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曲《阳关三叠》中的离情别绪

2015-04-29 15:21:34刘红侠
北方音乐 2015年15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

刘红侠

【摘要】《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歌,反映的是作者送别一位远行从军朋友时依依不舍的情绪,渲染了“宜自珍”、“日驰神”、“如相亲”三种极为伤感的情绪,分别表达了忧伤、惜别,期待的感情,诗人本是写的个人感受,但在唐代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它却引起了无数人情感上的共鸣,抒发了无可奈何的惆怅。

【关键词】离别;古琴歌;叠唱

我们都知道,唐代是诗的时代,数不尽的诗歌名篇又为艺术歌曲的创造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歌辞来源,因此,唐代又是歌的国度。尤其在盛唐时期,“童子能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吊白居易》),“家家尽唱升平曲,帝幸梨园亲制词”(唐窦常《还京乐歌词》),许多诗人的名作被谱入歌章,在宴会上争相传唱。“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唐白居易《醉戏诗妓》)。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哺育了杰出的诗人与音乐家,而诗人与音乐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许多诗人写诗是希望有人来歌唱的,如李白的《清平调词》,而乐工们则往往以能唱自己所喜爱的诗人的诗词为荣,像李白、元稹、王维、白居易、李贺、李益等的诗词,都是乐工们所期望得到的。诗人刘禹锡在郞州(今湖南常德一带)曾根据少数民族所唱的《竹枝词》曲调写了三十首歌词,并广为流传;李益每成一词,乐工们则不惜重金争相求购。这些都说明唐代诗歌与音乐之间的紧密关系。事实上,唐诗入乐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崔令钦《教坊记》记录了325首曲名,皆为盛唐时期广为流传的歌曲,据任半塘《教坊记笺订.升言》考订,其中以长短句填词的就有76首。在唐代这些以诗为歌、以歌咏诗的作品中,《阳关三叠》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阳关三叠》是根据诗人兼音乐家王维的诗歌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曲而成的,原诗有辞四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渭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等地名,故又名《渭城曲》、《阳关曲》,由于当时演唱时将其中某些诗句再三叠唱,所以又称《阳关三叠》。据今人考证,唐、宋时期《阳关三叠》已有多种曲调,不同的传谱,但其歌词原形都是王维的诗。目前流行的《阳关三叠》曲调是以琴歌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原谱载明代《发明琴谱》,后经改编载于清代张鹤所编《琴学入门》,歌词已发展成为包括长短句的多段式作品了。为了以下分析方便,现将歌词抄录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旨酒,旨酒,未饮心先已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感。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

从歌词不难看出,《阳关三叠》反映的是作者送别一位远行从军朋友时依依不舍的情绪,也正因为此词的巨大影响,“渭城”、“阳关”已成了惜别的代名词,如“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出阳关第一声”(张祜《听歌》);“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白居易《对酒诗》);“红绽樱桃含白雪,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诗》)。明代李东阳说:“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歌词在原诗的基础上反复咏唱三遍,每遍之后分别是一段长短句,渲染了“宜自珍”、“日驰神”、“如相亲”三种极为伤感的情绪,分别表达了忧伤、惜别,期待的感情。诗人本是写的个人感受,但在唐代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它却引起了无数人情感上的共鸣。杜甫“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中的无奈(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时的不舍(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李白“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伤怀,均让人对唐代送别友人的场景让人记忆尤深,挂肚牵肠。但试想:在那个战乱频仍,政治动荡、生活贫困的时代里,达官文士们尚且如此,而那些母亲送别儿子、妻子送别丈夫的普通老百姓又该如何呢?所以,在《阳关三叠》后来的流传过程中,愈来愈脱离了它原来特定的人物和背景,而成为一般人民抒发离情、寄托怀念的载体了。其次,从音乐上,《阳关三叠》采用了A、B两主题交替的形式,开始,主题旋律抒情,轻细,似在娓娓的诉说;第一次长短句的出现就用了一个八度的大跳,矛盾的凸现加深了人们对“苦辛”的预感与担心,“长途”漫漫,何以“越度关津”?作者不能给予回答,所以“宜自珍”音调又反复低沉迂回,透着些许不舍和无奈。按说至此曲调已表达出了完整的乐思,但它并没有就此停止,“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同样的旋律反复,但却让不忍离别之情深入人的心肺,有刻骨铭心之感。“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有文人的执着和天真,却饱含着对朋友归来的美好希望,言真意切,情意动人。“千寻有尽,才衷难泯”有《梁祝》中封建家长主题的音响效果。旋律用1、6、2三个音,速度极快,一字千金,冷峻严酷,致使人们的情感又拉回到冷酷的现实当中,无法接解决的矛盾,无法排解的伤感,全部溶入到下面的“尺素申”和“如相亲”当中。最后结尾处,曲调从单音虚字“噫”起句,下接一个长句,无可奈何的相思权且寄托在梦中吧。“鸿雁来宾”用下行二度,在商上收音,不忍尽的离情,不忍绝的余响似乎久久萦绕在心头,久久回荡在耳边。

《阳关三叠》用不太长的篇幅,抒发了丰富而真切的感情,词曲的结合天衣无缝,堪称互为映衬,珠联璧合,同时,乐曲中反复运用“2.1 6 1 1”这一音调,而且多由乐器奏出(古琴),古琴歌那种古朴典雅,一咏三叹的特点展露无疑。

一首乐曲中能表达如此丰富的情思并能达如此境界,《阳关三叠》流传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是在今天如林的艺术歌曲珍品中,它也不失为一首好歌。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

[2]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音乐出版社,1993(5).

[3]管谨义.中国古代歌曲概述[M].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6).

[4]冯伯阳.音乐作品欣赏导析[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6).

[5]姚艺君.中国传统音乐赏析[M].吉林音像出版社,1999(8).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
艺术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及传统意蕴研究
当代音乐(2022年6期)2022-04-29 09:05:47
琴曲《阳关三叠》无射均定弦与商音定调
戏剧之家(2018年19期)2018-09-21 05:30:46
论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
大观(2017年11期)2018-01-08 08:30:19
“阳关三叠”怎么唱?
中华诗词(2017年3期)2017-12-01 02:49:20
论歌曲《阳关三叠》的艺术魅力
浅析歌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
艺术评鉴(2017年12期)2017-07-29 07:59:53
声乐作品《阳关三叠》的音乐文化
青年时代(2017年12期)2017-06-02 10:52:15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8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
浅谈琴歌《阳关三叠》
戏剧之家(2016年11期)2016-06-22 1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