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垚+姚亿博+汪子怡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泉州在宋朝和元朝时期,云集了各国使者和商贾,成为当时的第一大港。这个表演为我们再现了800多年前的泉州,商船竞发的壮观场面和中外商品贸易的繁荣景象。”
这是5月20日晚亚信峰会文艺晚会篇章之一“丝路梦寻·海”的开端。
5月20日至21日,亚信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峰会。在这次以“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建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为主题的峰会上,安全议题是会议主旨。
从会前到会中,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话题持续热烈。这种热度,在这一新战略提出半年多来迅速升高。
2013年10月3日,出访东南亚的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最受关注的区域性话题之一。而经过半年,新“海上丝绸之路”的轮廓也逐渐清晰。
最有名的中国人是法显
斯里兰卡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国家之一。在斯里兰卡驻华大使朗吉特·乌扬高达的办公室里,就摆放着一尊佛像。
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历史渊源,也是源于佛教。
“在今天的斯里兰卡,最有名的中国人是法显。”朗吉特·乌扬高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公元399年,僧人法显等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这次历时14年的行程中,法显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还翻译了大批佛经,其中有两年时间停留在斯里兰卡。
法显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在他的著作中,留下了中国商品传入东南亚的早期痕迹。
据北京大学教授、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学者陈炎考据,南海丝路的开辟是在21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当时的中国海船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启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和缅甸等地,更远航到今印度,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珍珠、宝石等特产,然后,从今斯里兰卡返航。
至法显取经时,这一贸易航线已经开辟了大约500年。法显西行,为这条贸易航线赋予了新的文化生命,尽管法显已经逝世近1600年,但他的文化影响依然不可比拟。
法显之后,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另一位有高知名度的中国古人就是郑和。
这位比哥伦布和达·伽马早半个多世纪出航的航海家,曾带领庞大的船队抵达亚非沿海30多个国家。他的航行,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郑和将军曾到访斯里兰卡6次。”乌扬高达大使说。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在谈及两国交往时也特别提到郑和,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南通是郑和去往印尼的出发点,我们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地方,让人们坚信我们的关系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这段历史让我们认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开启“钻石十年”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苏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评价:“海上丝绸之路”可以很好地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起来。历史上,中国通过海上走到南洋,再到西洋,使得中国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向东南亚、印度洋传播,给周边的民族和地区带来非常好的发展。今天再次使用“海上丝绸之路”来联系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其特别意义在于,今天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机会,推动他们进一步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尽管穿越久远年代,仍然在发挥作用。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各国的历史作品、考古研究和一些著作的主题。作为一种理念,它在当今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通过将不同地区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丝绸之路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这种贡献使它在当今依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初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时,其具体语境是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推动双方海上合作。他说: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一构想受到东盟国家的欢迎。
越南驻华大使阮文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习主席提出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这对推进越中有效合作、推动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有重要作用。”
2013年9月3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与东盟有能力在取得“黄金十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钻石十年”。而紧随其后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迅速成为舆论眼中“钻石十年”的最大助推器。
