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背后的故事

2014-06-10 03:16赵姝婷
摄影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新华社决赛比赛

赵姝婷

体育似乎总是包含着某种人生隐喻:看似非黑即白的输赢较量,却从不以比分来定义成功和精彩,这正是体育的动人之处。每场比赛都独一无二,令人动容的是过程中的细节。一场好看的比赛,除去运动员的实力和机遇、比赛高低潮的更迭,每一位身在现场的参与者的喜怒哀乐也是值得记录的元素。

摄影记录下的赛事瞬间,使得人们可以从更加多元、细腻的角度来观赏、剖析一场比赛。新华社2013年度体育照片分成5个类别进行评选,分别是竞技类、情感类、突发类、特效类和幽默类。本刊采访了部分获评年度照片的摄影记者,听他们讲述这些优秀作品的拍摄经过,或许会有助于观者审视、发现拍摄体育运动的新维度和视角。通过欣赏这些优秀的体育照片,观者看到的也许不再仅仅是竞技场上运动员的力量与技巧之美,更包含那些触动人心的体育精神,那些因运动带来的欢乐瞬间,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01

竞技类《对刺》

2013年9月6日,在第12届全运会击剑项目女子重剑团体铜牌争夺赛中,上海队侯莺呜(右)与山西队田雪在比赛中对刺。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肖艺九:比赛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场馆的背景比较杂乱,想拍到一张干净的画面十分不易。我观察发现场馆左右两侧的背景相对干净且颜色为黑色,易突出拍摄主体,于是决定蹲守于此,等待精彩画面出现。当两名选手的重剑同时击中对方头部时,我果断按下了快门,定格了这个对角线构图的精彩瞬间。

02

竞技类《拳王争霸》

2013年12月14日,“MBI2013星功夫世界拳王盛典”在长沙中南林科大学体育馆举行,中国选手黄海刚(左)和泰国选手奔胜在男子60公斤级泰拳规则比赛中角逐。最终,黄海刚不敌奔胜。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李尕:这是一场不很正规、甚至有一些“山寨”味道的比赛。一群在网络上难以搜到背景资料的选手,在拳台上进行着迎合观众的搏击表演,在这里,娱乐的成分大过竞技的成分。比赛时,选手会使用一些比较浮夸的表演性动作,我一边念叨着“太假了”,一边按下快门,用24~70毫米镜头记录下了泰拳选手奔胜“凌空扫腿”的瞬间。长沙作为一个娱乐之都,大部分的体育场馆经常承办文艺演出,有时举办比赛时就直接使用文艺表演的演出灯光,这对于体育摄影师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在这场泰拳比赛中,拳台上的灯光由红、蓝、黄等几种颜色混合,且分布不均,在多次手动对白平衡未果后,我只好使用自动白平衡还原现场凌乱的色温,拍出的这张照片还原了当时赛场上略夸张的气氛。

03

竞技类《雨中抢点》

2013年3月22日,在湖南长沙进行的2015年亚洲杯足球预选赛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队球员于海(右二)头球攻门,最终中国队主场以1比0战胜伊拉克队。新华社记者 郭勇/摄

郭勇:2013年3月22日,长沙贺龙体育场,天空阴云密布,预报有暴雨。中国队第一轮客场输给沙特后,在小组只有两个出线名额的情况下,本场比赛不容有失。上半场双方各无建树。下半场刚开始不久,暴雨如约而至,雨水模糊了眼前的景象,我只好不断擦拭相机的取景器和自己的眼镜,这时场边的摄影记者已所剩无几。在下半场时间近半时,中国队开出角球,于海跃起头球攻门,可惜顶偏,这时我迅速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一进攻的精彩瞬间。最后中国队在伤停补时中凭借于大宝的补射战胜伊拉克队,取得宝贵的三分。

04

竞技类《纵身救球》

2013年7月1日,美国选手小威廉姆斯在比赛中救球。当日,在2013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单第四轮比赛中,美国选手小威廉姆斯以1比2不敌德国选手利斯基,无缘八强。新华社记者 王丽莉/摄

王丽莉:这张照片我比较满意的是捕捉到小威这个很有难度的姿态:双手握拍侧击回球同时双脚腾空跃起,这并不是她常见的比赛动作,由此可见这场比赛对于强大得近乎无法击败的小威来说是十分吃力的。事实上,这场比赛也确实是她在2013年温网的最后一场比赛,最后落败于对手德国黑马利斯基。在拍摄网球比赛时,更换镜头可以使一场比赛的图片更多元和饱满。在拍摄这张照片之前,我已经用长焦头拍了回球、发球、情绪、细节等,于是改用了70~200毫米镜头,想多拍摄一些伸展的比赛动作。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张照片我没有捕捉到飞速而过、连小威都没击中的网球。

