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

2014-06-11 14:34黄小锦
师道·教研 2014年2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赏析德育

黄小锦

音乐鉴赏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成为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在山区,由于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压力,艺术氛围不浓,学生整体的音乐基础较差,导致学生的个体能力与教材要求差异太大。如何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落实好课标?

一、依据学情,整合学科资源进行教学设计

1. 引入通俗音乐元素,激发兴趣。《阳关三叠》是一首古曲,距今年代遥远,教材选取的是王震亚改编的四部合唱曲。考虑到学生对声部旋律的听觉及视唱、节奏方面比较弱,我将青年古琴演奏家乔珊演绎的琴歌替换了教材里面的合唱。乔珊利用通俗唱法,声情并茂的边弹边唱,旋律性强,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中表达的情感,在体验环节我安排了学生熟悉的通俗歌曲《朋友》,利用通俗音乐元素,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走进经典音乐作品。

2. 利用“音画舞”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求知欲。在《生命之歌》一课中,我插播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MV,深刻的内容、具有感染力的歌唱以及发人深省的画面,带给学生震撼,更加深化了珍爱生命的意识。在《绚丽的世界音乐》之《舞蹈篇》中,我给学生播放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视频,更直观地感受各种舞蹈音乐在风格、节奏上的鲜明对比。

3. 适时加入本土音乐元素,提升自觉性。在学习《客家之歌》一节时,我先介绍在河源举办的第23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讲述河源人创作的客家歌曲,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本土情怀。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进行师生有效互动

1. 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体验。在《情感之声》之《母亲教我的歌》教学中,课前我让学生在班级黑板报栏出了一期赞美母亲的内容,并在教室里挂了几幅母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温馨照片。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母爱的感人画面,给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轻松地进入音乐课堂。课堂里,我请班上朗诵最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诵歌词,并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和着深情的旋律,在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中,质朴的歌词唤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接着我播放了小提琴独奏曲《母亲教我的歌》,教室里回荡着小提琴柔美的音色,我发现学生异常安静,在他们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他们已全身心地享受音乐,随着音乐放飞他们的思绪。

2. 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欣赏《阳关三叠》,我首先对作品的一叠、二叠、三叠三个部分的音乐进行对比赏析,再对每叠的上下阕音乐进行对比,最后对每叠主题即上阕的各乐句进行对比。通过作品乐段、乐句之间的对比,学生在享受音乐中很快理清作品的结构及其有关的音乐要素。接着我便选取了青年古琴演奏家乔珊的琴歌形式《阳关三叠》、埙与古筝的合奏《阳关三叠》和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等同一作品的不同表演形式让学生对比赏析,使之在欣赏音乐中既不感到厌烦又加强了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从而能更好地体会作品内涵。同样,在不同作品的对比赏析中也可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古典音乐时,我们可以将古典音乐与浪漫派音乐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乐,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

3.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学习《阳关三叠》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5个学习小组,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阳关三叠》。同学们非常积极,有的带上自制的道具扮成古人合唱;有的根据歌曲创编了情境剧,编排简短的剧情,演唱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有女同学还展示了古典舞《阳关三叠》。虽然他们演绎得不是十分完美,但是体现了再创造力,我因势利导演奏了一曲钢琴《阳关三叠》,将活跃的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渗透德育,发挥音乐独特的魅力

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音乐鉴赏教学对德育的作用可谓是“感人也深,化人也速”。我认真挖掘教材与德育的契合点,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德育侧重点。在《生命之歌》中,我把珍爱生命贯穿于教学始终。我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感悟发现的方式替代大道理说教。在学生聆听了柔美、抒情的《槟榔树下摇网床》后,我从学生感受到的音乐形象入手,引导学生回忆过去、联系现在,发现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是有限的,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最大的人生价值。音乐鉴赏课处处有德育,时时可育人,要充分利用好,为学生成人成才奉献力量。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赏析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阳关三叠”怎么唱?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
浅谈古曲《阳关三叠》中的离情别绪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