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娥
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哪些计算用哪些方法是最好的,在计算教学中存在哪些“关节眼”,教学中该用些什么样的对策,我基本上能说得到位。然而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一次次的解读教材,一次次的教学反思,使我对新课程中“算法多样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一、“算法多样化”符合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之特点
在以往的计算教学中,基本上是把我认为比较合理的、便于学生掌握的方法教给学生,并努力引导学生们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从学生们的掌握情况看,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尽管也有学生“节奏”慢些,但通过一定的练习,也有掌握。一年的新课程实践,对我有了很大的冲击。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对不同的学生用同一种方法显然不合理了。而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也不能肯定哪种算法是最好的。记得在一年级下册教学100以内进位加法时,学生对“24+9”有这么几种不同的算法:
生1:24+9,我把9看成10,先算24+10=34,再用34-1=33把多加的1减去。
生2:24+9,我把9分成6和3,因为24+6=30,30+3=33,所以24+9=33。
生3:24+9,我是这样算的,先算29+1=30,再算30+3=33。
生4:应该先算个位,4+9得13,个位留下3,把1进到十位,十位上2+1就是3了,24+9就是33了。
生5:我会用写竖式的方法计算。(板演过程)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过了一会儿)
生6:可以先算4+19=13,再算13+20=33。
在教学中,我没有事先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主要想了解一下学生对进位加法有怎样的思维。然而书本上存在的,而且以往我也认为非常常规的第6种算法却是较慢产生的。第1、2、3种的算法事实上是停留在10以内的加法,而4、5种方法估计是家长让孩子提前接触的。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验证大家刚才的计算是否正确,我发现很多学生用“9+1”合成一捆或用“4+6”捆一捆。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当我把选择计算方法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把更大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后,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天地更广阔了,我也猛然发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个位凑10更简便。
但在后来的几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的计算方法似乎在调整和变化。后来,在新课程研讨活动中,一位教研员的一番话使我豁然开朗,他认为:学生的个体水平是有差异的,在计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方法,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认为最优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个体的水平通过练习是会提高的,因而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在不断调整的。所以,“算法多样化”符合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之特点。
二、“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了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
计算教学,以往我总认为学生能正确、熟练进行计算,达到教学要求就行了。但在反复学习新课标中,我发现以往的计算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枯燥的计算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了。
实践中,我认为不管学生动脑想出的计算方法是简便还是复杂,甚至自己想到的方法自己压根就没打算要用,但是,教师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这个过程是好的。至少让学生好好动了番脑筋,至少学生在思考还有没有不同的算法,“与众不同”这本身是一种个性,算法多样更是使学生勤于创新的载体。我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中,学生在“算法多样化”中体现的创新思维远远高于计算本身的价值了:
生1:14-5=9,我原来就知道的。
生2:14-5,我是这样算的:4减5缺了1,所以从10里去掉1等于9。
生3:其实他可以把5分成4和1,4-4=0,10-1=9。14-5就等于9了。
生4:4减5不行,我用10-5=5,再和4相加得9。
生5:把14分成5和9,5-5=0,还剩9。(数的分成的迁移和类推)
我原以为学生有了“20以内进位加法”这个基础,会很快想到5+9=14,所以14-5=9,没想到没有一个学生去想或想不到。我想,也许学生有一种天生新奇与创新,他们认为这是新的内容,自己就要想新的方法去解决。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孩子们确实很难想到“做减法,想加法”这种似乎“陈旧”的计算方法,但是,通过练习和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感悟,会逐步自动运用“想加做减”的。但就学生们的算法创新方面,我认为这堂课是成功的。“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创新思维的机会。
三、“算法多样化”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
在矛盾与怀疑中,我实践着“算法多样化”,但一年下来,已经有所体现:班中优等的学生思维更大胆,反应更敏捷,创新能力更强;中等生由于在“算法多样化”中也能时不时地“展示才华”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因而自信、乐于学习;而后进生,由于在计算中提供了更多算法,相对来说接近或适合自己水平的方法也往往使他们有欣喜感。
在我任教的一年级班中,有位学生“数感”实在一般,属于班中数学后进生。10以内的计算是通过数手指算的,而在100以内的口算中却表现得让我吃惊:16道口算“过关”不限时间,全部正确。而在“过关纸”上,隐隐约约留下了许多笔算的痕迹。于是,我和这位学生进行了交流,并当场请她算给我看,我惊奇地发现她用笔算的方法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口算题,于是我让她用同样的方法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她的思维中居然也奏效。事实上在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中还没出现笔算的形式,只是在“算法多样化”时学生曾提到,没想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学生身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我对“算法多样化”有了感慨,同时也产生了感情。它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
“算法多样化”是随着新课程的诞生而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我对“算法多样化”的认识从“挑剔”到接受,从“肯定”到欣喜,却在经历中变化着。回顾与反思,“算法多样化”一词没变,而我变了,对“算法多样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剂良药。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