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
6月5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环境日,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沙漠环境、湿地环境等等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切身感受到的恐怕就是空气污染问题了,雾霾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之多。我国国际环境日的主题更是与此契合:2013年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2014年则是“向污染宣战”。人们想出了一些消除雾霾的科学点子,当然,它们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或实践的检验。无论如何,这毕竟迈出了向雾霾宣战的一步。
1.静电除霾
静电除霾是荷兰科学家发明的一项技术,即利用铜线圈通电制造静电场,借助这一静电场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实现局部除霾效果。根据该设想,可以把一些铜线圈埋置在城市公园草坪等场所的地下,通电后形成一个弱静电场。空气中飘浮的一些雾霾颗粒将被吸落至地面,从而辟出一片“空气清新”的区域。同时,落至地面的颗粒物易于被收集清除干净。因为静电场相当弱,不会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2.“吸霾”涂料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所谓的“吸霾”涂料,“吸霾”只是一个噱头,这种产品其实是一种光能自洁涂料。光能自洁涂料在光照条件下,其中的活性物质会发生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可分解油性污染物和部分无机物,其中就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VOC等雾霾的前体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减少雾霾的生成,但它对于去除雾霾的作用究竟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3.人工增雨
在北京,气象部门正在试验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消减雾霾;中国气象局则要求,2015年全国各地气象部门要有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够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人工影响天气消减雾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雾,能否使用人工方法或是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雾霾的温度与湿度以及当时的气象条件而定。人工增雨是通过播撒干冰、碘化银或者沉冰剂,促使水汽变成冰晶沉降。降雨的过程也是“冲洗”空气中污染物的过程。但由于雾霾中污染物细微颗粒的大量存在使得冰晶的形成难度加大,远比一般人工增雨条件要求高,而且作用的范围不
大。还有,有人工增雨而没有“人工吹风”,除霾效果会大打折扣。
4.人工消雾
对于温度在0℃以上的“暖雾”,人工增雨的方式就不适合了,这时可考虑人工消雾。一般利用直升机在雾区顶部飞行,通过螺旋桨搅拌,使上下干湿空气混合,促使雾霾消散;此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向空中喷洒消雾催化剂,以凝结污染物,并令其降落在地面上。
5.大气喷水冲刷
大气降水过程是有效清洗大气中污染物的过程,而向大气中喷水就是模拟降雨的自然过程。这种方法与人工增雨有类似之处,但不是人工降雨。可以在高楼及高塔(最好100~200米高度以上,因为大部分空气污染都位于该高度以下)顶上安装喷水装置,向周围大气中喷水,如同给花园浇水一样。所喷出的水在地面上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采用这种大气喷水方法不会加剧现有的水资源短缺。
6.静电造雨
前面提到人工增雨消减雾霾存在降水难度大、作用范围小的缺陷,据此,有科学家提出“静电催化人工降雨”技术,即利用静电场来促进水汽的凝聚效应,使雾霾予以沉降。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实现人工降雨,而且作用空间要大得多。带电粒子被撒播到空中,其静电场对水分子产生电极化效应。这种电极化就形成了带电粒子的气溶胶对于水分子的电场凝聚力。
7.空气净化塔
空气净化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标配”。日本工程师则设想,为人们居住的城市配一个超大型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塔。这座空气净化塔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将人类排放出的混杂着污染物的热空气从顶部吸入,然后在绿色植物和净化设备的帮助下进行净化,使之转化成洁净的冷空气并从塔底排放出去。
8.巨型泡囊隔绝雾霾
与前面清除雾霾的点子不同,伦敦一家公司设计了一种巨型泡囊,可以将公园、学校操场等地方“包裹”起来,打造一个隔绝雾霾、清新空气的绿色空间。巨型泡囊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蝴蝶翅膀表面超微结构的启发,泡囊内部所需电力可以由植入表面的太阳能电池薄膜提供,可对内部的空气净化程度和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
【责任编辑】庞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