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义 韦少雄
(1河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对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必要性与对策的探讨
——以广西河池市为例
张 义1韦少雄2
(1河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本文以广西河池市为例探讨了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相关问题。在该地区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在于:农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农民环境教育滞后。为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切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西部地区 农民环境教育 必要性 对策
1975 年,联合国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并且发表了 《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框架》,此宣言奠定了国际环境教育的纲领。之后,国际环境教育及其研究蓬勃发展。我国的环境教育始于1973年,但建立相关的环境教育组织和开展实质性的活动却是在20世纪末期。与此相对应,国内对环境教育的研究在1992年之前很少,之后迅速增多。但当前对农村环境教育研究并不多,对农民环境教育研究更少,而对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的研究则更少见。
广西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境内主要地貌形态为岩溶峰丛洼地和岩溶峰林谷地,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它是广西和全国有名的贫困地区,其境内11个县市区有7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它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其境内居住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民族,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7%。以它为例研究西部农民的环境教育具有典型性。
(一)西部地区农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西部农村地区是生态脆弱区,同时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如今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区域。造成这种破坏的主要原因有:(1)西部农村造纸厂、砖厂、采石厂、水泥厂等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重度污染;(2)西部农村大量农药、化肥及农用地膜等的不合理使用;(3)西部农村广泛存在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4)城市污染向西部农村的转移。广西河池市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严重。目前河池市石漠化面积达8530.13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5.5%和全区石山面积的38.6%。除此之外,该地区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饮用水安全问题严峻、生活污染日趋明显、禽畜养殖污染加剧、乡镇企业污染凸显、农业面源问题日趋严重等方面。要改善当地农村自然环境,开展农民环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意识淡薄。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人对环境的需要、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环境意识是影响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主观条件,环境保护的根本动力和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全民自觉参与,而全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基础则是公众环境意识的普遍强化。农村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不断加重,与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有很大关系。通过对河池市宜州市洛岩村、六坡村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环境意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环境知识贫乏。例如,在问及“什么是温室效应”时,能正确回答的只占总样本人数的8.2%,回答完全不正确的占到了总样本人数的86.9%;对于“什么是白色污染”,回答正确的只占总样本人数的5.4%,回答完全不正确的占总样本人数的67.5%。(2)环境保护态度不成熟。当问及“你愿意支付环境保护费用吗”时,87.1%选择“不愿意”,只有9.3%选择“愿意”。调查样本中,只有8.9%的人“愿意义务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而不愿意的高达80.4%。(3)环境保护预期水平较低。调查中发现,总样本人数的89.5%选择了“随手丢弃”废电池;选择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的占76.3%;只有11.5%的人表示在购买洗衣粉时会首先考虑选择无磷环保类型的洗衣粉。
(三)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滞后。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当地农民环境教育的问题突出表现在:(1)环境教育多流于形式,效果不显著。当地农民环境教育活动大都局限于“走过场”形式,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多是以应付上级考核为主要目的,形式不外乎领导讲话、派发传单,形式主义和利益化趋势明显,环境教育效果可有可无。(2)环境教育师资紧缺。县一级环保机构是我国最基层的环保系统。笔者调查的乡镇,没有设置环境保护机构,也无相应管理人员,农民环境教育的师资非常缺乏。(3)环境教育传播渠道不畅。当地农民接受环境教育的渠道主要有:电视、社区的宣传栏、报纸书籍等读物、政府举办的环境教育下乡活动、社会公众特别是民间环保组织举办的公益性活动。但无论哪一种都不甚理想:电视在当地农村的普及率较高,但有关环境保护的节目和新闻多不适合农民的特点和需要,缺乏实用性,在农村的收视率较低;80%的农村社区未设环保宣传栏,设了环保宣传栏的,张贴的也多是一些标语式口号,环境知识、技能和道德的宣传偏少;各类出版物中缺乏针对农民的环境科普读物;政府或志愿者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次数过少。(4)缺乏针对性强的环境教育教材。面向农村环境教育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是一些全国意义上普遍使用的大众环境教育教材。这些教材与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很难反映农村环境的特色,更不能反映不同农村地域的环境特色。(5)缺少农民的真正参与。一些面向当地农村的环境教育活动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农民往往无动于衷,抱着好奇和看热闹的心态,很少真正参与。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低,再加上交通不便和其他一些因素,使得该地区农村经济普遍贫困,导致当地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使该地区陷入了环境恶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开展有效的农民环境教育是摆脱这一困境的重要方面,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地农民环境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下面对加强西部地区农民环境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切性。目前农村环境教育都是从城市角度出发的,虽然开展了许多活动,但效果不是很好,不能与农村的实际环境联系起来。因此,首先要注重区域特点,编写本土化的培训教材。