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金花
〔关键词〕 数学教学;应用题;题型;列式;题意;改编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7—0089—01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教好这部分知识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分清题型,明确数量关系
学生会正确地分析应用题,能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表明数量关系的词语,并由此进行判断、推理是列式计算的基础。指导学生分析应用题,首先要判断是哪个类型的应用题。如果条件里给出了路程和时间(速度),就可以明确为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如果条件里给出了工作效率和时间,就可以明确为做工问题的应用题;如果条件里只给出了几个工作时间,再没有其他量,那就明确为归“1”问题的应用题;如果条件里出现了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就明确为分数或百分数应用题。在正确判断题型之后,就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认识两个条件之间以及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二、列式计算,理清思路顺序
对于复合应用题的学习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而列综合算式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列综合算式应在列分步算式的基础上进行。如一块钢坯重150千克,先截下60千克做40个同样的零件,照这样计算,余下的钢坯可以做这样的零件多少个?从问题中可以看出,首先要算出余下的,那么就要从总量中减去先截取的,然后从“照这样计算”引导出第二步求单位平均量(60÷40), 第三步用余下的钢坯÷单位平均量,这样分析后,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就很简单了。
三、复述讲解题意,加深理解深度
复述、讲解分析的过程、列式的依据,不仅可以掌握某一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检验学生对题意是否理解透彻。这一训练,对于启发学生自觉地把数量之间的关系,从具体的事例说明概括为一般的法则或特性,并且进一步加以巩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学生会复述讲解题意,既可以提高应用题教学的质量,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把自己获得知识的有关信息反馈给教师。
引导学生复述讲解,开始阶段可以采用问答式进行。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连贯地讲述题目的结构特征,计算方法和选择算法的依据。以分数应用题为例: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还剩多少吨?就要引导学生说出已知的条件有几个,单位“1”是谁,“用去的”怎么求。学生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流畅地说出“原有的减去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这一等量关系,就表明其完全掌握了解答此类应用题的方法。
四、改编、自编应用题,提升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编题是提高的过程,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通过自编应用题,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也能使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通过自编应用题,学生的思路会变得更清楚、明确,叙述和判断会变得更有把握和根据。通过改编应用题可以使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融会贯通,并且能深入地理解不同类型题目的内在联系,逐步认识各类应用题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灵活地应用知识,进一步认识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
改编应用题是自编应用题的基础,在训练自编应用题前,应先训练改编应用题,为自编应用题打好基础。在改编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对同一应用题的条件进行改编,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改编,形成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训练模式。
在改编的基础上进行自编,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只要在题型范例的基础上编出相同类型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连接组合,就能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上述“四步”虽各有其任务,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内在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分析是基础,列式计算是目的,复述讲解是巩固和反馈,编题是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每个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衔接每个环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笙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