05

情感类《孔卡吻别》

2013年12月7日,广州恒大队阿根廷外援孔卡在足协杯决赛第二回合比赛后亲吻天河体育场的草皮。这场比赛是孔卡在中国的告别之战。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刘大伟:这是广州恒大队阿根廷外援孔卡在中国的告别之战。与其说我是来采访这场决战,倒不如说是为了给孔卡送别。场上场下,我的镜头和目光始终追随着即将离开的孔卡,生怕错过他在天河体育场最后一次亮相的每一个细节。“情难舍、人难留,今朝一别各西东”,广州恒大留不住孔卡,但这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最优秀的外援之一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天体之王”亲吻草皮泪别中国更让天体4万观众为之动容。

06

情感类《布莱恩金满贯》

2013年7月6日,在伦敦举行的2013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子双打决赛中,美国双胞胎选手麦克布莱恩/鲍勃布莱思以3比1战胜跨国组合多迪格(克罗地亚)/梅洛(巴西),获得冠军,布莱恩兄弟在比赛后用他们标志性的跳起撞胸的动作庆祝胜利。布莱思兄弟连夺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2年美网、2013澳网、法网和温网冠军,成就了“布莱思金满贯”。新华社记者 王丽莉/摄

王丽莉:布莱恩兄弟的这个跳起撞胸的动作是可预见性的,网球迷和常年拍网球的摄影记者都知道只要他们兄弟俩获胜,必然会做这个动作。所以在比赛最后一局,很多之前在高位拍摄的摄影记者全部撤回到场边的摄影位置,以免错过这一瞬间。我提前选定了一个靠近比赛场地中间球网的场边位置,这样无论兄弟俩在哪边庆祝都能拍到。很多记者在最后几局不停换位置,以期能拍到理想获胜庆祝的那一瞬间,但我并没有变动位置。一方面我确定我选的位置视野是没有阻碍的,另一方面我觉得无论在哪个位置,只要捕捉到这个动作的瞬间,都会是很棒的。endprint

07

情感类《胜利的滋味》

2013年7月6日,在2013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6轮比赛中,武汉卓尔队主场以2比1战胜江苏舜天队,武汉卓尔队球员斯托扬诺维奇倒地庆祝比赛胜利。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肖艺九:武汉卓尔队在2叭3年中超联赛第16轮比赛中主场以2比1战胜江苏舜天队。在瓢泼大雨中,卓尔队球员们绕场一周向球迷致意,全场身穿橙装的球迷仿佛是获胜者,面带笑容,有节奏地鼓掌、振臂,嘹亮的歌声飘扬在球场上空,此时激动的斯托扬诺维奇突然倒地,像个孩子一样拥抱赛场,露出陶醉的笑容,任凭雨水的拍打,享受胜利带来的一切。一路跟随拍摄的我被那一瞬的温情所打动,并倒地以低角度记录了那胜利的激情一刻。

08

情感类《喜上发梢》

2013年9月8日,在纽约举行的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卫冕冠军、美国选手小威廉姆斯以2比1战胜白俄罗斯选手阿扎伦卡,再次夺冠。新华社记者 王雷/摄

王雷:美国网球公开赛是美国著名选手小威廉姆斯的主场,连续两年小威廉姆斯都打入了决赛。她是赛会的一号种子。决赛在小威廉姆斯和白俄罗斯选手阿扎伦卡之间进行,本以为会出现激烈的拉锯战,但小威以良好的状态和主场先声夺人的气势很快就占据了上风。为了拍摄到角度更多的画面,我放弃了场内平行拍摄位置,改到看台高角度。当我背着400毫米的镜头爬上看台时,小威已经势不可挡地打到了赛点,这时比赛才刚刚开始一个小时,我赶紧架上长镜头和机身,预测小威赢下赛点,肯定会有激动人心的庆祝动作。果不其然,阿扎伦卡抵挡了几个回合,就再也无力回天,小威无可争议地赢得了比赛。当裁判宣布小威获胜时,她兴奋地一蹦三尺,我拍下了小威“喜上发梢”的一刻。

09

情感类《博尔特摘金》

2013年8月1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2013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200米决赛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19秒66的成绩夺冠。新华社记者 王丽莉/摄