作为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农民与环境有关的生产生活习俗等具有独特性,国家统编教材难以反映这些地域特色。因此,在教育计划制订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岩溶地区区域特色,使内容能够真正体现当前的、现实的、具体的并能满足人们意愿的情景,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要挖掘本土知识中的生态思想,在农民环境教育中引入本土环境知识。本土知识是本土居民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居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与力量源泉。这些本土生态知识渗透着生态智慧,为人们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提供了诱导框架,促使人们形成适合环境特点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1)从西部地区农民的视角,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挂图、标语、宣传墙报、警示牌、宣传小册子、环境科普读物、幻灯、电影、文艺表演,以及环保咨询、环保知识有奖问答、环保项目等多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2)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利用“反哺”形式开展农民环境教育。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应通过学校教育强化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给家长灌输环境意识。可以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邀请家长与学生一道参与环保专题活动,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把环境知识传播给家长,由学生带动家长培养绿色生活习惯等,实现中小学生对家长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反哺”,实现“教育一代人(青少年),带动两代人(指祖辈、父辈)”的目标。(3)依托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开展农民环境教育。各级政府在西部地区开展了许多重大的生态工程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在取得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因此,应依托这些项目,开展农民环境教育,使农民在参与项目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增长环境知识,强化环境意识,进而指导环境行为。
(三)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1)整合现有资源,开辟农民环境教育阵地。要依托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推广机构,以企业和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建立以县、乡、村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上下贯通的农民环境教育培训体系。(2)构建数字化公共平台,弥补农民环境教育资源的不足。生态脆弱型贫困区农民环境教育存在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和培训人员难以覆盖边远地区等现实问题,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弥补这一不足。因此,要利用天网(卫星网)、地网(互联网)和人网(各类培训机构)三网合一的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环境教育培训。(3)抓好队伍全新重组,建立熟悉农民教育艺术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农民环境教育师资队伍是做好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这方面恰恰是岩溶地区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建设一支熟练掌握农民环境教育方法的本土化教师队伍,培养他们掌握与农民对话和交流的艺术,并能够站在农民立场上使用农民习惯的语言进行对话和交流,消除交流障碍。
(四)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我国农民环境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民的环境意识没有自发形成,从获取由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经济利益,到认识科学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国农民的环境教育必须自上而下地通过政府行为发动和推进,政府应在帮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逐步普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保护技术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农民环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政府部门有些力不从心,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政府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特别是鼓励民间环保团体积极参与到农民环境教育中,使农民环境教育主体多元化,使农民环境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五)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单纯的环境教育效果不佳,要把环境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获得农村居民的欢迎和支持,更有利于开展环境教育。其结果不但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
[1]张义,张合平,李丰生.近年来国内农村环境教育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17):427-433.
[2]蒋忠诚,李先琨,胡宝清,等.广西岩溶山区石漠化及其综合治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广西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广西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4]新时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http://www. cpad.gov.cn/data/2006/1119/article_331579.htm.
[5]韦可耀、温远涛.长寿之乡河池行[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6]王向东.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与环境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7]朱启臻.农民环境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环境,2000(4):24-26.
[8]曹娟玲.农民环境教育初探[J].甘肃农业,2006(5):76-77.
[9]胡世凯,王金亮.农村环境教育问题初探[J].环境科学导刊,2011(4):27-30.
[10]周锦,孙杭生.江苏省农民的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3):47-52.
[11]仰和芝,欧阳晓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以江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7(10):113-115.
[12]梁发祥,曹娟玲,罗卫国,等.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民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5-128.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成人环境教育研究——以广西河池地区为例”(2010C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