向东走,向西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的不单是东盟。
2014年2月11日,斯里兰卡总统特使佩里斯外长访华时,外交部长王毅与其会谈,邀请斯里兰卡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一变化旋即引起外界关注。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13日刊登评论说,起初,“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专门针对东盟提出的。而中国与斯里兰卡高官会晤期间也提出了这一概念,揭示出一种更为宏大的设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义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尽可能地挤压中国在海上的合理权益。另外,美国一直致力于力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设置高门槛。为了对冲这一影响,中国提出‘一路一带战略。”
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认为,“提出‘一路一带的设想,陆上的‘丝路把中国和欧洲联系起来,海上的‘丝路把中国和南亚、西亚、非洲联系起来,二者相互配合,扩大了中国的经济腹地,也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的地缘战略位置。”
更需要文化“向西走”
西进之路,水深浪急。
上述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的文章,便对中国新战略提出直白的质疑。也有印度媒体发问:“海上丝绸之路会否挤压印度的战略空间?”endprint
最新被邀请加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斯里兰卡,一举一动被外界瞩目。
2013年8月5日,由中国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行的斯里兰卡科伦坡南国际集装箱码头(科伦坡南港)正式开港。整个港口建设投入约5亿美元,是斯里兰卡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外资项目。
尽管中国官方声明,这些港口是“纯粹的经济项目”,但外界尤其是印度媒体仍然将其视为中国在海上的串珠引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告诉本刊记者:“如果印度能充分合作,应该说印度具有能发挥重要作用的潜力。”
几乎就在邀请斯里兰卡加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同时,中国也将“请帖”送给了印度。
2月10日~12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7轮会谈上,中方代表、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邀请印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方代表、印度安全顾问梅农接受了中方的邀请,并对此作出积极评价。
目前,尽管中印双方贸易发展迅速,但是,中国在印度的投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印度政府对于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投资设立了“安全审查”程序,尤其是在电信、电力等领域。
对于未来双方的合作,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同样强调信任的培养:“我们下一步要优先关注的问题是民间的互联互通,尤其是青年之间的互联互通。”
斯里兰卡也在坚持做这项着眼于未来的工作。或许是由于法显的存在,他们更加能够理解文化对于斯中两国交往的长远意义。为此,他们经常将北京市的小学生请进大使馆参观,了解斯里兰卡的异域文化。
为了吸引中国游客,这个颇受欢迎的旅游国家鼓励更多当地人学习汉语。孔子学院正在承担起这一任务。
除了法显和郑和,今天在斯里兰卡最受欢迎的“中国元素”是杂技团。“上世纪60年代,在我小时候,中国的马戏杂技就在斯里兰卡非常流行。现在我们还经常邀请中国的一些演艺团体到斯里兰卡演出。”乌扬高达说。
显然,中国的主流文化需要更多地“向西走”。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朗吉特·乌扬高达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斯里兰卡是对这一构想作出最积极回应的国家之一。对于斯里兰卡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朗吉特·乌扬高达:海上丝绸之路,对共同发展很有帮助。无论是在海洋环境保护上的合作,海上安全,应对自然灾害,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斯里兰卡2009年结束战争。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弥补前30年的落后局面。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经济发展。
中国为斯里兰卡的建设提供了资金,例如,著名的汉班托塔港就是由中国援助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另一个重要港口科伦坡港正在建设,其中也有中国企业的投资。这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两个港口。
斯里兰卡还在进行公路建设。目前全国的高速路网已经形成规模。而首都到北部的一条主干线也由中国公司正在实地考察,三年内就将建成。
《瞭望东方周刊》:2013年5月,中国和斯里兰卡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双方合作有何意义?
朗吉特·乌扬高达: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由中国提出的。今年2月,佩里斯外长访华时,王毅外长提出与斯里兰卡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邀请斯里兰卡是我们的机会,说明中国把我们当朋友。
实际上,拉贾帕克萨总统2005年当选后就提出了未来国家发展的构想,即成为亚洲的奇迹,建成南亚的贸易中心。“海上丝绸之路”与我们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斯里兰卡会受益于共同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把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联通起来,这样方便各国游客旅游,贸易也会更加繁荣。
《瞭望东方周刊》:有舆论认为中国在斯里兰卡等国投资港口和空港,是为了将军事力量切入印度洋。你怎么看?
