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炼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过程来获得探究的体验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具体问题。前不久,在“课改十二年之海内外小学数学课程与课堂教学创新成果研讨会”活动中,本人执教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一致好评。这是一节探究计算法则的概念课,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折纸活动来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把异分母分数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
一、情境导入,激发欲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设计《折纸》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看图快速抢答的形式,总共设计了四道抢答题,前面三题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最后一题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这样设计,一方面通过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为即将学习的异分母的分数加减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另一方面,也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数单位的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折纸活动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试教后发现,这种导入设计还是过于老套,学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兴奋,在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问题上,他们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几乎都是顺着我所预设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否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后来我又做了新的尝试。首先,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简短的折纸作品,接着提出问题:小方在折纸课上用了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鸟,小明用同一张纸的■折了一只小船。他们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列式并尝试计算。这一次,我没有任何铺垫和预设,直接切入问题。结果,面对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纷纷提出异议并试图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来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制订的方案和步骤,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但这样的探究仍未摆脱灌输的价值取向,失去了探究的真正意义。
在《折纸》一课中,通过多次修改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出示问题:■+■=?让学生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验证。例如,有些学习小组认为答案是■,是否正确?部分学生就采用了折纸的方法来探究。他们在老师备选的材料中,有的任意挑选了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把其中一张纸对折一次取其中的一份,另一张纸对折两次也取其中一份,即分别为它们的■和■,然后试图加在一起,结果发现,无法得出结果。此时,老师适当点拨,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终于发现,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张代表的是不同的单位“1”,应该选用两张大小相同的纸来折才对。一张纸对折一次后所取的■相当于对折两次后所取的■,另一张纸对折两次后取■,合在一起就是■。显然,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猜测,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并没有因为自己错误的猜测而变得沮丧,反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并从中领悟到折纸的关键是: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即相同的单位“1”,同时,两份折纸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要相同。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进一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用折纸的方法来得出结论。学生们很快就选取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张,分别平均分成6份,■占其中的3份,即■,■占其中的2份即■ ,合在一起是■。通过问题的层层设置和探讨,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折纸时平均分的份数就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折纸的过程就是通分的过程,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学生通过折纸来亲历合作探究的过程,把抽象的“分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再由“形”上升到“算理”,感悟到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自主建构了关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
三、关注生成,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最初在《折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导入新课时,担心学生不能尽快地达成学习目标,事先做了相关的知识铺垫,如看图抢答。结果,在后来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大多逃脱不了老师预设的樊笼,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大多相差无几,学习任务完全是在老师的掌控下一步步完成。
后来,我改变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提出问题,积极尝试探究去解决问题。例如,尝试计算■+■时,学生计算的结果出现了■、■、■三种答案。我分别请算出这三种答案的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算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认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那么,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就是分子不变,分母相加减了。算出第二种答案的学生是凭着感觉把分子与分母分别相加。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则认为,既然分母不同,就表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不能直接加,要运用通分的知识,把不同的分母转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针对学生当时的课堂生成,我并没有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们把认知的冲突转化为探究验证需求,鼓励他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想办法来验证各自的观点。
在开展探究环节时,学生们探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都通过折纸活动来进行探究。但也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四份,第一条取其中的两份,第二条取其中的一份。还有的学习小组,采用直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等,诸如这些与众不同的方法,也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因此,及时捕捉这些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关注学生动态的生成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就能使数学课堂变得更为开放,更具实效性。
四、技能训练,延伸思考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有教育家说过,没有经过练习的知识或技能,就像把沙子放到筛子里,最后什么也留不下。合理的练习设计,尤其要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折纸》一课的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经典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变式练习题:■+■+■+■+■=?学生在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之后,很快找到了最小公倍数32,通分后算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接着,我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学生开始面露难色,显然觉得通分有些麻烦。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这道变式题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再次讨论和探究,最后,大家通过尝试画图涂色找到了更为快捷方便的办法。如图所示,只要从单位“1”中减去最后一个没有涂色的分数单位,如1-■=■,就可以迅速找到此类题的答案。学生因此又一次从探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与挑战,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再次感悟到“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理的探究活动,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去主动构建知识,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而且还要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 罗 峰