等均离不开中央电大、地方电大以及兄弟分校的教学资源的支持。用好、用活现有的教学资源,争取用最适宜的途径把这些资源传递给学生,或者帮助他们获取这些资源。指定专人按时接收实时的教学资源,并及时把相关资源传递给学生和教师。
(3)开发教学资源。从教材的形式上,要提供多媒体学习材料,除课本外还要有录音带、录像带、软盘、光盘等多种媒体学习材料。从近期的目标看,首先要求教师借助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are等软件开发面向学生的交互式课程辅导演示文稿(含Web),通过局内网和局外网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所需的资源,帮助学生决定选课计划等,对于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课程,我校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可以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开发适合分校或教学班的教学软件和多媒体,并可用于我校校际之间的交流,实现一定的交流与共享。由于CAI课件最能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我校作为一所分校,应该鼓励课程辅导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开发与制作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CAI课件上。课件应该体现成人学习者主动参与、交互式发现和探究性学习的内涵,适当加入一些通过F1ash等软件制作的具有学习趣味性的动画。远程教育和传统意义上的自学方式根本区别之一,即远程教育应有方便、灵活、有效的交互手段,包括教与学的交互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4)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让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媒体资源,离不开校方为学生提供的完善的支持服务。学校向学生提供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网上课程CAI课件等多种媒体学习材料,还要提供多媒体视听阅览室、直播课视听教室和图书阅览室等教学设施以及助学服务等一系列完善的支持服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一些教学管理服务还不够完善以外,网上教学资源也相当缺乏。学生上网只能浏览到内容极为有限的个别课程的辅导性 材料,找不到更多的对学生自学提供帮助的材料。因此,我们应在完善教学管理服务的基础上实实在在地制作并提供足以满足学生需要,足以吸引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材料。这样,才能达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
(建昌电大)
(摘自“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