王丽莉:这是一张典型的发稿照片,我只是在被安排的位置上按了快门,拍到了这个瞬间。博尔特是受摄影师喜爱的,因为他夺金几乎毫无意外,而且他自身表达情感的方式五花八门,每一样都非常适合静态或动态镜头的捕捉,不过一些瞬间仍需摄影师等待。这个动作是他绕场一周再次回到接近终点的地方突然停下做的。另外要说明的是,拍摄田径世锦赛这样的单项顶级锦标赛就是一个团队作战,必须服从安排和调配,在自己的位置拍好这个位置上该有的照片。谢谢2013年夏天在莫斯科一起奋战的团队。

10

突发类《杠上“失足”》

2013年10月5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进行的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决赛中,极有希望获得奖牌的中国选手姚金男在做高难度动作“奠空翻”时出现失误掉下,只得到了14.633分的成绩,排名第6。新华社记者 周磊/摄

周磊:“莫空翻”,是中国前体操名将莫慧兰率先使用的“向前空翻一周半越杠”。这个动作,外国选手根本不可能练习,即使在中国队内部也很少有人掌握,更不用说在大赛实战。而18岁的中国队女将姚金男在全能决赛的高低杠比赛中完成了这一高难度动作,震惊全场。而在高低杠单项决赛时,姚金男上杠后按着节奏展开全套动作,突然在越杠准备盲抓的时候失手,重重地摔在了垫子上。趴在垫子上的她眼圈顿时就有些发红,但很快起身,带着遗憾地看了杠一眼,继续上杠完成了比赛,赢得掌声。在后来编辑照片时我才发现,她由于发力过大,越杠时脚打在了杠上,直接影响了抓杠,而这一切都被相机完整记录下来。我选取了脚打杠、脱手、摔落垫子、重新起身等画面发稿,受到大量采用、转载。多年的采访经验告诉我,在可预见性的新闻事件中充分考虑到不可预见的因素,投入十二分的注意力“迎接”任何意外的发生,这是作为一名专业摄影记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11

突发类《拒绝比赛》

2013年9月3日,在沈阳进行的全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决赛中,北京队由于对裁判的判罚不满,在下半场0比15落后时拒绝比赛,全体队员围成一圈站在场地中。比赛继续进行,最终山东队以71比0的比分夺冠。新华社记者王鹏/摄王鹏:橄榄球比赛对抗激烈,时常会导致赛场内外的争议与冲突。在当日的比赛中,北京队在0比15落后之后放弃比赛,队员围成圈站在场地中央,以示不满。而根据比赛规则,山东队继续比赛以71比0的大比分夺冠。拍摄整个过程时,我注意到北京队站在场地中央时刚好处在阴影之中,背景中山东队队员正在继续比赛,阴影中弃赛抱成一团的北京队队员与背景光线下正在跑位得分的山东队队员形成鲜明对比,加上背景中“北京队必胜”的横幅,都为这张照片增添了一些看点。

12

特效类《大小乒乓》

2013年5月19日,在巴黎世乒赛男单半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在比赛中发球。最终马龙以2比4不敌同胞王皓,无缘决赛。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陶希夷:画面中的白色大球是每张球台两侧都有的装饰,外形做成比赛用球的样子。在大赛开始前各队热身时我注意到了这个装饰,拍摄了一张照片,但效果一般,比赛开始后我看到一个外国摄影师也在打它的主意,这提醒我应该再利用这个装饰拍点儿不一样的东西。我转到大球的正后方,压低视角并左右挪动,发现远处的两个大球装饰刚好可以对称地出现在近处大球的两边。我把人物放在画面左侧,马龙独特的发球方式和融入背景的黑色球衣让他高高抛起的乒乓球更为显眼,与三个大球装饰也有了呼应。

13

特效类《横空出世》

2013年8月12日,参赛选手在国际田联世锦赛男子3000米障碍赛预赛中角逐。新华社记者 李明/摄

李明:用无线遥控拍摄体育赛事需要基于摄影师一定的构思和预判,而在拍摄时往往无法即时查看画面。莫斯科田径世锦赛第三天,我负责内场拍摄,提前2个多小时进入内场安装调试遥控相机。男子3000米障碍赛,其特点在于选手会跨栏、入水,随即溅起大小水花。阴天、水珠、赛场穹顶,我根据这些想要在照片中表现的客观元素,最终确定相机参数、镜头焦距和摆放位置。之后,我做好相机防水工作,就开始准备其他项目的拍摄。直到该项比赛开始,有选手进入预想的位置时,我按动手中的无线遥控,最终得到了这张照片。endprint

