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例谈

2014-06-10 23:39许军仁
课外语文·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线索主题题材

许军仁

【摘要】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把握题材,寻找线索,理清结构,归纳主题,品味语言,鉴赏技巧。

【关键词】题材;线索;结构;主题;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散文材料驳杂,意境幽远,语言含蓄,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较大。下面结合冰心的《笑》来谈谈阅读散文的一般步骤。

雨声渐渐得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荧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处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仿佛又是哪儿看见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门前的麦垄和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停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拢起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一、把握题材

题材是构成文学作品的材料。散文中的材料包括具体的生活画面、场景、人物、事件、风物等,客观存在是作者寄托情思的凭借。阅读散文必须从即景、写事、体物入手。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笑》中剪辑了三幅生活画面:眼前屋子里清光中安琪儿的微笑,五年前古道边小孩子的微笑,十年前月下屋檐下老妇人的微笑。这三幅笑图正是作者借以寄寓情思的生活材料,把握这些材料,是揣摩作品立意和主旨的基础。

二、寻找线索

散文“形散”取材广泛。材料虽多,却是按照一定的“序”组织起来的,这种贯穿全文,联缀材料的“序”就是线索。一篇散文可以以某句话为线索,可以以情感的发展为线索,可以以某个事物为线索等等。阅读散文,理清了线索,也就找到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住了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如《笑》一文就是通过“这笑容仿佛是在哪儿看见过似的……我默默的想”这句话把三幅图编织在一起,共同营造了一种意境,表达了作者的理念。

三、理清结构

散文结构是作者思维轨迹的外在表现和思想感情的发展形式,要体物察意,就要分析散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然后才能循着这条路探幽发微,搜求隐藏在材料背后的“意”。如《笑》一文,作者雨后凭窗而立,偶然看见清辉下屋壁上安琪儿的微笑,于是心下感动,引发联想,进入时空隧道,勾引起了五年前古道边小孩子的微笑,又回想起十年前茅檐下邂逅的老妇人的微笑,然后以“这同样微妙的神情……绾在一起”一句收束回忆,最后直接抒写感受,点明题旨,天衣无缝。

四、归纳主题

散文以形显意,形神交织,客观存在的主题是通过营造的意境表达出来的。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因素,其中“意”是主要的,“境”只是手段,意通过特定的境来表现。所以要知道作者在散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要从境中去探求。如《笑》一文中,作者从画中安琪儿—西方宗教幻想中最圣洁博爱的天使,勾起了对孩子和老妇有人间爱“微微的笑”的美好回忆。三个微笑在作者心中荡漾、升华,融化在爱的和谐里。很明显,作者由宗教形象之圣洁博爱,联想回忆人间的爱意和微笑,表达了作者对人间充满爱、充满笑、充满和谐温馨的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五、品味语言

散文语言注重形象性、生动性和含蓄性,一般多作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运用整散、对偶等句式和叠词叠句等,营造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表达深刻的思想意蕴。如《笑》一文第七段写道:“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拢来,绾在一起。”这句话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微笑表情的聚拢,喻为游丝一般,形象地说明这样的微笑处处都有,告诉人们人间处处充满圣洁的爱。再如第八段,“这时心下光明澄净,如登仙界,如归故乡”,这里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爱的微笑使人心地圣洁,充满温馨的思想。

六、鉴赏技巧

散文的表现技巧,指散文是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表达内容的,具体说主要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材料安排(主次、详略),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照应)以及意境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如《笑》一文刻画的三个微笑图中,都描写了“月”,借月的清辉渲染了环境的清美,烘托了微笑的圣洁。文中的“笑”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种表情,它象征了爱、温馨、和谐。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线索主题题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