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英语阅读前阶段的任务设计

2014-06-11 19:17:27蒋碧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蒋碧媚

摘 要:任务型学习理论给初中英语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如何在结构功能为纲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外语学习能力,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而英语阅读课中的阅读前阶段的教学任务(pre-reading stage)的设计技巧是整节任务型阅读课教学的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兴趣的吸引,对阅读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通过文章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的设立……本文试图根据阅读前阶段的特点,对于前任务设计介绍了背景材料引入法、影像图片引入法、歌曲引入法、故事或新闻引入法、游戏或竞赛引入法、利用标题预测引入法等阅读前阶段任务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并建立动态的任务设计框架。

关键词:阅读任务 动态任务 前阶段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03-03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根据新课标和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在分析初中学生认知程度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笔者尝试着以“任务型”教学模式来进行日常的阅读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Approach)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与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 和语言点(language focus)。在前任务阶段向同学们介绍主题和任务;在任务环阶段,同学们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来完成任务;在语言点阶段,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研究性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面阶段所学的知识。根据这三个环节,笔者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阅读前任务、阅读时任务、阅读后任务三个教学程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让同学们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阅读,既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又切实提高了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阅读前阶段(pre-reading stage)是阅读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师发挥教学艺术感,精心策划导入方式,设计科学的、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进入英语的环境,融入阅读课的主题;再告诉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背景知识和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对所要阅读的课文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有个清晰的了解;对将要做什么,有一点感性的认识,从而迅速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的任务顺利完成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动态的任务设计框架来阐明此类任务的设计思路。

1 动态任务设计框架

阅读前阶段的任务设计有着它独特的特性,即: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理念和英语教学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整体阅读教学前阶段的任务活动,预先做出行之有效的策划,是英语教师教育思想、思维流程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学生通过此环节对任务要求也有整体感知,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事,要学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然后学生才能去关注,才能有awareness,有意识地去关注,从而发展学习者的其他技能,完成整节课的阅读任务。任务型阅读课的设计还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发点是阅读前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师生角色、学生心理特点和执行任务的环境设计任务来落实教学目标,这个过程的终结就是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任务。如图1所示。

2 前阶段任务设计思路

在整个阅读课教学程序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围绕课文的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使学生先有个感性的认识,意识到今天的阅读材料是我感兴趣的话题或是对我成长有利的,随着老师的引导,且使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让他们在不断地体验中融入学习,引发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以活动为中介形成一种有价值的阅读学习方式,通过多元的、多样性的活动去沟通与阅读学习的关系,最终使学生在课内语言学习上、生活实践中有所得益。因此,笔者往往深入研读阅读材料,确立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确立课堂组织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研究不同文章所提供的多种文本特征的特点,多角度入手,在阅读前设计相应的阅读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文本特征,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其预測、推、分析等阅读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在初三复习阶段,笔者在进行一定的语法总结,加强双基知识巩固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坚持阅读,在阅读中回顾所学的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训练阅读技能,笔者带领同学们精读了《新概念英语》。在这本经典的、多年经久不衰的课本中,有许多的文章都涉及到英语国家的人文史、文学、地理、风土人情等题材。在教授这类课时,笔者关注了阅读前阶段任务的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笔者主要利用以下几种形式。

(1)利用背景材料引入法。

示例一:在Lesson 76 有“April Fools Day”一文,可以利用学生热衷于洋节这一社会现象,向学生介绍有关西方国家是怎么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如:Christmas Day,Thanks giving Day,Hallo ween,Easter,April Fools Day及他们的由来这一背景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设计任务如下:

前任务:设计提问:

①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

②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③What festival is On April 1st?

④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in western countries?

⑤Make a plan : If tomorrow is April Fools Day, how do you celebrate it?

初中的学生还处在爱玩爱闹的年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告诉学生愚人节也是西方国家盛大的节日之一以及一些有关愚人节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拟订过愚人节的计划。然后可以与阅读文章做比较,既学习了课文,也拓宽了知识面。这样贴近生活的活动,面向全体,人人参与,每人都有机会体验成功。

(2)影象图片引入法。

《新概念英语》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插图,并可以利用有关的影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说图(影片)或看图(影片)回答问题,引出新课。这种图文并茂的文章编排,不仅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看图,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还可以凭借文章插图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这样,学生的听觉、视觉若能同时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在下一节课,如果要复习这一单元,也可以利用插图(影片),要求学生复述其内容。通过这一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关键词语、文本要点和故事线索,甚至字里行间透出的深层含义。

示例二:在教学第一课“A private conversation”时,笔者就很好地结合了插图和影片“Mr. Beans Holiday” 。引起同学们对他们的兴趣。因为是第一节课,所以非常自然和同学们聊天开始,引自:What do I like doing in my spare time? I like traveling, reading and seeing the movie.

前任务:提出问题:

①Do you like seeing the film?

②Where can you see the film?

③When did you last go to the…?

④Tell me about the play / film you like.

⑤Can you enjoy the film every time? Why or why not?

请学生回答,进行小组的交流,谈谈自己喜欢的电影,去电影院或剧院看电影后的感受,这样的设计使任务变得生动。然后老师截取了一小段影片,让他们亲自感受了“Mr.Beans Holiday”,但却不能好好享受这部精彩的喜剧,和同学也进行了一番交流,让同学们一起有兴趣了解本课的重要词汇:interesting,enjoy,get angry, pay attention (to),private (public) in the end,bear,cant help doing sth.等,再结合插图让同学们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猜测,进而进入主题,让同学和老师的经历去比较,同学们兴致一下子就高起来了。

(3)借助歌曲引入法。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十分喜爱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这点来配合教学,使枯燥的教材也有着现代化的气息。示例三:在第12课的主题是“Goodbye and good luck”。横渡大西洋这个话题对同学们非常地陌生,我该如何进入正题呢?看着插图笔者想到了英文经典老歌“sailing”于是在Warming up中笔者先播放了這首歌曲进行欣赏,再回答老师有目的而设置的有关课文横渡大西洋的几个问题,从而进入文章的学习:

①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ong?