14

特效类《你追我赶》

2013年9月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进行的第12届全运会田径项目女子5000米决赛中,刘瑞环(中)以15分52秒37的成绩获得第4名。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王毓国:比赛开始后,各路好手你追我赶,交替领先。当时我打定主意要拍摄一张以冠军为主角、体现激烈竞争的“追随片”。于是,我用尼康D3S相机、400毫米的长焦镜头在终点线附近的看台上拍摄。起初我用1130秒的快门速度,可拍了3圈下来,照片上的虚实程度不令人满意。于是我改用1/8秒的速度又进行了尝试。当时河南选手刘瑞环始终处于前列,我预测她很有可能夺冠,于是把她作为重点进行拍摄。等到了第7圈时,终于拍到了此片。庆幸的是,当时整个领跑队伍人数众多,没有散,画面虚实相间,甚是饱满。不幸的是,河南选手刘瑞环最终后劲不足只得了第4名,最初的“追随片”出在冠军身上的想法落空了。

15

幽默类《偷袭》

2013年10月5日,在曼彻斯特举行的2013-2014赛季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第7轮比赛中,曼城队球员纳斯塔西奇(右)在比赛中与埃弗顿队球员巴克利拼抢时被对方偷袭。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王丽莉:这张照片是意外所得。拍摄英超这样的高强度比赛,快门使用率很高。因为基本上只要动作在你的镜头所及范围内,你都会想要捕捉它。这张照片就是常按快门偶得。低角度也是拍到这张照片的原因之一。每一家英超俱乐部的摄影位置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家俱乐部,在英超和欧冠比赛时对摄影记者位置的安排也是不一样的。曼城的英超比赛位置,除去需要“摇号”得到的客队球迷前的地沟位置,其他位置基本上都是靠近角球区的两边地面(以免挡住第一排观众的视线),这样的安排也让摄影记者的视野更为开阔。

16

幽默类《守门“绝技”》

2013年6月27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联合会杯足球赛西班牙队对意大利队的半决赛中,西班牙队守门员卡西利亚斯在点球大战中扑救。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翁忻旸:这场半决赛,意大利对阵西班牙,我在场边看得心潮澎湃。在我看来,这是2013年联合会杯质量最高、对抗最激烈的一场比赛,而且这种水准从第一分钟一直持续到了加时赛、点球决战,几乎让人窒息。这张照片是点球决战第5球,西班牙队守门员卡西利亚斯扑失德罗西劲射。我已经按布置从场地对面移到左侧面。卡西利亚斯和布冯两位重量级门将开始斗法,我期待着一记精彩的扑救,但到最后也没有人把球扑中。

17

幽默类《龙女喷水》

2013年4月1 3日,湖北队选手在2013年全国花样游泳冠军赛暨第12届全运会花样游泳预选赛上进行比赛。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费茂华:这张照片的拍摄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当时我在泳池边拍摄全国花样游泳预选赛,湖北队在集体技术自选比赛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动作:所有运动员从水里出来之后把嘴里含的水吐到空中,我只不过恰好抓到了吐水时水珠四溅的瞬间,而对于现在的相机和镜头来说,这并不算什么难事。所以它能够在这次体育年度照片评选中入围,我感到非常幸运。

18

幽默类《特技之吻》

2013年6月14日,在为期两天的耶路撒冷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F1)表演“和平路演2013”上,德国车手克里夫普法伊费尔(左)在表演摩托车特技时尝试亲吻一名以色列女孩。新华社记者尹栋逊/摄

尹栋逊:《史记》上说:“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这句古文让我感到特别有美感——绝非衰落之哀,而是竭尽全力的遗憾美。冰冷箭头与温柔丝帛,强与弱,刚与柔,对比强烈,竟不能穿,让人不禁扼腕。德国摩托车特技车手克里夫·普法伊费尔的胯下宝马几乎已经成了他身体一部分,能随心所欲地驾驭它,做出许多高超技巧。6月14日,他在耶路撒冷表演,让一名以色列女孩立定,他从远处骑车到跟前,前轮止住,后轮腾空,克里夫则伸长脖子,亲吻一动不动的女孩。可以预想这该是一个多么让人惊叹的浪漫瞬间。可惜克里夫当天不走运,试了两次都没成功,那一瞬,他再往前倾就会倒地,让我体验到了这种竭尽全力的遗憾之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华社决赛比赛
挺进决赛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