朗吉特·乌扬高达:这不是与谁敌对或与谁对立的事情。这只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离不开空港和港口,这是共同发展的事情。同样,今天的海上安全、海上环境保护,都需要国际合作。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
《瞭望东方周刊》:在和中国一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巴基斯坦希望发挥怎样的影响?希望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
马苏德·哈立德: 巴基斯坦的战略位置或地理位置,使我们成为复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伙伴。同时,巴基斯坦的海岸线使我们在卡拉奇和瓜达尔的港口,成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航行的船只的中转站。
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历经时间检验的全天候的朋友。巴基斯坦将丝绸之路连接至中东、海湾国家和亚欧大陆桥,并且将之与阿拉伯海及波斯湾连接在一起。这些因素使巴基斯坦成为复兴丝绸之路的天然伙伴。
《瞭望东方周刊》:你如何评价中巴经济走廊未来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马苏德·哈立德:随着去年中巴两国政府换届,我们将经济合作置于双边议题的核心,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和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合作。前者已经为两国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中国将在能源、基础设施和通信领域帮助巴基斯坦,且双边已经就这些领域的许多项目达成了协议。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元经济走廊的交汇点,中巴经济走廊形成了丝绸之路在南部的延伸地带。通过建设中国新疆和瓜达尔港之间、途经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直通铁路和光纤连接,中巴经济走廊将如催化剂一般推进中巴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并最终推进整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中巴经济走廊还将对中国“一路一带”的宏大设想起到补充作用。中巴经济走廊将成为促进地区稳定的因素,为中巴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带来繁荣,并保证中国延续和平的周边环境。中巴经济走廊可能改变整个地区。中巴正紧密协作,快速实施此项目。
《瞭望东方周刊》:巴基斯坦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endprint
马苏德·哈立德:随着经济走廊开始成型,我鼓励中国的投资者和企业家抓住时机,发现那些已经存在和即将出现在巴基斯坦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巨大机遇。
中国企业在抓住巴基斯坦的投资机遇方面享有特别的优势,他们有在巴基斯坦做生意的长期经验,熟悉我们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实际有效的合作平台。
巴基斯坦政府将沿着经济走廊开发专门的“中巴投资区”和“工业园”,在这些地区投资的中国企业将享有减税优惠和关税豁免政策,并将享有一段企业所得税免税期。巴基斯坦政府将为这些企业提供发展工业用地,有效的通讯网络和无水港设施。巴基斯坦投资委员会将推进这些措施的实施。
巴基斯坦是一个拥有1.9亿人的巨大消费群体的年轻国家。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署的数据,巴基斯坦拥有105兆立方英尺页岩气和超过90亿桶原油的可更新能源蕴藏,并且我们还蕴藏大量的煤。
除了巴基斯坦政府提供的刺激措施和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外,中国投资者还可以利用由中巴建设的精巧的经济架构,这是用来支持中巴间日益加深的双边经济来往的。中巴联合投资公司将为有兴趣在巴投资的中国企业提供便利。同时,中国投资者还将从中巴经贸合作五年规划下的金融机制中获益。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和印尼贸易额已达600多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非油气产品出口市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你认为应如何改善双边贸易结构,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苏更·拉哈尔佐:目前中国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我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农副产品的质量问题,印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能否达到中国的质量标准;中国出口印尼的农副产品也有类似问题。这是交流产生的问题,双方没有就具体的标准进行详尽的解释和沟通。
在3月初时,我们曾经约见了中国国家质量检验监督局的专员,商谈了有关卫生、产品标准问题,还邀请相关人员去印度尼西亚访问。同时,让一些印尼的官员来中国访问,去了解有关质量和卫生标准的情况,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共识。
《瞭望东方周刊》:你希望中方在印尼投资哪些领域?在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尼是否希望与中方合作?以何种方式合作?
苏更·拉哈尔佐:印尼的市场很大,人口有24000万。东盟人口6亿,在东盟市场进行贸易实行零关税。中国的投资商要在2015年之前对东盟国家进行投资,不然就会输给其他国家,因为其他国家也在陆续向东盟投资。
现在,中国的投资商主要集中在矿产、能源领域,如果能够再扩展到其他领域更好,比如电力和基础设施。
印尼对中国的投资商是开放的。目前,中国的投资商在印尼面临的主要是征集土地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如果有中国投资商愿意在某些工业园投资,我们会尽量提供帮助。在印尼首都和西部地区,有两个联合的工业区,欢迎中国投资商去投资。
同时,我们希望中国能够进行技术转让,这样更有益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之前我们曾有技术转让的先例。两国专家曾一起制造一个远洋采油设备,双方技术互补,制造出的产品让其他国家很惊讶,因为原本这些设备都是最先进的国家在制造的。
再比如,中国在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个天然气项目,在印尼同样可以投资,因为印尼有同样的煤质。如果能够开展技术转让,两国合作,将会生产出环保产品。
这种合作如果能够继续下去,会实现两国政府的梦想,也能够造福邻国。
《瞭望东方周刊》: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你如何看待此事?印尼对它有何期待?
苏更·拉哈尔佐: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补充世界银行的不足,“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也能够通过这个银行得以顺利进行。
世界银行的条件非常严格,比较死板,亚投行是想让私营和国有公司联合融资,而世界银行主要依靠政府资金。而且,世界银行一般是面向西方国家,亚投行是面向亚洲国家。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如果亚太地区的私营企业参与进来,参与的项目会胜过西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