②What do you think of song?

③hat do you think of crossing the Atlantic?

④Why do think people choose to cross the Atlantic alone?

通过这首歌引出航行,许多人喜欢横渡大西洋,让学生讨论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再可通过文章的学习,高度赞扬Captain Alison的高尚品德,鼓励学生向他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树立自己的目标,不断勇往直前。

(4)利用故事或新闻引入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平时通过很多手段了解社会和社会上所发生的事,利用有的阅读材料接近生活这一特点,可以给同学们讲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或网络上,报纸上等新闻吸引学生学习阅读材料的兴趣。

示例四:在教学第13课“The Greenwood Boys”一文中,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看关于2013年庾澄庆到杭州黄龙体育中心开演唱会的报道,或向学生展示明星开演唱会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介绍,模拟现场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让同学们做一做节目主持人或者记者去采访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用中引出本课的主题和重要的语言点:singer,at present,are visiting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at the Yellow Dragon centre,give a concert,performances,as usual,the police,have a difficult time,try to keep order,on these occasions,既自然又实用。

前任务:

①Listen to the song, enjoy the video of Zhang Xueyous concert,

ask:What is he doing now? What will he do this year?

②Are you a singer fan? 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

③Who is the busiest at that time / on these occasions?Why?

通过观看新闻报道,让学生大胆设想:个人演唱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歌手、歌迷及警察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然后和阅读材料比较,使学生对当今年轻人当中非常流行的“追星”情况有所了解,能正确地面对“追星”问题。

(5)利用游戏或竞赛引入法。

新课标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游戏和竞赛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法,既可以玩,又能从中学得知识。示例五:在Lesson 9 A cold welcome笔者就先设计一游戏,让同学们通过比赛来引出主题。例如: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反应快?

①快速回答:How many month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②快速书写:以小组为单位12为一个组,每个人根据分工写出每个月至少一个重要的节日。如:In January:New Years Day看谁在最快速度写完整,写正确。

③命题比赛:介绍我喜欢的节日(时间,相应的故事,怎样欢度):

第一组:Spring Festival

第二组:Christmas Day

第三组:Mid-autumn Day

第四组:Childrens Day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评比,评出最佳的个人和小组,进入课文:A cold welcome,让同学们带着继续比赛的情绪去发现故事中人们在迎接的是什么节日。去理解标题的两个含义。

(6)利用标题预测引入法。

预测是有效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现代阅读心理学普遍认为,阅读不是读者被动接受文字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通过已有知识,凭借思维与文章作者“对话”互动的过程[7]。这一过程是从读者看到标题开始的,高效的读者都很重视标题的解读。示例六:在教授Lesson 11时,笔者把标题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写在黑板上,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Look at the title and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will probably be about.

②If you are asked to write a passage with the title“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what will you include in your writing and how will you develop the passage?

这两个问题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行文思路。同时,笔者提醒学生关注标题中的关键词turn 和deserve,学生细读标题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后,分别作出如下回答:This passage is probably about a person who gets another ones help should rewards to others.Ill write a passage about my classmate and I.

以上的任务设计只是笔者经过实践的几个方法,作为设计者应该考虑如何从教材特点、师生角色、学生心理特点和任务环境的角度出发,要使呈现给学生的任务增加点趣味性,同时还要注意一定要经过不断地因地适宜地修饰,考虑学生的程度、爱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给任务加上一件五彩缤纷的外衣── 活动形式。例如,对话形式的任务我们可以设计为网络聊天,独白形式的可以说成是讲故事。其它常见的活動形式有:竞猜、头脑风暴(brainstorm)、jigsaw racing、辩论、讨论、角色扮演、海报/广告设计、故事续尾、调查访问、记者招待会、新闻采访等方法引入。

3 注意事项

(1)宜精心设计,忌随意空洞。

各种阅读前阶段的任务设计不能是随意的、空洞形式化的,而是要结合课堂上即将学习的语言知识的重点、难点来设计。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语言知识,设计成图文并茂的有情景的词汇、句型、语法等学习内容;同时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定出不同的要求层次。

(2)宜积极反馈,忌无动于衷。

九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在培养当中。因此,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双向反馈,能促进学生积极能动地贮存和处理信息。每节课后,教师应该做好课后反思,思考所设计的任务是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理解文章的帮助。如果所提供的任务不够缜密,那么学生的学习动力将会受到打击,并且不利于课堂整体教学的有效落实。要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应该始终通过信息反馈在师生之间发挥指挥、协调、沟通和促进作用。

4 结语

阅读前阶段任务的设计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任务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体现教育教学理念,使之科学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增加学生执行任务的趣味性,体现教学任务设计的艺术性。毫无疑问,好的前任务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主地投入到任务之中,使语言得到自然的习得,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David Numan.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2] Peter Skehan.语言学习认识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Jane Willis Task-Based Learning: What Kind of Adventure?[EB/OL].http://langue.hyper.chubu.ac.jp/jalt/pub/tlt/98/jul/willis.html.

[4]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鲁子问.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5(2):12-13.

[6] 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25(3):6-11.

[7] 侯姝琛.阅读过程的认知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